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出版以来,畅销至今。董乐山译本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红色根据地的情况。 此次新版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经典版本。 本书为*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名著导读指定书目。
10位与你擦身而过的女性; 10个原告或被告席上的当事人; 10种她们勇敢挣脱的命运困境。 本书是律师刘任侠的真实案件辩护手记,记录了她九年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她们: 有个母亲,忍受一辈子家暴,却为了女儿杀掉她最怕的丈夫她问: 这样可以保护我最爱的人吗? 有个女儿,她逃离原生家庭,却收到家人全部死亡的消息她问: 这样的我值得被爱吗? 有个妻子,她为了配得上优秀的丈夫,执意对自己实施 换脸 手术她问: 这样的我他为什么突然不爱了? 刘任侠很难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因为答案不是简单的对与错。或许最好的解答方式,就是像她一样,陪伴当事人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帮助她们学会如何爱与被爱。 打开这本书,看看人生这条路上会遇到多少种可能,然后勇敢面对,继续这场冒险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销售、加油站加油工 他将工作的点滴和生活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工作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 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 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 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 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但他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
本书讲述了过去二十年来,中国自由攀登者用攀登书写各自的命运,在山上跨越生存和死亡的故事。自由攀登者是中国特有的一群人。他们只有寥寥几百人,却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运动群体。遇难者的平均年龄仅有31岁。本书作者通过采访大量人物、挖掘大量碎片化资料,站在每一个年轻命运的人生十字路口上,记录中国自由攀登者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生命轨迹透视他们生活过的那个时代,书写了一部不为人知的登山史诗。这不只是一组登山者的群像,更是一个个不同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在死亡的悬崖边追寻自由与自我的故事。他们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世界,他们甘愿用死亡的风险与代价换来可以超越一切的自由意志。
《逃走的人》是记者李颖迪,追踪三年、走访五城,深度书写选择离开主流轨道、到低成本地区生活的 逃离者 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鹤岗,东北边陲之城,因极低的房价而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头条。 在鹤岗神话的背后,是一座座同样资源枯竭、经济衰退、被世人遗忘的城镇,河南鹤壁、安徽淮南、河北燕郊,以及一个个具体的、迷茫的、涌向那里的年轻人。这是一群逃离者的故事,也关乎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买一间两三万元的房子,囤积食物、养猫,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靠积蓄维持ZUI低欲望的生活,与人隔绝。从互联网的隐秘角落,到大雪覆盖的边缘小城,作者李颖迪为我们展现了人们如何策划和实践自己的逃离。 她记录了逃离者的来处 富士康工人、保安、平台客服,这些工作给人的压缩感与漂泊感,还有冷漠疏离的家庭,无法寻得的爱意;也与他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是一本旅行日记,也是一部心灵自传,记述了 浪漫冒险家 灵魂人物切 格瓦拉年轻时环游拉丁美洲的旅行。1951年12月,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尔维托 格拉纳多从科尔多瓦出发,骑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开始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旅行。这次旅行历时9个月,横跨拉丁美洲大陆8000千米,旅行途中,他们饱览了拉丁美洲大陆壮美的风光,包括安第斯山脉、阿塔卡马沙漠和亚马孙河,还见识了令人赞叹的印第安文化遗产。 本书文字通俗流畅,时而诗意盎然,时而诙谐幽默,带给读者美妙的阅读体验。书中的故事描写紧凑动人,场景刻画鲜活形象,具有电影般的画面感。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小插曲,读起来生动活泼,令人忍俊不禁。切 格瓦拉对拉丁美洲文化的深度探索,对拉丁美洲历史和时局的反思,又为本书增添了浓厚的思想性。
2003年夏天,班卓独自从新疆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巴基斯坦,然后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进入阿富汗的荒漠之中,从北至南、从南至西地将阿富汗转了一圈。对很多人来说,阿富汗只是新闻里那个与战争、贫困、饥荒、恐怖主义等字眼挂钩的遥远陌生之地。但在班卓笔下,一个个普通又鲜活的人出现在读者眼前:追求自由、热爱乌尔都语文学的巴基斯坦青年,自幼父母双亡的喀布尔旅馆经理,曾是空手道冠军的现役警察,为巴米扬绘制地图的日本青年,河谷里的村民与中巴上的少年,突然求婚的单身男子与坎大哈的八口之家 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悦、哀愁、梦想、困惑,如同你我一样认认真真地度过每一天。 班卓以她特有的细腻、谦逊、好奇,将目光诚恳地投向他者,因而有机会观察、接触形形色色的阿富汗人,近距离地与他们相处相知,建立了短暂却珍贵的缘
