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为基础,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林草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综合评价林草生态系统的类型、质量、格局、功能与效益。报告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内容客观翔实、准确可靠,可为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林草事业高质星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书中的林草资源数据丰富,可成为林草工作者很好的工具书。
横断山地区是杜鹃花的分布和起源中心,种类繁多,物种多样性丰富,该地区的杜鹃花种数占全国的41%。西方植物猎人在19世纪曾来此采集杜鹃花种质资源,许多种类在西方园林界仍占据重要地位,英国园林就有 无杜鹃不花园 之说。但这一区域山高谷深、难以到达;至今许多野生种未被开发利用。本书精选了这一区域野生杜鹃景观及百余种野生杜鹃花及部分种内多样性照片展示给读者,并对杜鹃花的植物学、园艺学及在这一区域的采集史进行介绍,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科学性强。对了解我国杜鹃花资源,进行杜鹃花育种及普及杜鹃花知识有积极意义。
该书稿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咖啡的生产历史及现状、咖啡的植物形态学特性、咖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咖啡的繁殖及苗木培育技术、咖啡种植园规划和定值、咖啡经济生态园建立、咖啡整形与修剪、咖啡园更新、咖啡园管理、采收与加工技术等。
河北驼梁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地处太行山中北部东麓。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使区内形成温凉湿润的典型山地气候,各种类型的森林、草原、湿地造就和保护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得该保护区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基因的天然贮库,也使其成为以保护森林牛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002—2007年间,河北师范大学的专家和研究生与保护区科研人员组成考察队,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野外实地考察过程中,考察队员跋山涉水,在采集标本的同时拍摄了大量的动植物照片,结合本底调查的室内研究,作者筛选出400余幅照片,分为自然地理概况与植被类型、资源植物与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动物与
《中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功能四十年监测与评估》主要从森林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分别在国家层面及省级层面分析了四十年中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首次连续、动态地评估了四十年我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并揭示了其变化规律和原因。
《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以我国东北地区三江与松嫩平原典型淡水沼泽湿地保护区为典型案例,综合利用"3S"技术结合遥感信息源与地学辅助信息源,对湿地保护区周边短时期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下地表覆盖现状及其历史动态变化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分析人为及自然因素干扰下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植被演替的过程,并且建立了保护区珍稀水禽栖息地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典型水禽栖息地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湿地的遥感监测方法,而且可为地方规划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共分六章,包括保护区湿地遥感监测的内容与焦点、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湿地景观多源遥感监测、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保护区水禽栖息地生境因子监测与质量评价、
张水寒、肖深根主编的《杜仲产业基地建设与规范化栽培》结合编者多年从事杜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范化栽培、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并在总结全国同行研究成果和杜仲原产地种植和采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杜仲的生物学特征、杜仲的性味功效、杜仲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杜仲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杜仲的良种繁育、杜仲产品的加工与开发及附录等几个部分。
《林木遗传模型统计分析及R语言实现》系统地阐述了多种林木遗传育种统计模型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与应用。共分8章。章介绍固定效应模型和效应模型概念。第2章至第6章分别论述半同胞子代测定、巢式设计、因子交配设计、双列杂交设计和多地点多年份家系试验遗传模型分析方法。最后两章介绍方差分量约束极大似然估计和育种值的线性无偏预测的混合模型方程方法。各章配有模拟试验数据和R语言计算程序。
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特有物种分布中心之一的滇东南一桂西古特有中心的核心地带,其地理位置特殊,生境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保存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资源宝库。《中国文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是以全面深入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为资料基础,从地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学科领域对涉及的18个专题进行了专门研究。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背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从植被及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个方面阐述了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现状;第四部分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社区经济、生态旅游和民族历史文化作了专题论述。第五部分对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了评价和建议。 本可共从事生物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
《中国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及对策》是实现病害大范围内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中国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及对策》依据制约松材线虫病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四个基本条件即病原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环境气候条件和寄主植物的基本特征,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等理论与方法,建立评估模型,直观定量地描述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和评价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县级行政区划的病害发生危险等级,为具体地区松材线虫病防治的策略运用和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及对策》的读者对象包括科研工作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林业生产和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的行政官员和管理人员。
《人工造林技术概论》共分为六章,章主要介绍了人工造林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章阐述了北方主要困难立地区的造林技术特点;第3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五大林种的造林技术特点;第4章介绍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一些造林新技术,以满足基层生产单位对技术的需求;第5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人工林的研究开发现状和趋势;第6章对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战略做了一点初步的分析,供森林培育学科的教学参考。 《人工造林技术概论》适用于高等院校林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阅读,同时适用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曹尚银等著的《中国苹果地方品种图志(精)》是抢先发售对中国苹果地方品种进行的比较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为研究苹果的起源、演化、分类及苹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较完整的资料,将对促进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和科学研究产生重要的作用。作为苹果地方品种图志的,其内容重点放在苹果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异生产特性和品种资源的描述。
《原木材积计算手册》(作者高忠民)依据国家和国家林业行业当前实施的、版本的标准编写,材积计算数据具有性和准确性。主要内容包括:原木材积表,短原木材积表,长原木材积表。《原木材积计算手册》的特点是既能迅速查出相应检尺径和检尺长的原木材积数据,又能为读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木材积计算依据,还有超长、超粗原木材积的计算数据。
《果树分子生物学》以植物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系统介绍以果树为试材、以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为手段的研究成果。全书内容共分十七章,涵盖果树发育的各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分子生物学基础;果树基因组学;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果树嫁接分子机理;果树开花分子生物学;果实发育和品质分子生物学;果树抗逆分子生物学;果树营养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果树自交不亲和分子机理;果树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等。《果树分子生物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材,也是园艺(果树)专业的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果树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了解果树科学发展现状的重要参考书。
《画说中国茶故事》书中汇集了中茶博为您精选的近百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展现的是与众不同的水墨中国茶。以水墨渲染为插画,如仙如幻,意境悠远。传统的中国文化符号,大胆的设色铺陈,一段段小故事连缀着中国茶饮文化的起承转合,让茶的历史充满色彩,无比生动。为了中国茶文化更快地传播,方便来馆参观的国际友人阅读,编者将故事浓缩精炼后译成英文,为中国茶故事插上英文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