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是全世界使用广泛的绘画指导书和创造力培训用书。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17种语言,全球销售300万册。 贝蒂 艾德华认为,绘画是一项人人都能学会的技能,学习绘画其实就是学习如何正确地观察事物。在书中,贝蒂为我们提供一种神奇的五天绘画方法 右脑绘画法,即从左脑转换到右脑,像艺术家(画家)一样绘画。学习这个绘画法,你可以在五天内学会画画。 贝蒂的五天绘画法分为如下五项基本技能:一是对边线的感知;二是对空间的感知;三是对相互关系的感知;四是对光线和阴影的感知;五是对整体的感知。这五种感知技能实际上是对个人观察习惯的重新训练。当你熟悉这五种技能后,就能很好地转换思维,学会观察眼前的事物,并画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贝蒂的一位学生说: 看着自己*天和第五天的绘画作品,我惊讶不已,没想到
《艺术是什么》是一部内容丰富详尽,语言凝练通俗的简明西方美术史。它囊括了史前至后现代时期西方绘画史的方方面面,从艺术史上关键的人物、事件到不断演变的艺术风格、流派等。通过精美罕见的图片,使人感受艺术独具一格的魅力,思考艺术史的发展进程,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书迹 中国古代书法研究》是雷德侯教授多年来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成果集。作者从上古书写的艺术转换、宗教对书法的影响、世界艺术视角中的中国书法、作品文本与评论的传承、碑拓的传播与影响、古代精英社会对书法发展的作用、书法的审美维度与社会功能的相互关系、古代书法的创新机制、书法体现的古代社会末期的革新精神、中国书法的内在独特性、中国书法的创造力探源、中国书法的审美抱负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与古代社会生活重要载体的中国书法。作者的笔触貌似分散,却紧紧围绕着书法源于社会生活、承载社会生活信息这样的史实,以书法为圆心,多面探讨了中国古代艺术与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作者的讨论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使得本书不仅作为书法理论的文集值得一读,作为书法史的读物,亦深刻
◆跟着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 卡罗学画自画像; ◆跟着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 达利玩 僵尸 游戏; ◆跟着野兽派大师亨利 马蒂斯用剪刀作画; ◆跟着达达女艺术家汉娜 霍克学做蒙太奇图片; ◆跟着带点孩子气的胡安 米罗自由涂鸦; ◆跟着波普艺术大师安迪 沃霍尔玩转墨水复印画
宋朝堪称中国古典艺术的巅峰时期。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宋朝的书法、绘画、瓷器、乐舞、建筑等各类艺术形式的魅力,通过艺术品去讲述宋人的艺术追求,展现宋代独有的艺术风格,带领读者重温大宋风雅。
《艺术与文化》作为现代艺术批评领域的经典著作,是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 格林伯格的艺术评论文集,首次出版于1961年。书中收录了格林伯格在20世纪40 50年代发表于《党派评论》《评论》《艺术》等期刊的艺评文章,共37篇。全书分文化一般、巴黎的艺术、艺术一般、美国的艺术、文学五部分,集中体现了格林伯格的艺术观。在本书中,格林伯格对前卫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巴黎画派、纽约画派及其代表画家均有独特而精彩的艺术批评,从中我们也可一窥其艺评文章的现场性、当下性、流动性和丰富性。
作为审美教育的艺术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人们在学术艺术技法的同时,还要熟悉艺术发展的历史,具有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审美心理描述》就是这样一本关于审美教育的美学名著。本书不仅讲述了艺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还阐释了审美经验的历史,描述了审美经验的过程,展示了审美快乐的产生机制,并对美学中*为重要的概念 构成要素、形式、再现、符号、多义性与模糊性体验等做了详细论述。作为中国美学大师滕守尧先生的代表作、作为审美培养的入门经典,书中畅达的文字、严谨的理论、易懂的举例等都将助于读者身心愉悦地走近美学世界,开启审美意识的大门。
