《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识别手册》基于国务院2021年批准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共收录了117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5种、蕨类129种、裸子植物101种、被子植物925种、藻类6种、真菌4种。本书除了提供相关植物的彩图外,还提供了鉴定特征描述和物候、分布等相关信息,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鉴定和保护服务。
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独特、自然遗产精华、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与此同时,国家公园也在文化、教育、生态学、美学和科研领域凸显杰出的价值。 在文化的意义上,国家公园与一般性风景保护区、营利性公园有着重大的区别,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之地,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呈现之所,也体现着特有的文化功能。举例而言,英国的高地沼泽景观、日本国立公园保留的古寺庙、澳大利亚保护的作为淘金浪潮遗迹的矿坑国家公园等,很多初都是传统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或是重点物种保护区以及科学生态区,后来因为文化认同、文化景观意义的加深,衍生出游憩、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为害荔枝龙眼的二十多种病害的发生症状、病原及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及70余种虫害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为了方便读者在生产实践中及时对病虫害作出诊断,本书配有380余幅原色照片,逼真地展示了为害荔枝龙眼的各种虫害的形态、为害状以及各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同时,按照荔枝龙眼无公害生产的要求着重介绍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基本措施。本书具有技术实用性,文字通俗易懂,图片逼真、丰富等特点,对荔枝龙眼优质安全生产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可供基层农技人员、农科院校的师生及生产者阅读参考。
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独特、自然遗产精华、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与此同时,国家公园也在文化、教育、生态学、美学和科研领域凸显杰出的价值。 在文化的意义上,国家公园与一般性风景保护区、营利性公园有着重大的区别,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之地,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呈现之所,也体现着特有的文化功能。举例而言,英国的高地沼泽景观、日本国立公园保留的古寺庙、澳大利亚保护的作为淘金浪潮遗迹的矿坑国家公园等,很多初都是传统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或是重点物种保护区以及科学生态区,后来因为文化认同、文化景观意义的加深,衍生出游憩、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 本
《图表精解柑橘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由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橘场研究员蔡明段主编,积累了作者30多年的柑橘病虫害防治成果和经验,并收集了丰富的病虫防治*资料,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柑橘的36种病害和36种虫害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配有大量原色照片,逼真地展示了各种虫害的形态、为害状以及各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同时,按照柑橘无公害生产的要求着重介绍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基本措施。 本书具有技术实用性,文字通俗易懂,图片逼真、丰富等特点,对柑橘高效节本生产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可供广大果农、技术员和农科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中国南方灌丛91个群系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分布和生境特征,及分布于灌丛中的454种常见维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每个群系绘制了一幅区(县)级样方分布图,为每种植物绘制了一幅区(县)级分布图,并展示了若干张反映群落和植物特征的彩色照片。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为修订我国灌丛分类系统、评估灌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育体系提供基础资料,是生态学、植物学、农林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管理和科普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广东植物图鉴》的编撰,拟分上下两册出版,共精选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维管束植物彩色图片7000多张,含近300科,1938属,6160种(含亚种、变种),约占广东维管植物总种数的85%,其中蕨类植物54科,133属,种416;裸子植物10科,31属, 62种;被子植物236科,1774属,5637种。为节省篇幅,方便使用,图谱力求简明扼要,每种植物仅记载了中名、学名,以及所属科、属名称。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1934年系统;科内属、种则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科、属名称索引。
森林和草地曾经是人类生命的故乡。现代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越来越远离了自然,这就更增加了我们“回归自然”的向往。无论私人庭院还是公共建筑,人们都力求增加使用植物材料,以创造一种引人人胜的舒适环境。在公园、娱乐场和高尔夫球场,人们可以在诱人的、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中度过闲暇时光。草坪在现代生活和城市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需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这种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这一切构成了现代草坪业发展和草坪科学研究的社会学和哲学基础。 本书是由*高教司审核批准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之成果,项目号04—13)。它是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并密切联系中国实际而进行编写的。书中介绍了有关草坪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
