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文化遍寻全世界的高品质内容和思想,并用多元的方式将其传递给中国3000万精英读者。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珍品超过2亿件,跨越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长河。2025年,湛庐文化再次携手大英图书馆,打造专属联名日历《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 跨越千年的艺术大赏。穿过2亿件藏品,为你寻到了365张旷世美图。《湛庐珍藏大英图书馆.2025》以生肖文化、古典音乐、文学经典为灵感,选取了12个主题(瑰丽灵蛇、春之序曲、花之圆舞曲、动物狂欢节、绿野仙踪、仲夏夜之梦、夏之牧歌、海底两万里、月光奏鸣曲、群星闪耀时、如歌的行板、冬日小夜曲),集音乐、文学、科学、艺术于一体,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越大,每一天选取一张颜值高且内涵丰富的珍贵馆藏。 好看又好听的日历,1800 分钟视听内容,全/方位覆盖旅行、文学、艺术、音乐、建筑、设计、时尚
《中华万年历全书(超值金版)》突破了以往同类书籍过于 民俗 的特点,摒除了旧有的传统思想和不符合时代的现点,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根本,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数据精确科学,版式设计精美,是集查阅、欣赏和实用为一体的生活工具书。《中华万年历全书(超值金版)》主要由三大部分和附录构成:*部分:天文历法知识,涵盖了中华历法演变规律及常识、天干地文、生肖时辰、天文和地理科普知识、节气与时令的自然观律等传统历法知识,有论有据,有理有趣;第二部分:万年历表,作为《中华万年历全书(超值金版)》的主体部分之一,以表格的形式列举1900一2050年间的历史纪年,具有精确、科学、便于查阅的特点,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实用性强;第三部分:中华民俗文化大观,介绍了五行与《周易》、中华姓氏起名学问、民间
本书包括六部分,一部分是天文历法知识,涵盖了中华历法演变规律及常识、天干地支、生肖时辰、天文和地理科普知识、节气与时令的自然规律等传统历法知识;第二、三、四部分是万年历表,以表格的形式列举1921~2130年间的历史纪年;第五部分是民俗文化部分,介绍了传统习俗、中华姓氏起名学问、民间禁忌、传统节日、传统蒙学、古今对联等知识;第六部分是日常生话常用小知识,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日常保健、意外事故的自救等知识。
本书将1901-2100年的农历、公历排列成简洁的表格形式,内容包括公历年、月、日、星期、农历年、月、日及其干支和各节气时间。此外,本书中还包括了许多历法常识、实用生活常用数据与传统习俗和常用应用文等内容。
本书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农业图书编辑室资深编辑根据多方收集整理的资料编写而成。农家历为本社常年历书,形式和风格每年保持不变,1-2面为对联选编,包括春联、婚联、寿联、新居联等,然后是当年中央 一号文件 内容摘编。正文单面是日历页,每页十天,包括公历、星期、农历、干支、名言名句、记事栏等。双面内容多样,涉及农业、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种养技术,同时又涉及农村生活、历法及传统文化等,内容适用,可读性强。
管建刚老师至今仍在教学一线,本书就是依其一线带班的经验写给一线老师的,书中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从怎样让学生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及时上交,到怎么让后进生感受作业的乐趣、怎样让课外阅读有时间和质量的保障、怎样让家长知道你关心他们的孩子、怎样开网络家长会,等等,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有妙招,招招实用。全书于细微处见功夫,管老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带班能力均透过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显现,全书实用性、针对性强,接地气,是一本 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
《本草日历》由谢宇主编
这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兼具古生物科普知识的艺术图鉴。中国的恐龙数量、种类是非常庞大且丰富的,根据中国古动物馆统计,中国发现并命名的恐龙种数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有22个省级行政区都发现了恐龙化石。本书从中国发现的远古生物中精选了近200种,每页的中国恐龙或翼龙,或以化石、或以复原图的形式,有局部重点,也有全景展示。通过简洁精准的文字介绍、栩栩如生的绘画打造了一本图鉴式的艺术图册,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神奇有趣的中国龙。
《国博日历:二〇二五·农历乙巳年》以时间为线索,精选365件馆藏精品文物,按照年代顺序梳理编排,每一件文物都经过专家团队的精心挑选和详细解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可以经文物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与一件珍贵的文物相遇,感受历史的脉动。国家博物馆馆藏百万余件珍贵文物,构筑起展现中华文明永恒魅力、体现时代价值的文化殿堂。坚持《国博日历》的编纂出版,不仅是一次次的历史巡礼,更是文化自信的火种传递。
本书从数百万字的王阳明著作中,选取365个对生活有用的王阳明经典句子和案例,挑选出了365句对生活有用的心学金句,围绕修心这一主题,一天一句,由浅入深,让我们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此心光明,坦荡无畏的人。
物候现象,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诉说,也是自然环境变化直观的体现。中国人通过观天象、察物候、知农事,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候,形成了世界上延续时间长、为完整的物候记录。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公众参与观测记录本地物候,关注气候和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其生态文明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为此,我们出版了这本《我的大自然物候历》。这既是一本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科普物候知识的图书,也是一本引导大家亲身观察记录全年物候现象的特色手账。 在版块设置和内容编排上,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经、物候关键字为纬、七十二候为时间单位,将每个节气的物候特征融入关键字的创意设计中,以关键字为原点,延伸出 自然观察家 四季景观路线 灵魂发问 等趣味版块,从动物、植物、气象、水
这是一本独特的文化艺术集。它广泛收录有关蛇类的博物艺术作品,并汇集全球古往今来关于蛇的艺术表现,通过精美的画作,展示蛇在不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古埃及传说到古希腊神话,再到印度文化和亚洲文化及印加文化,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蛇的博物史和蛇在人类历史及世界主要文化体中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意义。本书不仅是一本介绍蛇的博物百科全书,更是一场跨文化的艺术之旅,适合所有对自然历史、民俗学和艺术感兴趣的读者。随着2025年的到来,这本书也象征着智慧、灵活与再生的一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