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经久实用的教材总是引导我们去把握摄影作晶与影像之外的时空所形成的各种相互冲突和相互生成的关系,从而使得视觉的权力越来越具有主体性。 这本实际而通俗的摄影入门书,很好地解答了我对于摄影技术的疑惑,它会让你成为优秀的摄影匠,如果你继续深入阅读与实践,最终会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世界摄影史》编著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 《世界摄影史》包罗了摄影所涉及的全部领域,时间上穿越了从镜箱到近期新电脑技术的整个轴线,地域上横跨了欧洲、美洲、非洲以及远东地区。这本著作将摄影媒介置于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语境中,深入研究了它的方方面面,包括摄影美学、纪实摄影、商业摄影和摄影技术等。书中选用的800多幅摄影作品,有的鲜为人知,有的则是众所周知的名作,将它们并列而置,以期说明其独特的视觉力量。
本书探索的是摄影中 迷人、 活力的主题——街头,这些照片是从街头生活的多重能量中浮现出来的。这本书出自一位受人尊敬的策展人和一位杰出摄影师之间长达15年的合作。 1994年 面世时就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物,被街头摄影师视为“ ”。本书作者讨论了大师级人物的作品,包括尤金·阿杰、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布拉塞、沃克·埃文斯、罗伯特·弗兰克和盖里·维诺格兰德,以及一些当代人物,包括马丁·帕尔、 -洛卡·迪克西亚和梅拉妮·艾因齐格等。在经过全面修订的新版中,街头摄影的故事与时俱进,重新评估了历史资源,囊括了 多当代摄影师,并探讨了当今摄影师面临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
全球知名学者撰稿,摄影爱好者推荐通识经典。 从19世纪20年代的早期摄影,到如今全球每年拍出的300亿张照片,摄影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了近200年摄影发展史,以清晰架构展现了摄影艺术的诞生与演变。 作者将摄影置于全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对摄影流派、摄影风格及摄影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详解了摄影目前的里程碑事件及大师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既包括为人熟知的佳作,也有大量未曾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重要作品。通过本书,我们将回溯摄影发展的完整历史,同时了解作为媒介的摄影,如何深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这是一本“新时期文化艺术界人物影像集”,作者肖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1980-1990年代一线文艺工作者群像。书中百余位人物都生于五六十年代,成长于十年代,是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孩子。生长于红旗下,经历过时代动荡,但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开始在诗歌、电影、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自由生长,逐渐汇聚成一条磅礴的文艺长河。在并不乐观的环境下冲破阻碍,为中国打开一扇改变历史的大门。20世纪90年代,姜文、巩俐、窦唯、崔健、三毛、张艺谋、贾平凹、陈凯歌、杨丽萍、余华、王安忆、陈丹青、唐朝乐队……他们在肖全的镜头下展现出自我的真实,或安静、或张扬、或痛苦、或思索。肖全通过其作品《我们这一代》,将这些难得一见的真实全部呈现于你我面前。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刘香成的镜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闩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厂时尚与保守、舶宋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画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本书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
地处加勒比海北部、西印度洋上的岛国古巴,竟然有 唐人 ! 他们究竟是风光一时的 移民 ,还是颠沛一世的 遗民 ? 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掀开尘封的家书,凝视他们家中带着中国 文化基因 的老物件与来自非洲、西班牙的文化摆饰并置一室,甚至直面暴露在阳光底下的皑皑白骨,他们究竟是已经融入当地社会的 民 ,还是无奈地遗失了故土身份的 氓 ? 人为何要离乡? 这是刘博智一生的追问。他用尽半生,上下求索,跟踪拍摄和他一样流散在世界各地,背负着身份困惑并寻求文化认同的海外华人。 耗时十年拍摄、记录这个 古巴唐人 的故事,他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 这是一部海外华人的 影像民族志 。从他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寻中华文化的符号,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发现华人性格的坚毅。 刘博智先生10年来拍摄了上千幅古巴影像,试图从古巴唐人的起
从狼第一次潜入我们祖先的洞穴中取暖开始,犬类便逐渐成为人类的忠实伙伴。继广受好评的摄影画册《天马》之后,摄影师蒂姆·弗拉克又为我们奉献了一本记录人与动物关系的书《圣犬》,以独特的视角拍摄了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狗。 从英国克鲁弗兹犬赛和威斯敏斯特养犬俱乐部犬展中精心打扮的小狗,到被志愿者救助的流浪狗,从优雅、机警的赛犬灵缇到可爱的家庭宠物,从阿富汗猎犬到匈牙利牧羊犬再到中国冠毛犬,《圣犬》中,蒂姆·弗拉克深入探究了人与狗长久的亲密关系,以独特而细腻的视角展现了人类优选的朋友。
1978至1985年期间,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花了1000多天,几乎走遍了中国全部省份,拍摄了超过20万张彩色照片。他敏锐的政治学眼光注意到中国正处在一段历史的起点。他来到中国,和老百姓一起住人民公社、上旱厕、坐牛车,不动声色地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记录中国人的衣着、饮食、工作、旅行、娱乐。他同时捕捉到深刻的传统元素和新的表达方式。《早春的中国》从久保田博二的海量底片中挑选出370多张照片,既有广泛传播的经典作品,也有大量首次披露的精彩画面,为读者呈现一个如早春般萌发新生的中国。
“神龙摄影”团队拥有多位摄影家、知名职业摄影师和活跃于各大专业摄影网战的专业版主的鼎力支持。其出版的《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共3卷),连续获得“全国书金奖”、“大学生-喜爱图书奖”和“图书输出奖”
......