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总会通过一些手段或媒介(技巧、裱框、结构、形式、风格以及图示等),更好地表达艺术作品的精髓。《绘画鉴赏方法》《版画鉴赏方法》《艺术风格鉴赏方法》《艺术流派鉴赏方法》《建筑鉴赏方法》这五本书,以图解的形式帮助我们了解艺术家诠释作品的方式,从而读懂艺术作品。 在18世纪,由于一种全新的对自我认知的共鸣,艺术家们开始互相分享各自在艺术领域中的研究和发现,于是逐渐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他们之间互相认可,并采用与对方相似的审美态度与观点,一起交流特殊的绘画技巧,为开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共同努力。《艺术流派鉴赏方法》交代了艺术家们的相互交流过程,并对艺术语言和艺术创作间的关系做了很好的审视和考察。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 丛书旨在通过当代实力派书家的现身说法,帮助读者解决书法创作中的技法问题和观念问题。当代书法在技法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代很多实力派书家都作了很多探索,也都有各自的 独门绝技 ,丛书策划组约请他们来分享自己数十年来探索而得的 绝技 ,以期有益于读者诸君。考虑到不是每一位有志于书法的年轻学书者都有机会当面向名家请教,策划组选取了书法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 讲坛 的形式将名家的私人课堂分享给大家,为读者讲解书法实践中技法及观念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并力求深入浅出,是针对中、高级书法读者的参考图书。 本书是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于明诠集二十年之功,对此前《墓志十讲》的全新修订和全面升级。该书从墓志源流到形制演变,从墓志书法鉴赏到临创技法解析,结合 200 幅精美插
大明几百年间,艺术名家辈出,艺术成就斐然,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以细腻优美的笔触介绍了明朝的书法、绘画、戏曲、服饰、家具、建筑、雕塑等各类艺术的魅力,图文并茂地重现了大明艺术风华,带领读者认识多彩大明,见证大明艺术的活力与光彩,在大明艺术之美中获得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大唐风采,润泽古今,惊艳千年。本书首先回顾了大唐艺术发展的繁荣景象,然后重点介绍了陶瓷、乐舞、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充分展现了唐代艺术珍品的魅力,再现盛唐风貌,带领读者领略唐人包容开放的审美观念,感悟雄浑开阔、绚丽璀璨的大唐气象。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遗迹繁富,于此不断衍生的中国画论,不仅对各时代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自成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具体反映。画论之作,始于先秦诸子和汉魏时代,后来成篇之作当推东晋顾恺之三篇文论为*早,以后代代都有论著问世。在历代画论中出现的创作思想有承袭,也有分歧,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绘画的演变、盛衰和斗争的过程,这样一份极其宝贵的美学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面对这么浩瀚如烟的美学遗产,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变得束手无策。《中国画论辑要》正是周积寅教授通过数十年的画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披沙淘金,取其要述,传其精髓,把浩瀚的画论浓缩成一本精华。
本书为刘易斯 芒福德在哥伦比亚大学 班普顿讲座 中的讲稿,书中他围绕艺术、符号、技术、装饰、建筑等话题展开,分析艺术发展与符号的关系,从手工艺到机械艺术的转变历程,机械大生产背景下的复制与标准化,建筑的功能符号之变,以及艺术、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对时代的影响。这些话题构成本书的主题内容,展现了芒福德对20世纪技术失控的担忧,以及对这一时期艺术回归生活的呼吁。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美术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地区和国家社会的、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背景,突出展示了从史前到现代外国多彩的美术现象和丰硕的美术成果,为读者认识人类创造力在美术领域的辉煌体现提供了便捷的路径,有助读者进一步去探究美术的种种奥妙。通过分析提炼、精辟总结,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线索清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记忆的艺术史,更利于艺术爱好者阅读,作为一本外国美术史的入门读本。同时页有利于美术学生深入理解,免去了看大堆参考书籍、自己总结提炼的繁杂程序,帮助美术生深入理解,提高复习效率,轻松应对美术史考试。
