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诗人北岛曾赞誉 他的每首诗近乎完美 。 他如一个现代的唐代诗人,诗歌意象优美,留白,短小,却直击心弦,发古今之幽思,引世人之共鸣。特朗斯特罗姆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通常互不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创造相遇的机会。其作品多短小、精炼,用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体验的非凡反思。 本书收录了诗人自1954年以来出版的十三部诗集,囊括特朗斯特罗姆创作生涯的全部诗作,同时收录作者于1993年创作的自传作品《记忆看见我》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此次对译文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更完美、更精确的面貌给中国读者呈现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别吃惊,当你看见 一朵玫瑰在家宅的废墟中 昂首挺立: 这就是我们活下来的方式。 本诗集直接源于诗人成长和生活在长期封锁中的加沙,且经常被袭击的的经历。作为曾经的孩子、现在的父亲,以及多次军事袭击的幸存者,他见证了破坏和毁灭的残酷循环。但除了炮弹与无人机,这里也有茶香、盛开的玫瑰和日落时的海景。孩子们出生了,家庭延续着传统,学生上了大学,图书馆从废墟中崛起 巴勒斯坦人继续他们的生活,创造美丽,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诗人在本书开头以《巴勒斯坦词典》速写了巴勒斯坦的民众生活,展现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集体记忆,并在《作者访谈》中讨论了诗人自己在加沙的经历、他的家庭起源以及他如何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与作者年纪相仿的青年诗人、译者李琬为本书倾情写作了译后记,更充分地介绍和阐释了本书的意义。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过: 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是散文。 本书收录了他创作于1975年的诗集《深沉的玫瑰》,共计27首。作者对诗歌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有很深的造诣,他提出 语言本是魔法的符号,后来遭到时间变本加厉的耗损。诗人的使命就是恢复它原本具有、如今已经泯灭的优点。 同时博尔赫斯提出诗歌的任务:一是传达精确的事实,二是像近在咫尺的大海一样给我们实际的触动。在这部诗集中,博尔赫斯致力于发掘事物特有的美感以及词汇被忽视的价值,赋予诗歌更丰富的内涵。
《浮士德 部》共计4612诗行,散文60行。整本初版于1808年,成文过程长达近40年。本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学者剧,其二为格雷琴剧。学者剧不仅集学者、学院讽刺之大成,而且预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走向和问题。格雷琴剧上演了浮士德在小世界的情感经历,具体说,是此时作为贵族青年的浮士德与平民少女格雷琴的 爱情悲剧 :浮士德的诱惑导致无辜少女格雷琴犯罪,遭受 灭门 之灾。 译文添加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边注与脚注;每场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必要处置 简评 ,摘要该处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费尔南多 佩索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葡萄牙语诗人,他用众多异名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在这些异名当中, 冈波斯 可能*接近佩索阿本人的真相:张扬恣肆的精神世界,只是他用诗歌和文字织就的一个梦;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出门时连旅行箱都永远收拾不好的平凡小职员。 本书主要收录 冈波斯 的短诗,也收录著名的长诗《烟草店》《鸦片吸食者》等。这是 冈波斯 的*个汉语译本,希望能为中文读者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 冈波斯 形象,为领略佩索阿庞大的写作世界提供一个入口。本书另收录《回忆我的导师卡埃罗》《无政府主义银行家》。
《浮士德》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至1831年间。第二部是歌德76至82岁间的创作,浓缩了其毕生实践和思考。第二部上演 大世界 ,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且人类社会景象,又与其时自然科学类比映照,如以火成说、地震、地质地貌学原理比照革命;以炼金术古法杂糅无机化学,制造人造人;以气象学关于云的分类,映衬层层向天界飞升。歌德时代繁荣的人文科学话语、科技手段、对古希腊的考古发现,亦无不蕴于其中。译文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为边注与脚注;每场幕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大多场幕后置 简评 摘要该场幕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长篇史诗《神曲》(约1307 1313)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给中古文化领域以艺术性的总结,也隐约可见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纪伯伦的作品被誉为 东方美妙的声音 ,他的文字精美绝伦,他的思想深邃幽远。本书《忧伤不过是两座花园间的一堵墙》收录了纪伯伦尤为知名的三部作品《先知》《沙与沫》《泪与笑》,一行行诗歌,一篇篇散文,一份份书札,记录了 文坛骄子 纪伯伦对 美与丑 生与死 灵与肉 的思索。 《先知》高度概括了人类从生到死的若干人生问题,哲思极深;《沙与沫》更是将主题扩展到广博深邃的宇宙和灵动隽永的大自然,将一草一木都赋予生命,发人深省;《泪与笑》则是关于生命、爱与美等主题的深切感悟,找寻生命的意义。他的语言宛如天籁、历久弥新,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荡涤着无数世人迷惘的灵魂。