病虫害防治不以农药为主,而实行全面的综合防治是否可行?对这个问题不少菜农持怀疑态度,因为这种防治思想与传统的“只要选对药去喷就可以治住病虫害”的观念相违背。但事实上,这种防治策略也能很好地控制住病虫害,甚至比依赖农药有更好的防治效果,也更能提高蔬菜的品质。 本书针对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难点,就棚室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防治上的具体措施作了深人浅出的介绍,希望为广大菜农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线索,为广大菜农提供一些服务。
在自然保护方面,国家公园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自然景观独特、自然遗产精华、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与此同时,国家公园也在文化、教育、生态学、美学和科研领域凸显杰出的价值。 在文化的意义上,国家公园与一般性风景保护区、营利性公园有着重大的区别,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之地,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呈现之所,也体现着特有的文化功能。举例而言,英国的高地沼泽景观、日本国立公园保留的古寺庙、澳大利亚保护的作为淘金浪潮遗迹的矿坑国家公园等,很多初都是传统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或是重点物种保护区以及科学生态区,后来因为文化认同、文化景观意义的加深,衍生出游憩、教育、文化等多种功能。 本
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防控鼠害的知识与技术,将有关研究成果尽快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对近十年来我国农业鼠害监测与防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疏理,编写了这本《中国农业鼠害防控技术培训指南》。根据近期新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还将拍摄到的鼠类田间发生和危害照片收录到书中,供广大读者参考。本书具有通俗易懂、形象直观、方便实用、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供基层广大植保技术人员、农民以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使用。
本书以文字说明与原色图谱相结合的方式, 形象地介绍了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的48种( 类)病害与48种( 类)害虫。对名种病虫害都以诊断和预防为重点, 具体阐述了危害情况、诊断或识别要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并选配了200幅彩照。本书图像清晰, 行文简练, 内容丰富, 涵盖了生产上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病虫, 其中包括新发现的种类。
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对保护地西瓜栽培技术的掌握,编者编写了这本书。本书以种植经验为基础,从实际情况出发,参考了目前*的科研成果和栽培技术,立求简单明了、容易操作。通过详细介绍目前保护地西瓜的主要栽培模式,*的栽培技术、方法,以及主要栽培新品种,旨在使广大读者通过此书能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西瓜保护地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鉴别与防治,实现小投入大产出,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保护地设施栽培的持续发展。
合肥植物园位于合肥董铺水库东南岸,园区三面环水,园内自然生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许多鸟类理想的栖息地。植物园自建园伊始就注意自然生态维护、低程度建设开发,保持水岸原始生境面貌。同时,园内2000多种(含品种)植物为鸟儿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深浅不一、星罗棋布的水系为鸟儿们提供了驻足、洗浴、捕食、嬉戏的生活场所。园内独特的丘陵地貌吸引的是众多的林鸟、涉禽,而周边的董铺水库湿地则吸引的更多的是旅鸟、游禽,两者相得益彰,又相辅相成。根据多年来的观察记录,在合肥植物园区域共记录鸟类169种(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在这一区域仅记录鸟种48种),占合肥记录鸟种的60%以上,更在合肥地区首次拍摄记录到小太平鸟和戴菊等。《合肥植物园观鸟手册》选取了其中的100种鸟类加以介绍,既有其貌不扬、鸣啭悠扬的乌鸫,
《北京灯下蛾类图谱》收录了鳞翅目昆虫27科、359属、494种,494种昆虫中含中国新纪录种4种、北京新记录种134种。书中图片充分展示成虫的背面、腹面、翅、触角或足等局部特征,文字描述准确,尽量与图片特征相对应。《北京灯下蛾类图谱》既可作为昆虫爱好者和中小学生的科普读物,又可作为农业生产一线专业人士识别昆虫的重要参考书。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用量防治蔬菜病虫实用技术指导手册》采用图文混排的方式,将百余项实用技术归类成册,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别病虫发生与防治特点,以及一系列源头控制、栽培防控、物理防控、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的实用技术。作者长期从事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对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书为“新农村书屋·农业常备技术手册系列”之一,根据近年农作物害虫发生的变化,增加了烟粉虱、甜菜夜蛾等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根据农药的发展,删除了禁用农药,增加了环境友好农药的品种。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兰花的特性和栽培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图谱》对胡椒、可可、咖啡、香草兰这四种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从田问为害症状、病原(害虫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尤其对田间为害症状或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细化描述并配有清晰彩图,以便能让缺乏植保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种植户快速识别这些病虫种类,进而对照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热带特色香料饮料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图谱》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刘爱勤主编。
《除草剂实用技术百问百答》由刘焕禄主编,以问答的形式,结合当前除草剂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除草剂基本知识、常用除草剂的特性、防除对象、除草谱及施药安全事项等。常用除草剂多采用商品名称,且依据除草剂对作物的选择性与化学结构相结合进行归类排序,更加便于读者查阅。企望能对基层农技人员、农户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