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研究的成果。吉首大学、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及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在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多年的大型真菌野外调查,采集大型真菌标本1000余号,经鉴定和整理,编写了本书。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大型真菌研究概况及大型真菌标本采集情况;第二章为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编目;第三章为大型真菌图鉴,每个物种均配有彩色生境照片,并对物种的形态特征、生境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简要介绍了物种的价值情况。文后附有中文名和学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查阅。 本书可供真菌学、生物学领域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生物资源监测保护工作者参考,也可供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科普参考。
《中国瓦屋山珍稀野生花卉图谱》的编写,是在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华西医院的科研团队长期对瓦屋山植物资源开展了科学考察研究,通过采集植物标本、拍摄植物照片,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并加以归纳整理,历时多年编写成本书。 本书内容包括500种瓦屋山有分布的珍稀野生观花植物,为充分体现瓦屋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观赏性,重点突出有重大观赏价值的科、属、种,如杜鹃花科、凤仙花科、蔷薇科、木兰科、兰科植物等,附图约1000幅。书中仅杜鹃花属植物即收载50种,均系作者在野外实地亲自拍摄的精美照片,种类超过了现有瓦屋山资料所记载,能够将瓦屋山 杜鹃花王国 的美丽完整呈现给世人。部分品种选配了植物生境、局部重要特征等多幅彩色照片,以便让读者在野外能进行核对识别。,《中国瓦
本书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中国南方灌丛91个群系类型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分布和生境特征,及分布于灌丛中的454种常见维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每个群系绘制了一幅区(县)级样方分布图,为每种植物绘制了一幅区(县)级分布图,并展示了若干张反映群落和植物特征的彩色照片。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为修订我国灌丛分类系统、评估灌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育体系提供基础资料,是生态学、植物学、农林和环境等相关领域科研、教学、管理和科普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害虫的理论与实践。全书共11章,章简述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2章综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多样性与昆虫群落稳定性的关系;第3章介绍了昆虫多样性的调查取样方法;第4~10章简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昆虫群落的关系及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并简要介绍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害虫的典型案例;第¨章简述了生物入侵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书重点介绍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持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种群稳定的途径与方法,讨论了间作套种、耕作层覆盖、杂草管理、农田边界植物调控等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 本书可供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植物保护学、害虫综合治理、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的科研工作者,高等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农业技
王江柱主编的《混配农药使用(第1部)》从1000多种混配农药品种中根据生产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与应用情况,选取了616种(剂215种、杀虫杀螨剂241种、及杀虫剂61种、除草剂99种)进行了阐述。由于生产企业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许多混配制剂的配方比例不尽相同。由于篇幅所限,每种混配制剂的配方比例选择则以生产中常见的或应用较多的为主。本书虽然从技术角度对许多混剂品种总结推荐了较多使用技术,但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书中所推荐的使用浓度及用药量仅适用于相应叙述的该品种的含量及比例。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药推广与经营人员及广大农民等,主要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线。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第2版)》做了如下五点主要修订:一是增加了保鲜剂章节,对主要的果蔬、花卉保鲜剂进行了介绍。二是对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剂型及其农药登记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更新和更加详细的介绍。三是增加了呋苯硫脲、硅丰环、菊胺酯三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和二甲戊灵植物生长抑制剂的知识介绍。四是对某些植物调节剂的应用量和应用方法根据研究进行了修正。五是对作物应用调节剂技术中的植物分类进行了重新划分。
《生命科学前沿及应用生物技术 植物免疫与植物疫苗:研究与实践》从植物与激发子物质或微生物互作角度系统介绍了植物疫苗在植物免疫诱导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实践。 《生命科学前沿及应用生物技术 植物免疫与植物疫苗:研究与实践》共分15章,主要论述了生化类激发子,如病毒衣壳蛋白、蛋白类激发子、壳寡糖、脱落酸和聚γ—谷氨酸等,以及具有诱导免疫功能的微生物,如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病毒弱毒株系等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前沿及应用生物技术 植物免疫与植物疫苗:研究与实践》适合从事植物诱导免疫、生物制药、分子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研究生及科研人员参考。
长期以来,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普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对生态环境有潜在污染压力,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科学合理施肥将是一项技术性强又需要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有效传授并普及相关基础知识是合理施肥得以贯彻的关键。近年来作者在进行施肥技术培训过程中,深感受众对作物营养诊断及施肥技术知识的渴求,但图文并茂以满足他们求知欲的书籍又相当匮乏。为此,作者精心搜集大量作物营养失调症的图片,吸收并借鉴了多部施肥指导手册的优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撰写成此书,可供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肥料企业农化服务人员以及农业种植大户应用,也可作为相关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在简述稻作生产、稻田杂草、稻田除草剂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稻区的4大类34科65属141种稻田杂草的中文种名、拉丁学名、科名属名及别名,收录稻田除草剂品种164个,其中单剂品种(有效成分)82个,混剂品种(混剂组合)82个;详细介绍了水稻移栽田、抛秧田、直播田、育秧田、制种田和陆稻田6大类25小类稻田从种到收全程化学防除杂草的技术方案。