陈建强是知名的数码摄影后期专家,曾经获得外摄影奖项2000余个。他根据自己多年来摄影创作和教学经验,出版了“Photoshop后期强”数码摄影后期教程。本套教程使用大量案例讲解Photoshop的使用方法,并将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讲解,使读者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者不是简单地将Photoshop作为修图的工具,更是将其作为摄影数码摄影后期创作的手段。在数码照片后期处理中,影调与色彩控制是基础、核心的知识。本书共有20个章节。书的前半部分介绍影调控制的技巧,通过23个案例详细剖析了照片主体与环境影调控制、画面整体影调控制、高动态范围照片的制作、局部光线制作以及其他特殊光影效果的制作技巧。基本上涵盖了照片影调控制的所有知识点;书的后半部分介绍色调的艺术渲染,通过42个案例讲解了一般照片的调色、暖色调制作、冷色调制作、冷暖对
全球知名学者撰稿,摄影爱好者推荐通识经典。 从19世纪20年代的早期摄影,到如今全球每年拍出的300亿张照片,摄影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了近200年摄影发展史,以清晰架构展现了摄影艺术的诞生与演变。 作者将摄影置于全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对摄影流派、摄影风格及摄影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详解了摄影目前的里程碑事件及大师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既包括为人熟知的佳作,也有大量未曾在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重要作品。通过本书,我们将回溯摄影发展的完整历史,同时了解作为媒介的摄影,如何深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夜幕降临,世界变得截然不同:它神秘、奇幻、安静且生动。苏珊·泰勒·希区柯克编著的《夜幕下的传奇(精)》集中展现了一个迷人的夜间世界及其带来的诸多的惊喜。夜晚,光影变幻。新鲜且独特的事物接踵而至,让人有一种无法言喻的亲近感。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图片中,美国《国家地理》很很好的摄影师们捕捉到了黑夜中那林林种种的微妙变化。从一段浪漫的探戈到城市里熙熙攘攘的夜市,再到从太空中俯瞰到的地球,每一处景象都架起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自然界展现了一个奇迹般的新天地:只在夜间开放的花朵、会发光的水母、在空中狩猎的猫头鹰。很棒的是,这些图片让我们目睹了火花漫天、活力四射的庆祝活动,篝火旁的徒步旅行者,还有那烛光映照着的孩子的脸。本书精美绝伦,鼓舞人心,为人们展现了地球上很为迷人的一些景色。光影与黑夜营造出
《此时此地:玛格南街头摄影经典》是一部摄影集,也是一部评论集,收录了国际*摄影机构玛格南图片社的超过300幅照片作品。 本书以四座城市、数十位摄影大师为中心,对相关的摄影创作进行了深入剖析,既包含理念的解读、历史的梳理,也包括了对具体作品的赏鉴,乃至对创作过程的披露。这是一次对玛格南图片社辉煌传统的深入发掘,也是一场摄影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职业人像摄影教程》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人像摄影专业教科书,人像摄影也将是我国高校摄影院系人像摄影专业的主干课程。本书的主要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特定艺术素养和较高专业水准的职业人像摄影师。本书包含人像摄影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职业培训和大众学习阅读的专业人像摄影教学用书。 《职业人像摄影教程》教科书以人像摄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为内容框架,主要阐述人像摄影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实践知识,深入浅出,强调实践操作,能让学生全面掌握人像摄影的概念、性质和普遍特色,有效区分和运用人像摄影各类型的独特技能,课程内容注重系统化教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意识的创造性、教学的实践性和未来的前瞻性,其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国家、企业、机构的高素质专业人像摄影人才,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枯树赋》,南北朝时期庾信撰。庾氏颇擅文学,然时命多舛,先遭“侯景之乱”而出逃江陵,后因国灭而终生羁留北方。《枯树赋》一文乃藉物寓人,以树木之荣枯,叹己身之遭际,赋文低回缠绵,感慨良深。据云:“庾信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将《枯树赋》示之,自后无敢言。”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至唐代,褚遂良以行书书之,“如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遂与赋文并称二绝。褚氏所书墨迹,据云曾藏寿春魏纶处;同时另有响搨本传世,然皆已不可踪迹。今常见者,有《戏鸿堂帖》《玉烟堂帖》《听雨楼法帖》及《邻苏园帖》等刻本数种,而尤以《听雨楼法帖》为精。因“庾子山此赋有名江左,得河南书,可称两绝”,所以历来临习者颇多,如赵孟頫、董其昌、姚孟起等人均有墨迹或刻帖传世。且诸家所摹,既注重汲取原作精髓,又能融入自家面目。
本部著作图文并茂,精选了300多幅影像和图表,众多摄影门类的经典代表作品悉数收录。从“阿巴斯”到“变焦镜头”,收录了1200多个词条,文字简洁、内容丰富。每一词条的注释中,凡涉及重要术语、人物、流派、作品等,均进行标注,据以查找、互相参照,对相关知识点建立起系统的认知。艺术、历史、科学、时尚、日常生活、摄影大师、摄影流派开创者……它涵盖了摄影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真正的摄影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