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本图鉴记载中国大型菌物资源 509 属 1 819 种, 根据形态特征共划分十大类群:大型子囊菌 196 种,胶质菌 21 种,珊瑚菌 47 种,多孔菌、齿菌及革菌 637 种,鸡油菌(含钉菇类) 11 种,伞菌 653 种,牛肝菌 130 种,腹菌 75 种,作物大型病原真菌 16 种和大型黏菌 33 种。其中以中国为模式产地的有 370 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 1/5 ),本书作者首次发现并已发表的有 260 多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 1/7 ),而且不少种类为中国或东亚特有种。本图鉴所载种类均以中国资源与图片为依据,并经过严谨的分类学考证,因此,较为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大型菌物资源的实际情况。 本图鉴所载种类均配有宏观形态和(或)生境彩色照片,以及主要宏观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特征、生态习性、经济用途(食用性
本书为系列图书的第三卷。记载了松科云杉属、油杉属、姜科象牙参属、蔷薇科蔷薇属、无患子科金钱槭属、木犀科连翘属、苦苣苔科,以及陈俊愉、傅礼士等人物、丽江植物园、国家植物园(北园)、吐鲁番植物园等内容。记载的顺序为分类群于前而人物与机构于后。收载的类群以中国具有观赏和潜在观赏价值的种类为主;其系统排列为先蕨类植物后种子植物(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并采用最新的分类系统。人物和机构的排列基本上以汉语拼音顺序记载,其内容则侧重于历史上采集或研究中国植物的主要人物以及研究与收藏中国观赏植物重要机构。
本书为系列图书的第五卷。记载了牡丹、无患子科金钱槭属、木犀科连翘属、苦苣苔科,以及中国植物标本馆等内容。记载的顺序为分类群于前而人物与机构于后。收载的类群以中国具有观赏和潜在观赏价值的种类为主;其系统排列为先蕨类植物后种子植物(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并采用最新的分类系统。人物和机构的排列基本上以汉语拼音顺序记载,其内容则侧重于历史上采集或研究中国植物的主要人物以及研究与收藏中国观赏植物重要机构。
《中国 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为系列丛书,记载今日中国观赏植物研究与历史以及相关的人物与机构,其宗旨是总结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及其现状,弘扬园林之母对世界植物学、乃至园林学和园艺学的贡献。全书拟分卷出版。本书为第四卷,共9章:第1章,中国柏科金柏属、翠柏属、崖柏属和侧柏属;第2章,中国蜡梅科;第3章,中国蔷薇科枸子属;第4章,中国蔷薇科苹果属;第5章,秋海棠属:回顾与展望;第6章,中国旌节花科;第7章,无患子科金钱槭属;第8章,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与中国植物学的历史渊源;第9章,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发展概述(198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