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仪器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审定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10章,包括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作为其他分析方法介绍的有X荧光光谱法、电于能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激光拉曼光谱法。本书对以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及实际应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经专家审查后,本书已列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作为教学用书和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分析工作者参考。
《非线性科学与斑图动力学导论》是作者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为研究生讲授同名课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旨在介绍斑图动力学所必需的物理、数学知识,内容分为两部分:非线性科学研究与斑图动力学研究。部分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研究非线性问题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着重介绍斑图动力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共分十三章,介绍了胶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电化学分析法,吸光光度分析法及几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等内容。教材各章均附有精选的思考题和习题,方便教学和自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林、生物、食品、医学、环境等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科研、生产部门有关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内容充实,以测定各类物质从常量组分至痕量组分,建立起系统的“量”的相关概念,内容涵盖了化学分析法、电分析化学法、光学分析法、分离分析法、质谱及其他分析法和化学计量学初步及分析过程六部分33章内容。本书对经典分析方法的内容进行了提炼压缩,对近年来分析化学的新进展新方法,如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毛细管电泳、测量的不确定度、生物质谱技术、微流控分析及成像分析方法等进行了阐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科化学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广大分析科研人员参考。
光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物理化学方面的课程,《光化学基础与应用》的编写是在让学生掌握光化学的基本概念以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由面到点,先让学生对光化学的基本原理有个大概了解,再具体深入到不同的学科领域。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开阔他们的眼界。《光化学基础与应用》包括:总论、光和光化学技术基础、激发态的产生及物理特性、辐射跃迁、无辐射跃迁、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光化学反应、激光简介、分子光谱的时间分辨和空间分辨、自然界中神奇的分子卟啉、光合作用和太阳能利用、光动力疗法、发光材料简介。 《光化学基础与应用》按照研究生课时教学要求设计编写,配合36个学时的教学,语言通俗易懂,是光化学初学者的入门读物。适合作为化学、化工、物理、生物、材料等专业的研究生和化学理科专业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诺贝尔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诺贝尔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诺贝尔,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第2版)》主要由实验和附录两部分组成。实验部分着重介绍了39个综合性、实用性强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分为三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及“生物大分子分离与鉴定实验”。另外增设了“自行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开放实验”,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在附录中,整理和翻译了有关植物样品的采集、处理及保存,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常用仪器性能指标及使用说明等内容。此外,还补充了一些实验方面的习题,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师生们提供方便。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第2版)》可供普通高等院校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农林院校的农学、林学、植保、资环、园艺、食品等专业的学生及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使用。
《20世纪中国知名科 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 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 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 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 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 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 贡献。 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首简要回顾学 科发展简史,卷末另附学科发展 大事记。这与传文两相映照,从而反映出中国各学术 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 书中着力勾画出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 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 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 》记述了二百多位化学家,分别 见于各分册。其中,《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 就概览(化学卷第4分册)》收录了49位化学家。 《20世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