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研究专著。作者试图从重重的流言与遮蔽中还原词坛翘楚李清照的生平与写作。读懂这些 灵魂之问 或许会有助于一代才女的精神世界: 署名李清照的词是否都出自她一人之手? 作者列表爬梳了李清照集中词作的初始出处,对其真伪进行了简单的辨析,于是建立在这些词作之上的李清照生平也变得值得推敲。 李清照的丈夫为什么总是不回家? 此处要探讨的是词作为一种 代言体 (代他人抒情)文学,女性词作家的身份会不会带来错误预设与先入之见? 李清照是否再嫁? 这个问题如何与明清两代对李清照的作品接受纠结在一起,乃至引起当代的论战。 兼具汉学家的 他者 视角与理论工具,此书又有着相对扎实的文献基础,故堪称不可不读的海外汉学重磅力作。
本书是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残雪创作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作品的评论集,是一位东方艺术家对一位西方艺术家在20世纪初创作的作品的深入探讨。先锋女作家残雪凭其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的重要作品《美国》、《审判》、《城堡》等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她一改以往众多西方作家,如奥茨、昆德拉等关于卡夫卡的陈述,创造了更加逼近真实的卡夫卡形象。残雪对卡夫卡的描摹会让所有知道卡夫卡的人大吃一惊;她所提供的创造性的评论写作方式将会让所有梦想写作的人大受启迪;同时,对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研究者,此书无疑也是一部魅力无穷的作品。
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对时间的分析始终被置于首位。空间仅被看作一个容器、一个无足轻重的舞台 众生的命运在此展开。但近几十年来,有生命之物的这两类基础坐标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本书思考了小说世界对空间的表现,并探讨其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在后现代环境中,对现实的感知被削弱,虚拟取得了胜利。从而,文学所属的模仿艺术得以提出一种解读世界的全新方式,即地理批评,它同时涉及文学理论、文化地理与建筑领域。
《博士学位论文:我们这样写》精选23位于近年内攻读完博士学位的学者的博士论文写作经验,这些学者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结合自身专业如文学、哲学、舞蹈学等和经验,谈论了博士论文写作的方法、遇到的困境与难题、个人感受和经验等。
《符号学理论》是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的理论代表作,成功构建了一般符号学的理论体系,是继索绪尔和皮尔士之后的权威符号学论著,在西方学术界备受推崇。 全书共分五章,分别阐述了符号学的基本术语、概念及理论体系,对 符码理论 符号生产理论 等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本书为理论界提供了一般符号学的经典理论,而埃科一生的研究和创作道路,无疑是体现符号学与写作,乃至文学理论与写作之间关系的最佳例证。
二十世纪前期,中亚对汉学研究至关重要,而汉学开始从欧洲传往北美时,哈佛燕京学社对哈佛乃至美国的汉学和中国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社与许多中亚学者和汉学家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这是作者写这些文章的契机,也构成了这部文集的中心线索。 书中述及斯坦因、蓝曼、杨联陞、柯立夫、胡适、约瑟夫 洛克、埃德加 斯诺、拉铁摩尔、丹尼尔 艾伦、孔飞力、陈庆英等学者,每一篇都缘起于作者的求学经历、研读兴趣和工作所在的便利,且是面对广大的读者而写。没有晦涩的学术用语和枯燥的证述,以学者个人经历为主线,努力展现前辈人文学者对学问的孜孜求索和待人的诚挚温馨。
女权主义者、文学批评家和大众文化理论家总是忽视浪漫主义阅读。他们声称, 浪漫情节 会促进女性读者对男人的依赖,以及对流行文化所传达的压制性意识形态的接受。珍妮斯 拉德威挑战了这一说法,认为批评的注意力必须从孤立地考虑文本本身,转移到阅读背后那复杂的社会事件上。 《阅读浪漫小说》一书因其革新性、突破性的人种志调研方式而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在针对流行艺术的研究领域,本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意义。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不仅破除了流行文化中的消费 神话 ,并借此分析了女性读者这一特定群体的审美和消费倾向。
本书对女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创新而激动人心的探索,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现代性理论,并大胆质疑了某些女性主义观点,这些观点或是将现代性妖魔化为内在的父权制的产物,或是假定了一个有关现代社会男性经验和女性经验之间的简单对立。作者将文化历史和文化理论相结合,聚焦于19世纪末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怀旧、消费、女性书写、大众化的崇高、进化、革命和变态等概念进行了检视。她从比较和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对来自英语、法语和德语传统的大量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涉及社会学理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小说、颓废文学、政论文章和演讲、性学话语,以及通俗情感小说等多个领域,分析的男性和女性作家包括齐美尔、左拉、萨克-马索克、王尔德、拉希尔德、玛丽 科雷利和奥利芙 施赖纳等。
