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 杜拉斯文学大奖 。采用 无人称自传 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大到国际风云,小到饮食服装,家庭聚会,乃至个人隐私,无不简洁生动。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集体的记忆。 小说的时间跨度有六十年,因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内容和清晰的记忆。
《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安妮 埃尔诺对母亲和女儿、青春和衰老、梦想和现实的感人叙述。在母亲死于阿尔茨海默症后,作者开始了令人生畏的时光倒流之旅,她试图捕捉真正的女人,那个独立于女儿而存在的女人,那个出生在诺曼底小镇、死在巴黎郊区医院的老年病房里的女人。 她探讨了母亲和女儿之间既脆弱又不可动摇的纽带,将她们分开的疏远的世界,以及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爱之人这一无法逃避的事实。在这部平静而有力的致敬作品中,埃尔诺想要为她的母亲争取蕞大的公平:将她描绘成她自己。正如作者所说: 现在我写我的母亲,就像该轮到我重新让母亲出生。
《恶心》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萨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作者第一次以文学形式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没有本质的存在等于虚无。主人公罗冈丹意识到自己生活得浑浑噩噩,全然是个没有理由的、偶然的存在,便为一种虚妄、荒诞的感觉所缠绕,对一切都感到恶心和厌倦。这实际上是生活中的普遍状态,只是多数人尚未明确地意识到罢了。小说抓住了这一普遍存在却又往往被人忽视的现象,上升到哲理高度引发人们思考。可以说,《恶心》阐明了萨特存在主义学说的出发点,罗冈丹的恶心感标志着醒悟的开端。 金句: 自一月份起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我都明白了。恶心从未离开我,我看它也不会很快离开我,但是我不再忍受它,它不再是疾病或阵咳,它是我。 刚才我在公园里。栗树树根深深扎入土中,恰巧在我的长椅下面。当时我记不起
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两个月后父亲去世了,安妮 埃尔诺以此为契机,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不得不早早离开学校,先是当农民,然后在工厂做工,后来成为诺曼底一家小杂货店的店主,直到1967年去世。他自我克制,勤奋工作,谨言慎行,努力维持着一个男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滑落回下层社会的恐惧。 作者用冷酷的观察揭示了困扰她父亲一生的耻辱,以及因阶层限制带来的父女之间的疏远和痛苦。这本父亲的传记也是一名知识分子女儿背叛的故事 背叛她的父母、她的成长环境,在亲情和耻辱之间,在归属和疏离之间的分裂。
玛格丽特 杜拉斯以小说《情人》闻名于世,但她生活中的情人与她演绎的爱情故事比她的小说更传奇、更有戏剧性。在她众多的情人当中,扬 安德烈亚是非常特别的一个,因为他和杜拉斯的爱情是一种 不可能的爱情。从这本书上来看,他好像自由了,虽然文字还摆脱不了昔日的痕迹。他无意暴露杜拉斯的隐私,但他笔下的世界在我们看来仍那么神奇,杜拉斯在作品中和生活中留下了无数个谜,扬也许是一把解密的钥匙,尽管不是*的钥匙。扬在书中告诉我们,本书并不是杜拉斯写出来的,而是扬一个字一个字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那个 坐在走廊里的男人 和那个 灰眼睛的小男孩 原来就是扬;电影《大西洋》中那个看不清脸的侧影、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原来也是他的杰作。本书是一部意识流小说,一部动人的抒情散文:时空打乱了,回忆、插叙、倒叙混在一起,维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的一部经典自传,也是世界自白文学中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如果种子不死》的书名来自《圣经 约翰福音》: 我(耶稣)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文中大篇幅讲述了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印记,记录了他的成长轨迹。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记载了发生在法国的事情,下卷主要记载了青年早期的纪德前往北非,尤其是阿尔及利亚的往事。作者敏感拘谨,身体羸弱,有着较为周折的学习经历;他充满激情,拥有一颗自由不羁的心灵;他以无以伦比的坦率和真诚,向读者呈现了一位敏感、多变,而又充满矛盾的作家的成长历程。
