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就是通过在鱼塘水面种植蔬菜、中草药等喜水植物,吸收水中的富余营养物质,形成植物与水生动物间互利共生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既充分利用了水域资源,又净化了水质,实现了养鱼不换水或少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综合种养模式。《池塘鱼菜共生养殖实用技术》地介绍了鱼一植立体生态养殖的原理和构建方法及鱼种的饲养管理等,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典型的案例分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形象地将鱼一植立体生态养殖介绍给广大养殖场技术人员及养殖户。
本书针对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病害,从鱼类疾病名称、病原、疾病的主要症状、流行情况以及防治手段这几个方面重点对因寄生虫、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及其他常见病害进行了介绍。 本书编排以病原为主线,介绍由其引起的海水养殖鱼类的疾病,并配以病原及病症的图谱,以期广大水产养殖业者、基层养殖技术人员等能从各自角度来认识、讨论鱼类疾病。
中国水域(尤其是海洋水域)跨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环境好,海岸线长,海岸类型多样,养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发展渔业优越的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均表明,谁掌握了科学实用的水产养殖技术,谁就掌握了致富的金钥匙。 现代渔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其原有的强势特征开始弱化,发展的速度相对减缓,而现代设施渔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渔业结构调整中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渔业经济增长中一个新“亮点”。现代设施渔业优势特征适应了渔业新阶段发展要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在陆上或海上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育的良好水体与环境条件,
本书结合专家及专业养殖户多年养殖经验,从养殖的标准化、生态养殖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鳜鱼的种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标准化生态养殖鳜鱼的问题控制及降低成本措施,饵料鱼的种类、培育及投喂,各种混养、套养及网箱养殖方法,各阶段鳜鱼运输技巧,疾病的诊断、防治及用药,其中不乏关键的养殖窍门、口诀及经验。旨在为鳜鱼养殖经营者在标准化生态养殖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方法具体,内容丰富翔实,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无论是对养鳜鱼专业户,还是对有关科研部门来说,都是一本极好的科普读物和辅助资料。
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是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对鱼类、虾蟹类、贝类和其他水产动物增养殖理论与技术进行重新整合,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这本《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由李明云主编,在着重介绍通用理论和共性技术的同时,又注意对各大类常规品种和名特优品种的养殖原理和应用技术的介绍,力求全面反映当今外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与新技术。《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主要供高等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与渔业相关的其他专业、水产机构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水产养殖生产者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养殖蛙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内容包括经济蛙类养殖概述、经济蛙类的营养需求、经济蛙类的饲料配制和加工技术、经济蛙类的科学投喂技术、常用活饵的人工养殖技术及经济蛙类养殖关键技术问答。本书在详细介绍了蛙类营养需求及饲料配制技术的同时,力求将目前经济蛙类养殖有关的新技术、新成果予以展示,优选程度地融合了科学性、实用性、优选性、通俗性、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具有专业基础的水产相关院校师生,水产养殖业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及广大蛙类养殖户参阅。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大菱鲆养殖业的概况、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成鱼养殖模式与技术以及疾病防治等内容。全书内容新颖、系统全面,是对近年来大菱鲆养殖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总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书中还配有8面彩色插图,文图并茂,生动直观。本书适合广大海水养殖从业者和水产科技工作者阅读,并可供水产院校师生、水产管理人员参考。
为了配合虾蟹类增养殖业发展的需要,水产院校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相继开设了虾蟹类增养殖课,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和充实,日臻完善,为培养虾蟹类增养殖技术人才及促进虾蟹类增养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水产学科组决定正式出版《虾蟹类增养殖学》,并指派青岛海洋大学、湛江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单位共同编著,这对我们是大的鞭策和鼓舞,我们力求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吸收外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联系买际,找出规律,升华为理论,写出一本适合于新形势下的教科书。期望它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既有理论,又具有实践技能的水产养殖技术人才,为我国虾蟹类增养业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