《真实生活》是扎加耶夫斯基于2019 年在波兰出版的单行本诗集,共收录54篇诗作。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克制的语调,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过去,在纸上捕捉到城市街道的流动景观、时间流逝的稳定轨迹。扎加耶夫斯基选择置身于或远或近的历史之中,经由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将历史注入抒情的时刻,进而去理解现实。他还挑选了日常事物中具有意味的细节,但绝不复制庸常的片段,而是将读者从迟钝、单调的感官体验中解放出来,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刻画世情和人物。扎加耶夫斯基以坚定而温柔的目光注视精神和现实中的隐秘角落,最后一次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 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后一位俳句大家,与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并称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一茶早年离乡赴江户谋生,流浪半生后返乡成家。然而儿女均先于他离世,一茶的晚年寂寥又困窘,唯自然万物和俳句可寄情。 一茶的俳风独树一帜,效仿前人的同时又发展出独特的变奏,继承闲寂、幽玄美学的同时,又带上了诙谐的个人标记。他厌恶世俗,反抗强者,而此类激进的情感均在落笔时全然稀释,只剩下安贫乐道、甘于品尝生之苦涩的豁达,对弱小生命的无尽悲悯,以及对世事无常的喟叹。 一茶一生创作了两万多句俳句。本书从中遴选三百余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以助鉴赏。 "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
玛丽 奥利弗以一名教师的热情、一位诗人六十年写作践行而来的智慧和极好的常识,从声音、意象、诗行、节奏等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她讲过去的诗,讲抑扬格,讲十四行诗,也讲现代诗 弗罗斯特、伊丽莎白 毕晓普等杰出诗人的诗歌。她告诉我们如何读诗、写诗,为什么读诗、写诗,并用微距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以及作为一个诗人如何锤炼技艺,如何建立写作的纪律。本书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同时又深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集萃了英语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逐一细读。对当下汉语诗歌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教益。。
T. S.艾略特,二十世纪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现代派诗歌领袖。《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通过对语言、写作风格与诗歌结构的创新尝试令英语诗歌重现活力,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作,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他因 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T.S.艾略特诗全集》前半部分为艾略特本人生前所编辑的《1909 1962年诗集》,后半部分则由为孙辈儿童创作的诗集《老负鼠之才智猫经》(著名音乐剧《猫》即由此改编)和诗人生前未结集的众多诗篇集《三月兔的发明》《比纳之夜》等构成,其中有几十首此前未曾有过中译版。本书译者为翻译家陈东飚,近年来专攻二十世纪英美现代派诗歌,对艾略特诗歌中的要点和难点均做了注释,使之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汉译艾略特诗歌
本书将10首《悬诗》译成中文,采用中阿文对照的形式,对10位诗人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10首悬诗的艺术特色、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了深入分析和解读,是了解阿拉伯文学、文化,以及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半岛社会生活的一条途径。
本书合并了美国当代重要诗人杰克 吉尔伯特两部代表诗集。 《大火》是吉尔伯特的第三本诗集,写于其爱妻美智子逝世后,也是他隐居十年后次出版的诗集。除了以往诗歌中自然、漫游等惯有主题外,他更多将对亡妻的思念写入诗中,整本诗集格外哀婉动人。《大火》出版后备受好评,获雷曼文学奖。 《拒绝天堂》是吉尔伯特自认为好的诗集,斩获多项大奖,问世时诗人已80高龄,更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包括了他一些强有力的作品。 吉尔伯特终生漫游、隐居,寻找、生活并写入诗歌。他颇受中国古典诗影响,淬炼出一种既激情又温和,精写细织,抽去文辞修饰的诗,质朴、纯然,直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