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基础知识+38种矿物图解,70余幅高清手绘图,类别、晶系、成分、习性、密度、产地、主要用途全图解! 矿物是承载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 我们喜欢佩戴的宝石从何而来? 它们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这些矿物有着什么秘密,它们的颜色、闪光与奇特之处是如何吸引着我们? 这本书将揭开矿物的神秘面纱 从钻石到黄金、祖母绿等。本书融合了它们的故事、科学数据、地理环境、手绘插图,这些内容使这本书如此令人着迷。 你知道吗,黄金来自星雨,钻石可以燃烧,而地质学可以揭开其化学性质和成分的一切秘密。
本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矿物晶体,光率体,矿物,偏光显微镜,网络数码实验互动系统,矿物在单偏光、正交偏光和锥光下的鉴定方法,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鉴定等,同时安排了12个实验,系统、全面地覆盖了地质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本课生修学少学时 矿物与岩石 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注意了网络数码实验互动系统等现代实验技术的引入。 本教材可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类本科生修学 矿物与岩石 课程的配套实验用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员日常工作(实验)的参考书。
本书以锚固结构与岩体边坡组成的岩体边坡锚固结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岩体边坡锚固结构体系的特征。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勘察和设计资料、现场和室内试验,通过数值模拟法、群决策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法、突变数学理论等方法研究了岩体边坡锚固结构体系安全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对于岩体边坡锚固结构体系安全性的影响规律,构建了锚固结构体系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四种多参量岩体边坡锚固结构体系安全性评价方法。最后将多种安全性评价方法应用于某工程实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且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书探讨了体系集成的概念、内涵、特点和要求,基于开放式架构,从资源集成、数据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四个层面,论述了将具有位置分布、行为自主、管理独立和功能异构等高度自治特征的资源(各种平台、武器、系统和软硬设备等)进行综合集成、优化配置与动态重构,形成能够跨空间、跨领域和跨军种地高效完成多样化作战任务的有机装备体系的理论模型和技术方法,阐述了体系集成效应评价模型与方法。 本书可作为军方各级首长和指战员、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材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系统工程、体系工程和装备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或参考书。
《矿井热害防治》系统介绍了矿井热害防治技术研究的现状,从矿井热害形成机理(热源分析)、风流热湿计算到矿井热环境的评估,然后对矿井热害防治技术措施(非机械制冷降温、机械制冷降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机械制冷降温状态下的部分技术工艺、降温系统及降温效果测试情况进行了说明。对目前外部分矿井降温案例进行了介绍。《矿井热害防治》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并于2006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6年进行了5次修订。为进一步预防和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2021年8月17日应急管理部第2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8号公布《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的决定》,决定对《煤矿安全规程》(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7号)予以修改,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内容包括:总则、地质保障、井工煤矿、露天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救援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