我给文学置入了一些坚硬的、沉重的,甚至是暴力的东西。它们与生活境况相关,与我十八岁之前生活的世界的语言相关,与一个工人和农民的世界相关。它们永远是真实的东西。我认为,在我的情况下,在我作为一个阶层跨越者的情况下,写作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一种政治行为,也是一种赠予。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作家弗雷德里克-伊夫 热奈无规律地向安妮 埃尔诺提出问题。在这些回答中,作者努力为从三十年前开始的写作实践做出说明,描述她的工作方式,解释她的文本的 目的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因为它拒绝虚构,对生活经验做了严格的、进步的工作,因而令人感动。本书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埃尔诺本人的经历以及写作特点,也是文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一个女孩的记忆》这本新书中,安妮 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度过的初夜。当他移情别恋时,她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了他,像是没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发现自己可以抹去中间的岁月,重新回忆这个她曾想完全忘记的年轻女孩。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她写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耻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础之上。
《迷失》是安妮 埃尔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与一位年轻的已婚男子(苏联驻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秘密恋爱的日记。她的代表作《简单的激情》就是根据这段恋情改编的,但在这本书里,她的文字是直接的、原始的、未经过滤的。 日记记录的时间是1989年至1990年,那时,安妮离了婚,有两个已成年的儿子,住在巴黎郊区,年近五十。她的情人不定时地去那里看她,她无心写作,等待着他的电话,她只是为了感受欲望和下一次约会而活着。当他离开,欲望消退,她觉得自己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埃尔诺的作品以简洁而著称。在《迷失》中,她摒弃了一切矫揉造作,将文字精简到最赤裸、最脆弱的程度,创作出这部陷入爱情、欲望和绝望中的女性记录。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 德 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他住在一个被称作B-612的小星球上。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在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奇遇。小王子先后到过六个星球,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包括追求权力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自相矛盾的酒鬼、贪婪的商人、忠于职守的点灯人和地理学家等。这些角色都反映了成人世界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如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等。小王子以孩子式的眼光看待这些成人,从而透视出他们的缺陷和错误。整部作品以纯净朴素的文字、简洁的形式,描绘了小王子的善良、单纯和对爱的执着追求。《小王子》是一部经典的童话作品,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它已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不断再版,成为青少年的**书籍。今
她五十多岁,开始和一个比她年轻三十岁的男人约会。他离开了同龄的女朋友,并以前所未有的激情爱着她。但这段亲密的爱情插曲同时也是政治性的,在街头、餐馆和沙滩,他们总是遭受恶意的目光。她又成了青年时代的 丑闻女孩 ,不过现在已完全不感到羞耻,反而有了解脱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他不再能忍受她曾经的美丽,而她只是在重复她的过去。尽管 他是她的天使,唤起了过去,让过去永远存在 ,但这对未来有何意义? 《年轻男人》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历经悠悠岁月,战胜了阶层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之后的强大又充满力量的哲思之作。它是作家对时间与写作意义的叩问,如此赤裸裸,宛如一把尖刀。
我从未品尝过忧愁的滋味,但如今,有种东西像丝绸一般包裹在我身上,恼人又惬意地将我和其他人隔开。 这是萨冈颇具自传性质的一本小说,讲述了一个神经质叛逆少女青春期的抓马成长故事。 十七岁的塞西尔可爱、自恋,是不受约束的非道德行为的典型代表。摆脱了寄宿学校的束缚,她与父亲 个英俊潇洒、年轻有为、目光游离的鳏夫一起,在巴黎郊外的一座美丽别墅里与新近结识的情妇度过了为期两个月的无忧无虑的暑假。塞西尔珍惜她和父亲共享的自由奔放时光,同时谋划着自己与一位法律系学生的性爱冒险。然而,她已故母亲最好朋友的到来闯入了一个年轻女孩的欢乐世界。当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展时,塞西尔和她的情人启动了一个计划,将他们分开 结果却是意想不到的悲剧。
