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从 全球美术史 的视点,分四部分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并结合考古发现和对传世艺术品的解读,阐述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独特的也是*有价值的贡献,确定中国美术中具有的既是鲜明文化特性,同时又是源远流长、深具影响一些基本线索。作者学术功底深厚,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在阐释上多有独到且新鲜的见解。全书篇幅不长,但非常有助于读者打开眼界,认识中国艺术史乃至全球艺术史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视角及新课题。
《中国艺术与文化》自2001年初版以来,已被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保持通俗易懂的风格基础上,更能迎合读者对新知的渴求。 以往艺术史教材多以类别如山水画、书法、陶器等为纲,本书则打破国内编写此类教材的窠臼,以中国人所熟知的朝代入手,兼陈这一朝代或阶段的社会背景、宗教等信息,还原艺术本身的历史场景,使其具有更多的社会性。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窥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门径,知其梗概,启发志趣,在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的基础上,*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同时,本书实现了历史文本和图像的完美融合。作者精心挑选358幅图片,随文配图,间以考古和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达到图为文之辅,文为图之质的
《旁顾左右 中国艺术版图考察笔记(1996 2016)》是美术史学者蒋岳红在1996到2016这20年间游走、参与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观察、体验、研究与感悟文字,分为观察、研究、听说、临场、访谈五个部分。其中, 观察 内容涉及民间艺术、圆明园画家村、中国摄影、电影、新媒体、艺术市场及艺术收藏等方面,作者立足个人视角,记录、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一些人物和现象。 研究 收录的是严肃的学术论文,主要是对古今绘画作品的图像学、社会学研究,体现了作者作为美术史学者的研究方向和专业水准。 听说 部分围绕艺术家个案讲述,展示了作者作为美术评论者的理论成果及思想倾向。 临场 融会了作者以策展人的身份参与中国当代美术的思想体悟,包括为展览撰写的前言,以及由展览引发的对美术发展方向、风格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访谈 部分,是作者与19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分综合篇、区域篇、专项篇三个篇章和附录,以翔实的资料,全面反映2015年广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综合篇介绍了2015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区域发展分析与“十三五”发展思路,并对广东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及与沿海发达省(市)的比较进行了分析;区域篇介绍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区域的发展情况,并对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的区域发展和合作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重大区域发展平台规划建设等进行了重点阐述;专项篇详细介绍了区域发展十项主要工作情况。
《成渝经济区区域公共治理研究》首先对区域公共治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分析区域公共治理的机制和模式,其次对成渝经济区区域公共治理现状、目标、治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再次介绍了外区域公共治理的典型经验,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公共治理的政策建议。《成渝经济区区域公共治理研究》理论扎实,深入实践,内容丰富,可供相关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政策制定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暂无内容简介。。。。。。
《西泠艺丛》是由1996年西泠印社出版的图书。本刊坚持以弘扬民族传统艺术、发扬民族文化精神为已任,致力于沟通丰富灿烂的中华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传统关系,对发生于当代篆刻书画界的种种艺术现象作出审慎选择,负责地推出那些符合本民族艺术发展规律的、代表时代主旋律的学术或创作成果。 本书为2023年 期,给读者提供艺术方面的信息。
  新媒体艺术包括录像艺术、数字影视艺术、动漫艺术、电子音乐艺术、互动装置、景观艺术、多媒体跨媒介艺术、赛博空间表演艺术等以新媒体为传播介质和载体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发展为快速、风气之先的艺术形态,也日益成为引人关注的文化现象之一,甚至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媒体艺术简史》以不同门类新媒体艺术为纬, 以历史发展线索为经, 系统梳理中国新媒体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梳理中国新媒体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总体走向,探索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