一部法医兄弟的真实尸检手记,一幅法医视角的人性浮世绘。 24宗真实案件,悬念迭起!车祸现场送尸疑点重重,牵出城市入海口处的 尸体黑市 ,那里的 尸体 明码标价、生意火爆;4年间3起命案,北方夏末秋初的 青纱帐 成为罪恶和恐惧的代名词;一栋老宅,6年间陆续有8人入住其中,自位女租客在屋中被残忍杀害后,又接连发生2起命案,老宅成为名副其实的 凶宅 20余种专业法医手段,全程高能!DNA检验鉴定技术、鲁米诺试剂、煮骨断龄、颞骨岩检验、蛹壳观察、硅藻实验、颅相复原、人皮手套 技术之下,所有的罪恶都有迹可循。 真相背后的众生万象,发人深思!猥亵女学生的 优秀教师 被多次纵容,直到有学生惨死在教师家中;习惯被强势母亲控制的儿子,在面对不公时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匕首;遇害一年多的女孩,父母兄弟俱在,却无人关心,他们担心的
本书是金一南将军首次多角度梳理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史的重磅力作。作者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放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救亡与复兴 的宏大背景下,以大历史视野,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联共(布)、共产国际、日本军国主义以及美西方力量发生激烈碰撞的历史,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探寻革命道路、挽救民族危亡、保家卫国、复兴中华的伟大征程。作者看似写历史,实则面向今天与未来,通过披露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细致地刻画众多党史、军史、国史重要人物,展现其精神风貌,还原一个个关键细节和重要历史场景,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力量之源和制胜之道,具体回答了中国共产党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以及 是什么,要干什么 这一根本问题。
本书是16岁入行的女入殓师孙留仙的9年从业手记,记录了一个处心积虑想到殡仪馆上班的 鬼马 少女,从刚入行时对这份职业的懵懂无知到认真学习遗体化妆,从而在这个岗位上独当一面的故事。 在孙留仙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过程中,性格暴烈、德艺超群的殡仪馆 霸王花 许老大,教会了她高超的入殓技术,还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母女之爱;温柔如水、苦命却坚强的殡仪馆第一位女入殓师林姐亲手入殓了3位亲人,教会了她如何看待死亡;在亲手修复将近5000具尸体后,孙留仙认为入殓师最应该感谢的老师,其实是逝者,在这些逝者及其家属身上,她终于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用心感悟生死、敬畏生命的人。 如果你也曾恐惧别离,如果你依旧被困在回忆里,请翻开这本书,看那死亡不是永别,只要你没忘记。
《朝鲜战争》内容介绍: 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就这样被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朝鲜的年轻的美国参谋在三十分钟的时间里,分割成了两半。 就在前一天夜里,在战争西线清川江前线作战的中国军队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消失了。 自出国以来便在生死中搏斗的第三十八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褴褛,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那座使美军陆战一师无路可绕的桥,叫做水门桥。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六师三四七团七连司号员郑起于1951年9月30日收到一张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请光临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5月29日晚,朝鲜中部大雨如注,看见浑身湿透的洪学智,彭德怀用*沉的声音说:出事了。 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要在铁原坚守十五到二十天!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 ,保罗 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过去的他,毕业于斯坦福、剑桥和耶鲁医学院,是经过多年艰苦训练、医术高超、前途光明的神经外科医生;现在的他,是肺部布满肿瘤、日渐虚弱,需要定期化疗的患者。 当生命的尽头突然来临,当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他开始以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身份,回顾与记录自己的一生,探讨医学与伦理,亲情与爱情,以及人到底为何值得一活。 当躯体逐渐衰竭,灵魂却日益坚韧。在走向生命终点的路上,保罗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也给出了对生命的终极回答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这是一本让读者时刻都会感到触目惊心的书。 在四川南部的古老盐业小镇,女人们过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生活。早早辍学在小镇叱咤风云的的00后幺妹,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她们在21世纪仍旧重复着古老时代的人生轮回,在婚姻和贫困的夹缝里,挣扎求生。 中国有四万多个乡镇,却只有一个北京、上海、深圳。易小荷回到故乡,选择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又在这里选取了12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持续探寻她们对国家、社会、家庭、婚姻的理解,跟随她们再一次经历被 放咸 的人生。她想知道,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小镇,那些默默无闻的女人们,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会活出怎样的人生? 历时一年的田野调查,易小荷记录下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她们的生命。在这个如盐一