安妮 埃尔诺一直在突破哪些故事值得讲述、哪些主题值得探讨的约定俗成的界限。在这本书中,她将目光投向了大卖场和超市。这是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个特征,但文学作品却鲜有关注。 埃尔诺用一年多的时间记录了她对位于巴黎郊区的大型连锁超市欧尚的访问。在她看来,超市是 一个巨大的人类聚会的场所,一个真正的人文景观 。资本生产、文化生产和阶级分层在这里汇聚,并支配着我们的欲望。埃尔诺用她无情的犀利观察,打量着这个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场所,号召探寻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更深入地凝视平凡的生活。
安妮 埃尔诺和她的爱人马克 马力,拍摄下14张两人云雨过后的杂乱相片,然后分别用文字记录下可见和不可见的东西。 在拍摄这些相片的时间前后,埃尔诺罹患乳腺癌。生长肿瘤的乳房,大量脱落的头发,抗癌药物侵害的病体,这位用自身经历书写生活的作家将残缺的身体转移到相片之中。物质性的东西成为爱、死亡、欲望、缺失的唯一证据。 我意识到我为相片所着迷,正如自孩提时代起,我总是被污迹所吸引:床单或是扔在走道里的旧床垫上的血迹、精液痕迹、尿渍;嵌入木质冷餐台上的酒渍或食物残迹;旧时信纸上的咖啡渍或油腻腻的指印。最具物质性的有机污渍。我意识到我对写作有着同样的期待。我希望词语就像那些我们无法去除的污迹一样。 《相片之用》
以自己为写作出发点的安妮 埃尔诺,为什么将写作视角反转,投向外部世界?答案就在这本时间跨度长达7年(1993 1999)的社会观察记录中。从波斯尼亚的战争到贫困、艾滋病等社会问题,从巴黎地铁的恐怖袭击到与普通店员的细微互动,埃尔诺试图通过捕捉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快照,抵达一个时代的真实。 时间流逝的感觉不是来自我们自身。它来自外部,来自成长中的孩子,来自搬离的邻居,来自那些变老和死去的人。 《外面的生活》 《外面的生活》是一个完美的例子,说明了写作行为存在的理由。 《世界报》
《杜拉斯百年诞辰作品系列:广岛之恋》是杜拉斯为同名电影的拍摄而创作的电影脚本,是她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讲述在日本拍戏的法国女演员与日本建筑师的异国恋情,穿插遭遇原子弹的广岛和二战时期女演员少女时代在法国小城纳韦尔与德国士兵的爱情悲剧。
十六世纪初的欧洲,泽农出生于布鲁日首屈一指的富商家庭,但他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后者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一位年轻教士,远大前程的召唤让他断然割舍北方水城的短暂恋情。对一个私生子而言,泽农是为教会长大的。然而二十岁时,他决定离家出走,到大千世界去探寻知识。他在三十多年里游历了大半个世界,然后隐名埋姓回到布鲁日,在济贫院里为穷人看病。一桩与他几乎无关的僧侣风化事件令他的真实身份暴露,经世俗司法当局与教会的联席审判,泽农被判火刑。1569年2月,寒冬将尽的时候,泽农在临刑前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出生的城市里死去。 《苦炼》书名取自欧洲中世纪炼金术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将物质放在坩埚中进行煅烧和分离,以提炼出纯粹成分的过程,这是整个炼金术的步,也是为艰辛的一个步骤。主人公泽农身兼医生、哲学家、炼
《我们都是食人族》为结构主义大师列维 斯特劳斯于1989年至2000年间,在意大利《共和报》所发表的16篇专栏集结,以及发表于1952年的《被处决的圣诞老人》一文。 在这些文章里,列维 斯特劳斯立足当时社会热点,探讨了如圣诞为何 风靡全球、疯牛病蔓延广泛、女性割礼是否侵害人权、亲子关系应基于血缘还是亲缘等议题,用结构主义和人类学的眼光审视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反思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 所谓复杂或的社会,与被误称为原始或古代的社会,两者之间的距离远较人们认知的小上许多。 就像出版于1955年的《忧郁的热带》一样,列维 斯特劳斯文章的写作时间并不标示它过期的时间。相反,他在这些文章中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反思放到现在依然成立,且无比犀利,预言。
我的生活还从未像现在这样幸福过! 我竟然在监狱里得到了幸福,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主人公法布里斯英俊单纯,出身上层贵族家庭,耽于幻想,崇拜拿破仑,只身前去参加滑铁卢战役,吃了不少苦,灰溜溜回到意大利。在一次争风吃醋的争斗中,他杀死了情敌,被对立派投入监狱。他在狱中爱上了监狱司令官的女儿克莱莉娅,品尝到极致的幸福 《巴马修道院》围绕主人公法布里斯的遭遇探索了生存的核心问题,即如何既活得幸福又不丧失个人尊严。无论从作者自己对作品的评价来说,还是从历史的评价来说,其重要性都丝毫不逊于《红与黑》。 司汤达代表作 精选司汤达最具代表性的三部长篇小说《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红与白》,集中反映了这位文学大师的小说创作成就。《红与黑》塑造了于连这个复杂多面的经典人物,以他的激情、野心和悲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