书中附有稻田杂草高清生境原色照片90余幅;书末附有相关附录,便于查阅。本书立意新颖,内容丰富,文字精练,数字,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非常适合全国各地稻作种植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稻田除草剂研发人员、稻田除草剂营销人员、农药执法监督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2011年出版《草原的逻辑》(4册丛书)时,我们已经感到草原放牧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它常常使人们在实际中为了“顾此”而难以避免地以“失彼”为重大代价,也使人们对草原放牧的认识常常出现自相矛盾或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形。所以再次走入草原时,使我们比原来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不单要弄清事实,更要探讨决定事情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或者说是产生问题的机理或机制。非此,头脑里的许多疑问总是得不到最终答案。比如,认为将草场分户利用是因为人口和牲畜多了,草场游动不开了,只能分开利用,而且这样有利于将保护草场的责任落实到户。然而事实却没有按照这样的逻辑运行,草场退化反而加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目前普遍出现的靠买草料维持的半舍饲模式在不断扩大,会使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牲畜靠买草料喂养的比例增
《人参-中草药病虫害防治图谱》主要内容是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农药制剂学》是为制药工程农药制向设立的一门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农药制剂制造的基本原理、助剂的类型和作用、制造工艺、质量要求、混合剂的研发和成品包装等。 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是既要生产更加安全的农产品,又要建立优良的农业生态环境。因此,21世纪的农业生产对农药的品种、剂型和使用的要求更加严格。长期以来,在我国农药剂型中占较大比例且严重污染环境的粉剂已基本停产,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等易对环境污染的剂型正不断被改进,或被水基化和环保型剂型所取代。发展农药新剂型和新助剂,逐步改善我国的农药剂型结构,不断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是目前农药制剂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农药混合剂是我国目前农药发展中的一大支柱,由于我国农药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世界上新农药开发也越来越困难,发展混合
2011年出版《草原的逻辑》(4册丛书)时,我们已经感到草原放牧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它常常使人们在实际中为了“顾此”而难以避免地以“失彼”为重大代价,也使人们对草原放牧的认识常常出现自相矛盾或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形。所以再次走入草原时,使我们比原来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不单要弄清事实,更要探讨决定事情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或者说是产生问题的机理或机制。非此,头脑里的许多疑问总是得不到最终答案。比如,认为将草场分户利用是因为人口和牲畜多了,草场游动不开了,只能分开利用,而且这样有利于将保护草场的责任落实到户。然而事实却没有按照这样的逻辑运行,草场退化反而加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目前普遍出现的靠买草料维持的半舍饲模式在不断扩大,会使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牲畜靠买草料喂养的比例增
该书是19位从事农药科研、教学与生产线的专家、博士各自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本科学使用农药的专著。它把农药学、植保机械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科学有机地综合在一起。 从作物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着手,除全面重点地介绍农药科学使用原理、环境毒理、农药使用技术整体决策系统、农药剂型与制剂、农药分散度和分散系、农药喷洒分散系沉积分布、雾滴飘移现象及监测方法、农药混用的原理原则、农药使用各种方法与植保机具密切的关系及其质量检查标准之外,还对飞机施药原理、飞机类型、作业技术以及遥感施药等现代前沿技术也作了较详细地介绍。 可供农药使用者、植保工作者、植保机具研究人员以及农药剂型、制剂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 农药行业的管理干部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也可作为农林院校农药学和植保专业的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在简述农业气象灾害分类、分布概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干旱、洪涝、湿害,霜冻、冻害、冷害、寒害、高温热害,大风、台风、龙卷风、冰雹、雷电,日烧病、阴害,阴雨、干热风和焚风、沙尘暴、暴风雪等各种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另外,在介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及其减灾管理体系的同时,重点介绍了作物生产、园艺生产、林业生产、畜牧生产、水产养殖业等行业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危害及其减灾技术。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减灾技术》适合各级农业管理人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各级农技人员、农村知识青年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猕猴桃病虫害原色图谱》主要通过图片和详尽的文字介绍猕猴桃相关的病虫害知识,对各种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发生的周期、防治的很好时期及全新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以指导种植户准确识别猕猴桃发生的病虫害类别,及时采取适合的防控措施。
本书收录了小麦常见病虫害36种,其中病害22种,虫害14种。病害部分介绍了症状识别、病原、传播途径、发生特点、综合防治;虫害部分介绍了为害癍状、形态特征、发生特点、综合防治。 本书可供农业技术人员、作物种植者、农业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高端论坛的生命力和最终目的在于为行业服务、为园林绿化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十年来学者的研究成果一直要求既要真正从实践中来,又要让从业者听得懂、看得懂。10年论坛报告硕果累累,形成的理论体系“纵横交错”,道尽了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101篇论文,“纵”:展现了与生态园林建设密切相关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健康园林一科技创新一绿色植保”一脉相承的发展主题;“横”:涉猎了古树复壮与保护、环境胁迫与植物早衰、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园林植物的胁迫、有害生物防控、生物防治技术、害虫物理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病害、植物土传病害、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草坪病害、园林植物线虫及根部病害与系统治理、腐烂病、枯萎病、根癌病、丛枝病、雪松抽梢枯顶、小龙柏干枯死亡、草坪化防及养护、蛀干害虫特效防控、
《植病研究方法(第3版)》主要是为教学工作者和一般科学研究工作者编写的。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教和学的大都是问题的结论。若在程度上了解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也许可以教得更生动和学得更踏实。《植病研究方法(第3版)》对农业院校师生,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