10名罕见病患者,10个亲历的医疗故事,10种不可言说的孤独。 在罕见病患者眼中,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呢?随时袭来的病痛?永无止境的治疗?无法预知的明天?不止如此,他们说,恐惧的极限是 孤独 。 本书是由10位罕见病患者或患者家属讲述与病魔对抗的真实经历: 农村女孩王东杰迈出生活了30年的小村庄,只为寻一条活路; 求医32年终才确诊的段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资料,填补中国疾病的科普空白; 陶红菲一直责怪儿子太懒,直到无意间去到医院,才发现孩子被疾病困住却因为年纪太小,无法表达 这些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他们都曾因为病症太过罕见,遭遇过误诊和周围人的误解,也都在和疾病相处的过程中,追寻到只属于自己的人生。 你有过感到孤独的时刻吗?这里有一群一生都在与孤独对抗的人,他们的故
一本记述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这本关于长征的书自1985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很短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该书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及许多小国翻印出版。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这本书中开始了解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令人振奋的一场生存大博弈。他们仅仅从统计数值中就可以明白红军所作出的牺牲有多么重大。
《可能的世界》记录了杨潇2010 2019十年间前往美国、埃及、肯尼亚、缅甸、德国等十多个国家旅行、访学、短居的足迹,是一个拥抱世界的青年去现场,探寻可能性(并且认识不可能性)的历程。 2010 2019这十年,是中国人与中国护照真正拥抱世界的十年,回过头看,这更像是历史的一段特殊恩惠,几乎不可避免地被乡愁化地对待。作者带领我们重新回到一个又一个现场,让今日的目光照进当时当刻的记录,从时事、人文、历史、地理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在一个转型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学会与过去相处、如何面对历史的内爆与偶然,如何探索与思考一个可能的世界。
作者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他远离城市,孤身一人来到这里,一切从零开始,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在静谧广阔的大自然里,他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与自然交朋友,与草木飞鸟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此期间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
《初心》是著名作家丁捷作品,是一部政论散文集。 初心,这是当今社会的大主题,是人生的大文章。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有初心,践行初心便能凯歌行进,偏离初心难免误入歧途。 本书便是以生动细腻的文学笔触,梳理个人、政党和国家的初心,讲述初心的建立、践行、摇摆、丧失和回归。
曾经有一个国家,名叫南斯拉夫。它曾经是世界主义的乌托邦实验场,如今,它的形体已不复存在,却给整个东欧留下幽灵般的遗产。 从2018年到2020年初,作者踏上前南斯拉夫的土地,走入它曾经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与当地人相遇或分别、攀谈或争辩,透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代际的记忆,让前南斯拉夫在不同版本的讲述中渐渐浮现。这片土地上的新一代人,该如何消化自己的历史,建造自己的未来? 这是前疫情时代的一次可贵记录。当世界趋于保守、封闭与隔绝,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重重边界?打开本书,打破边界,重建人与人的真实联结。
1979年出生的莱亚 乌皮在阿尔巴尼亚长大,一个拥有独特历史又鲜为外人知的东欧国家。那些年,那里的人们怀揣着乌托邦理想,外人几乎无法访问,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几乎无法离开。它是一个物质匮乏、买东西需要排队的地方,一个充满秘密和不可说的地方。对莱亚而言,那里是家,邻里之间互助,长辈期待孩子们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那里有她的共同体和希望。 在1990年12月,在柏林墙倒塌后的一年,一切都变了。几乎在一夜之间,人们可以自由投票、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但是,工厂关闭,工作机会消失,许多人乘坐拥挤的船只逃往意大利,最后又被送回。掠夺性的金字塔骗局最终使这个国家破产,导致暴力冲突。当一代人的宏愿变成另一代人的幻觉,家族的秘密被揭露,莱亚开始追寻自由的真正含义。
医院奇闻录 纪实系列, 魔宙 旗下非虚构品牌 天才捕手计划 重磅作品,引发无数粉丝共鸣的高口碑之作。这里有击穿每个人的故事,没有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 9名专业医护的亲笔记述,15位患者的真实人生。躲在身体里的 妈妈 、不能动的 女王 、变身为少年的 少女 、背负 家族诅咒 的老奶奶 被浓缩的人生,藏匿着生命的秘密!医院里的日常,有不为人知的深情! 白色记事簿,一本医护手中的记事簿。全书从医护视角,记录了医生和病患如何应对疾病与生死的艰难时刻,以及医生真实的心理与日常,带你了解普通人无法接触的生死场。一本白色记事薄,承载着生命的喜怒哀乐,生死爱恨。
2020年,52岁的母亲从陕南农村来到深圳务工。 独立生活十几年后, 我 与母亲在深圳相聚,重新住在一个屋檐下。 我们在狭小的房间中争吵,母亲看不惯 我 的花钱方式, 我 难以忍受母亲的生活习惯。我们深陷彼此纠缠、负担和依赖的关系。 然而我们彼此相爱, 我 深知母亲的软肋便是对我毫无保留的爱。 于是, 我 想理解她。 我 的母亲在矿场、在建筑工地挥洒了年轻的汗水,如今在城市写字楼的几格空间中做保洁员。 我 想记录下母亲的打工史,努力穿梭过她记忆中的生命。母亲的人生为做着螺丝钉般工作的 我 建立起一块生活的 飞地 ,让 我 得以喘息、回顾,珍重自己的来处。 这是我们母女共同完成的一场写作。
1 名精神科医生,12 位精神病患者,4000 天的治疗与陪伴。 大多数人进入医院是为了离开,而这里的患者不同,他们来到此处是想与曾经的自己剥离,其中有些人进来后就再也不愿离去。本书是精神科医生陈百忧的真实诊疗手记,记录了12 位精神病患者人生中癫狂也暗淡的一面:持续60 年的自杀计划里,藏着一个家深情的秘密;连医生都害怕的病症,却被精神病室友治好了;喜欢捉迷藏的女患者嫁给了警察,藏在异国都能被带回家 他们聚在这个被层层铁门封死的狭小空间里,看似在接受治疗,实则在修复自己支离破碎的人生。 透过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们这些 正常人 心中深藏的绝望与不安?如果你正被现实压得无法喘息,别怕,别慌,谁还没有个 犯病 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