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编者近10年来致力于三角梅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推广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全书阐述了三角梅的来源、品种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花期调控、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园林应用及欣赏等,对观赏性强的50余个品种做了特征描述,并配以各类彩照200余幅。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花卉爱好者、景观设计者、园林绿化工作者、花卉苗木生产者、园艺工作者和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汪传龙、赵庆泉编著的《赵庆泉盆景艺术(修订版)》在版的基础上修订,修订后归为“中国盆景艺术大观”系列。赵庆泉是我国著名盆景大师,开创了水旱盆景艺术,誉满全球,其盆景作品海内外人士竞相争购。该书全面反映了赵庆泉盆景艺术的风格特点、创作思想及其独特的制作方法。
本书是“新农村建设丛书”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主要对营养基质育苗新技术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为什么要用营养基质块进行蔬菜育苗、营养基质块的加工技术、育苗的基础知识、营养基质块的使用技术。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水蜜桃无公害栽培技术》力求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介绍了水蜜桃无公害栽培的概念、意义,无公害栽培的环境条件,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采收、贮运及营销管理等内容。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实用、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旨在抛砖弓l玉,为从事水蜜桃生产、加工、营销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提供参考。
本书以456个知识要点,分别按草坪建植与作用、草坪日常管理、草坪病害防治技术、草坪害虫防治技术以及草坪杂草防除技术五大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草坪养护的实用技术。文前附有高清彩色图片,便于读者对比和查阅。 本书可供广大草坪园林工人、从事草坪养护的管理人员、草坪科技工作者阅读使用,也可供农林高校师生及其他相关草坪业生产者参考。
鲍淳松、张鹏翀著的《石蒜属植物栽培技术》介绍石蒜属植物的生态要求及栽培繁殖技术,着重从土壤光照与生长、施肥与生长、水分与生长、补光与生长、切割繁殖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为石蒜属植物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石蒜属这一独具特色的优良植物材料,能为江南乃至更大范围的城市绿化、彩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山区夏季植物繁盛,湿润多雨,为大型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关于北京山区的大型真菌资源状况迄今为止只有零散的报道。1998~2000年崔国发等相继对怀柔喇叭沟门林区、猴顶山天然林区、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报道了松山自然保护区菌物资源,有大型真菌31种,隶属于2个亚门,4目,16科。李峻清等(1999)在猴顶L J天然林区的科考报告中提到有大型真菌5科69属125种,但未见详细报道。刘晶磊等(2006)对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确定大型真菌l62种,隶属于75属,35科,但没有列出详细名录。戴玉成等(2006)对19932005年采白北京松山、百花山等4个保护区的非褶菌类真菌标本进行研究,报道了72种,其中有大量的药用真菌。陈青君等(2006)对北京周边的大杨山、云蒙山、延庆四海等进行调查,初步报道了31种食用、药
《果树修剪学》是根据作者40多年来果树专业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经验和两年国外留学研究成果,在2002年出版已经4次印刷共发行2万余册的《北方果树整形修剪与异常树改造》基础上,先后又用两年时间,经多次补充、反复修订而成;以传授科学理论和实用技术为目的,全面系统介绍了落叶果树、常绿果树整形修剪与异常树改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操作方法、先进经验和高新技术。同时,以强化理论应用、语言活力、逻辑分析、技术文化为创新特色,突出了果树专业技术的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对外果树修剪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新成果与条件进行了科学辩证的总结与评价。对有关学术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 《果树修剪学》列有的相关专业名词、术语解释,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果树专业学生和地方果
《百合高效栽培》在总结百合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百合种植的价值与前景、百合的引种与扩繁、百合的商品化生产管理、百合的病虫草害防治、百合产品的贮藏与加工等内容。内容全面,语言通俗易懂,设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对推广百合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多种种植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及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百合高效栽培》可供广大百合种植户、农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还可作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