海登 怀特被誉为人类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从1973年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元史学》以来,怀特的作品对于历史学、文学研究、人类学、哲学、艺术史、电影传媒研究等将叙事学作为关注焦点的学科而言意义非凡。 本书由罗伯特 多兰作序,他巧妙地将怀特重要但难得一见的文章汇集成册,研究探讨他关于历史书写和叙事的革命性理论。怀特的这些文章大多采用论文体,内容涉及多位思想家,探讨诸多主题,文笔犀利,语言优美。 《叙事的虚构性》追溯怀特重要思想的演变轨迹,是历史编纂学者和学习者、历史理论和文学研究学者们的重要读物。
著名学者、教育B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黄兴涛先生作品,十六年磨一剑厚积薄发之力作,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 中华民族 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 新文化史 的有关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书中强调,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一直伴随着中西思想的遇合与古今观念的交汇,表现出民族与国家的纠结与互动;对于认知主体而言,则始终包含着情感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见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调
《反对阐释》是苏珊 桑塔格zuizhuming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国 现有的目光ZUI敏锐的论文家 地位的成名作,评论的锋芒遍及欧美先锋文学、戏剧、电影,其重要性不在于对具体艺术家和作品的分析和评判,而在于它分析和评判的方式。《反对阐释》集中体现了 新知识分子 反对阐释 与以 新感受力 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本书1995年首版,作者彼得 巴里是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教授,自1981年开始,常年教授文学理论课程,他在南安普顿的 LSU 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他几乎每年都会在牛津大学雷利学院的文学理论日上一节课。本书是彼得 巴里多年研究和经验的总结,经过三次修订和增补,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入门教材,累计销量超过35万册,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从英国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开始,以自由人文主义为开端,指明了英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条"轨迹":一条轨迹可称之为"实用批评",往往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做深入分析,由此产生出"细读"传统;另一条轨迹在方法上更多是理念先行,倾向于思考有关文学的一般问题。之后,
一九八〇年,科塔萨尔受邀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一门为期两个月的文学课。 本书由当时作家所做八场讲座的录音转写而成。天性顽皮的他和学生 合伙 做起了游戏,要将文学讲得趣味十足、与生活现实息息相关。十三个小时的座谈内容揭示了科塔萨尔的写作秘密:对幻想故事的解读,文学中的音乐性、幽默感、游戏性,幻想与现实主义,对自己作品和创作之路的分析 科塔萨尔再一次施展魔力,将文学课也变成一场郑重其事的游戏。 《文学课》是一个邀请,伟大的作家科塔萨尔郑重地邀请您参与其中。
《辉煌的裂变: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 是残雪创作的关于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的评论专集。卡尔维诺,以其充满奇思妙想、风格独具的作品,得到世界文坛的推崇,残雪用她独特的想象凝结成强大的理性,冷静剖析卡尔维诺的五部幻想大作,揭秘高难度的实验文学的内部机制。 在这部书中,残雪对卡尔维诺的重要代表作《宇宙连环画》《零时间》《看不见的城市》《假如一位旅行者在冬夜》《困难的爱》等深奥作品,以大异其趣的方法进行了令人再三玩味、反复思忖的解析精读,甚或仿拟式的文学创作;即以其文学创作呼应、实践、印证了此前剖析的卡尔维诺式的 垂直写作 之理念。其别致、其廓大、其精到、其浑融、其忘我,令人思绪翻腾、涵咏不已。
《科幻导论》包含六个主要板块。在 历史 板块,试图摆脱过往科幻史的西方中心模式,梳理和呈现科幻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的全球生长; 批评/理论 板块提供了一些经典和前沿的理论视角和路径,读者可循此深入剖析科幻作品,或通过科幻作品走向具有根本意义的人文社会命题; 跨媒介/类型 板块展现了生发于科幻而多姿多彩的文艺创作; 跨学科 板块昭示,科幻思维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 创作 板块是资深科幻作家创作心得的凝练,帮助广大读者从 临渊羡鱼 到 退而结网 ;最后, 关键词 是对科幻作品的基本主题或母题的一个概括,方便读者快速建立对于这类创作的整体认知。
《文心雕龙》被称为 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 ,因其 体大虑周 而备受现当代学人推重。研究它的学问成为一门显学,被称为 龙学 。在诸多译注本中,陆侃如和牟世金先生撰写的《文心雕龙译注》,因其注释准确详明、翻译圆融畅达而成为经典。这是一部融学术性和普及性于一炉的全注全译本,可以引领读者走进 龙学 的殿堂。