《夏承碑》是少数自宋代出土便经名家著录并深深嵌入明清艺术史的**汉碑。因原石早佚、翻刻频出、书风奇诡,历代文人学士围绕此碑展开了经久不息的争论,牵涉石刻真伪、版本谱系、文献著录、字体界定、作者归属、书写技法等,几乎涵盖了一件古代碑刻所能触及的**方面。从艺术史的角度考察,《夏承碑》在近千年历史中的升降沉浮及其复杂争议,为研究此间的艺术、学术、文化、思想等,提供了一个有趣且不可多得的切入点。 本书立足于扎实的文献考据与细致的图像分析,以《夏承碑》为研究个案,深入考察了此碑的碑石流传、碑文内容、碑拓谱系,继而探讨其真伪与接受史问题,力求将《夏承碑》的历史呈现为一部 微缩艺术史 。最后附长文《物质、图像、历史:论碑帖、拓片及其研究》,则从具体的个案研究出发,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对艺术史
当代实力书家讲坛 本丛书旨在通过当代实力派书家的现身说法,帮助读者解决书法创作中的技法问题和观念问题。当代书法在技法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代很多实力派书家都作了很多探索,也都有各自的 独门绝技 ,丛书策划组我们约请他们来分享自己数十年来探索而得的 绝技 ,以期有益于读者诸君。考虑到不是每一位有志于书法的年轻学书者都有机会当面向名家请教,策划组我们选取了书法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 讲坛 的形式将名家的私人课堂分享给大家,为读者讲解书法实践中技法及观念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并力求深入浅出,是针对中、高级书法读者的参考图书。 作者刘洪彪结合其数十年的学书经历、及其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多重工作身份,选取当下书坛中应该优先思考、并得到较大程度共识的十个论题进行讲论,力图搭建
本书沿着朱光潜在民国时代写的《谈美》一书的理路,以美为何物、美因何生、美由何得、美分何类、美源何处、美之深邃等六个方面作为基本结构,共分六讲,用古今中外的生动实例、用通俗易懂优美的语言讲解美学的基本问题,并把美学的前沿问题纳入进来,使美学的讲解既是通俗的,又是前沿的。
在这个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技术语境复杂的数字时代,如何面向一种可持续的未来,展开对人们日常文化实践的研究?由享誉全球的设计人类学家、莫纳什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主任莎拉 平克等主编的《数字物质性:设计与人类学》一书,聚焦于 数字物质性 ,在数字化、设计、人类学以及媒介研究之间这片充满潜力的新兴交叉研究地带,为我们提供了窥见并探索数字时代可能性的切入点,并带来了一系列充满思辨性、实验性、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前瞻思考与实践。
《中国儿童原 创艺术研究系列丛书》 是一套研究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艺术启蒙教育的专题著作。作者本着中西文化互学互鉴的态度,经过长期的艺术教育研究和实践,在践行和思考前辈经典的美术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并根据我国儿童艺术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而完善和发展了国内外经典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本丛书集结了我国各地部分长期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卓有成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体现了当前我国通过艺术全面提升儿童素质的教育理念。 强调了儿童艺术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教育起决定作用。艺术教育应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学科价值,创造适合儿童接受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开发儿童艺术潜能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受教育者成
本书以作者在2021年6 7月间前往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所作的一次访古旅行为题材,记录了作者先后在西西里岛的九个历史名胜古城寻访古迹的历程。这次访古的主线是西西里岛上的古希腊遗迹,作为古希腊**抒情诗人品达(Pindaros)的完整作品的*个、也是*一一个中文译者和古典学者,作者的访古之旅以品达的踪迹为经线,沿途穿插以对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的文物古迹的探访,由此编织出一幅西西里的诗歌、建筑、造型艺术、历史和自然景物的画卷。作者对所遇景物文物的抒情和哲学反思贯穿全书,既加深了这部著作的思想深度,也增强了与读者的相关性。特别是书中对西洋建筑史中占有**地位的西西里历代的建筑遗迹和文物的切身观察和描述以及对于它们的背景的深入介绍,在中文世界的西洋建筑史和艺术史论述里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