《中国兰花奇花艺研究及奇花名品欣赏》本书是一部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角度上品评中国传统名花———兰花奇花的专著。书中分花朵的构成和花艺的传统分类,国兰花朵的奇异艺术等内容,将奇花名品分为素兰奇花、荷瓣奇花、多瓣奇花、唇瓣奇花、雄蕊奇花、复色奇花及异型瓣奇花7个部分作系统表述,配有600多幅有关兰花奇花名品的图片,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和鉴赏价值。 本书是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角度上品评中国传统名花---兰属植物奇花的专著。书中分花朵的构成和花艺的传统分类,国兰花朵的奇异艺术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阐述,并配有600多幅有关兰花奇花名品的图片。 生动直观,雅俗共赏,书中将奇花名品分为素心奇花、荷瓣奇花、多瓣奇花、唇瓣奇花、雄蕊化奇花、复色奇花及异型瓣奇花七个部分作系统表述并直观展现;该书是
本书对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发酵设备、发酵相关参数及检测方法等。而对研究最多的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的灵芝和蛹虫草,还详细介绍了从菌种制备到人工栽培的详细过程。本书可作为食用菌制种厂、生产场、专业户等的工具书或参考书。
君子兰作为中国名花,作为盆栽名贵花卉,深受全国人们的喜受。经过中国几代养兰人的艰辛努力,已培育出具有水平的优良品种。君子兰不仅誉满,百蜚声海外,并多次在世界花卉博览会中获奖。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君子兰一举夺魁,荣获大奖。2000年国家邮政总局举行君子兰邮标首发式,君子兰荣膺国家名片。这使君子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并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此书是作者在编著了《长春君子兰精品赏析与培育》、《君子兰种养与鉴赏》两本书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君子兰的历史发展、品种的产生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并在对业界名家进行专访的基础上编写的。通过调查和研究,搞清了业内一些混淆的问题,并针对兰友关心的家庭养植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高产蔬菜日光温室设计建造与管理》以冬季生产果菜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核心,针对现有温室建造中出现的问题,从日光温室的选址、方位角、前屋面角、骨架结构、墙体材料与厚度、栽培床位置、覆盖物的选择和间距计算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温室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实用技术,介绍了带立柱和无立柱两种温室的建造工艺及操作细节,介绍了日光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和土壤等环境因子调控技术。本书由李青云主编。
2007年3月,福建省漳平市制定了《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控制木材消耗推广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广菌草栽培香菇、木耳技术。这预示着菌草栽培香菇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期。 为了适应菌草栽培香菇生产发展的需要,作者将25年来从事菌草栽培香菇研究的成果和应用实践经验整理成此书,供菌草栽培香菇者及有关人员参考。
甜柿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甜柿质量安全的技术保证,是甜柿种植产业化的必然要求。本书对甜柿标准化生产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内容包括:甜柿标准化生产的概念和意义,标准化生产用的甜柿优良品种,苗木的标准化繁育技术,标准化建园技术,柿园土肥水的标准化管理,密植低冠树形的培养与修剪技术,标准化花果管理,病虫草标准化防治和自然灾害的防御,标准化采收、处理与贮运,产品的安全优质标准等。全书内容详实,技术先进实用,语言通俗易懂,可供广大甜柿种植户、场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荔枝谱(外十四种)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辑录自宋迄清有关福建荔枝、茶、海产等特产之谱录类著作。 《荔枝谱(外十四种)》系200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闽文献丛刊”之一。该书辑录自宋迄清有关福建荔枝、茶、海错等特产之谱录15种,作者14人(内蔡襄著作2种),每种书前均有作者简介或说明,然而读者仍难以看到作者生平,个别地方还有疏漏。其实这里有几位作者在地方志中就有小传,不难查考和补遗。
梅花盆景疏影横斜、古朴苍劲,极富诗情画意,大型梅花盆景可装饰大型空间,小型梅花盆景适合家庭摆放品玩,是我国盆景艺术中的佼佼者。作者从事梅花盆景工作几十年,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即作者经验总结,是专门针对梅花盆景设计、制作与养护的书籍。不仅能指导专业盆景工作者,亦能对普通爱好者的家庭养梅的栽培和欣赏起到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除了技法的讲解,本书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本书涉及梅花盆景制作、养护及欣赏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梅花盆景造型的理论基础、梅花盆景十三种造型样式、梅花盆景的常用造型技法、、梅花盆景的养护与管理、梅花盆景的欣赏等内容。
西部地区,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巨大宝库,大量的野生花卉亟待发掘、评价、保护和开发。自2005年至今,本丛书科考队前后组织了200余人次投入到对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区的调查研究中。继本卷之后,对新疆的调查成果也将陆续出版。
本书是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创制四季茶花杂交新品种十年成果的展示,旨在推动外茶花界的品种创新和应用。在介绍杂交方法和主要杂交亲本的基础上,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茶花新品种323个,其中具有四季开花性状的杜鹃红山茶杂交新品种217个,性状奇特的越南抱茎茶杂交新品种55个,新颖的常规茶花杂交种20个,机遇苗选育的品种31个,同时对杂交新品系的共性、杂交亲和性以及杂交种的遗传表达趋向进行了详细讨论。另外,对茶花爱好者、苗圃经营者和园林工作者来说,本书既是一本茶花育种的实用工具书,也是了解茶花新品种更新换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