上古神话研究是闻一多十分重要的学术成果,从他20世纪30年代初任清华大学教职开始,到40年代初在西南联大撰写《伏羲考》、授课 古代神话 为止,时间跨度约十年。本书收录闻一多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成果九篇,除《伏羲考》《姜嫄履大人迹考》《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等经典成果外,还收录了普遍被人忽视的《东皇太一考》。他的神话学研究既运用中国传统的音韵学、考据学方法,又借鉴外国的民俗学、人类学理论,并把系统联想与严实的考证结合起来,颇具启发性和创新性。
本书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955年至1956年讲授 中国文学史 的课堂讲稿,由钱穆弟子叶龙根据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全书共31 章,系统、完整地从《诗经》一直讲到明清章回小说,着重介绍了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 作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重独立考证,在本书中,他对文学之流变、对每个阶段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以史论文,从史学的角度讲文学别开生面。全书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论述和科学严谨的史学考证,也有对文人的犀利点评和对作品的精彩赏析,带有浓郁的钱穆个人色彩。
本书是对16世纪的生活和文学的探察。斯蒂芬 格林布拉特研究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文学人物 莫尔、廷代尔、怀特、斯宾塞、马洛和莎士比亚 的自我身份的结构,他论证了,在现代早期,支配着身份生产的知识的、社会的、心理的还有审美的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对该时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是文学史、文学批评领域的经典文本,无论是对文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来说,还是对所有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和新历史主义批评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都是一本佳作。
本书主要讨论中国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书写语言与文章体式的复杂演变。作者主要从晚清民初的文章入手,将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予以考察。其严复、章太炎、刘师培、林纾、周氏兄弟等专章,从不同角度讨论他们各自的文言选择中的现代要素,以及如何影响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变革。另一部分则分专题,分析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工具革命和思想革命的复杂纠葛,鲁迅杂感的起源,以及晚清到五四期间书写语言的变革。 全书线索交错、问题玄奥,而作者条分缕析、旁引曲证,以申明其说。时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之感。如白话替代文言的问题,作者从考察书写形式的变化为入口,指出诸多现代书写因素首先是在文言内部实现的,而到文学革命时期,被移用到白话中,由此产生现代书写语言。类此论述,为学界前所未见。
内容简介: 肯 福莱特这样的畅销书作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掌握了写出极具吸引力的世界级畅销小说的诀窍。阿尔伯特 扎克曼是位传奇文学经纪人,与许多畅销书作家合作过,包括肯 福莱特、迈克尔 刘易斯(《大空头》)和斯蒂芬 霍金。扎克曼是教授作家进入畅销书榜所需技巧的大师。 在这部已授权七种语言的畅销写作指南中,扎克曼为你解密不为人知的写出畅销长篇小说的窍门,让你知道你也可能写出销量百万的小说。 阅读此书,你将学会如何构建、使用提纲,如何选择、塑造人物,如何控制视角并利用视角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何将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大场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场景,如何编织情节线以营造最大程度的冲突,如何把握情节的节奏,何为故事点以及如何创造故事点。 这些知识点都是在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中提出,比如《飘》《教父》和《
严肃文学和类型文学的边界在逐渐消失,文学正变得越来越不 严肃 。 《使女的故事》《别让我走》《2666》《我的天才女友》等在评论界获得不俗反响、又拥有广泛读者的 严肃小说 ,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类型小说的方法和元素;反过来,雷蒙德 钱德勒、厄休拉 勒古恩、斯塔尼斯瓦夫 莱姆等 类型小说 作家,似乎也正在挣脱其固有的标签,被迎入 严肃文学 的万神殿。 如何面对 严肃 与 类型 的这种交融?它是象征着娱乐文化入侵文学,还是代表着一股新的文学潮流?严肃文学对类型文学的借鉴,意味着活力,还是 堕落 ?身为读者,应当如何看待这种交融,是提出 严肃点!文学 式的呵斥,还是继续沿着这个交叉点,享受这种交融带来的新体验? 带着这些问题上路,《鲤》邀请数十位创作者一起讨论、思索,给出自己的观点或方法。这些文字也许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