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3折-4.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敦煌壁画山水研究 纪念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王伯敏 /2025-01-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王伯敏先生是较早深入研究敦煌壁画山水的学者,他先后发表了《莫高窟早中期壁画山水探渊》《莫高窟壁画山水再探》《莫高窟壁画山水三探》等相关论文,并于20世纪末,汇编成《敦煌壁画山水研究》一书。书中对敦煌壁画的山水技法都做了翔实的归纳。同时,对于早期中国画与敦煌壁画的关系也做了深入的比较和总结。另外,书后附录了王先生所拍摄的敦煌壁画多幅,并有简要的说明、点评文字,也是了解和研究敦煌壁画难得资料。

    • ¥62.8 ¥128 折扣:4.9折
    • 心开花开 中华花艺与节气美学图谱(全2册) 山东画报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李丽淑 /2024-04-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花,化也,生生之道也。花艺是极为普遍的艺术形式,但是将花艺与文史哲甚至二十四节气相结合,却是丽淑教授的创举!既是花艺,当然对于花要有种种的说明,然而花毕竟只是素材,必然要在一种脉络下才能呈现出意义,在此,丽淑教授将花艺与诗、史、文合而为一,此时当下的花艺便是道的呈现,所谓“由艺人道”也。诗以境为胜,以诗人花艺,呈现出生命不可言说的境界,烘托一种唯美的生活情境,让花具有了无比的生命力。而本书中典故的呈现,则说明人是在传统文化中学习意义的参与和创造,这才是真正的“史”。至于文,则是将生命哲理娓娓道来,然后将心得分享给读者,共同神游于太虚之间,逍遥于人间之世,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所在。

    • ¥76 ¥218 折扣:3.5折
    • 走进宋画10-13世纪的中国文艺复兴 李冬君著 一座随身携带的宋画博物馆文化艺术历史书 中国400年艺术史书籍
    •   ( 315 条评论 )
    • 李冬君 /2023-01-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两宋时期,社会进步超乎想象,诸如民生与工艺、艺术与哲学、技术与商业无不粲然,域外史家谓之“近世”,或称“新社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宋以文艺复兴,形成新的人文天际线。文艺复兴带来的审美自由,适合艺术蓬勃地生长,从五代、两宋开始,中国绘画才真正迈进独立的艺术门槛,中国山水画的兴起,尤其水墨山水的兴起,成为10世纪至13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本书按照历史顺序,分为五代、北宋和南宋三个时期,解读了近30位名家、近100幅传世经典画作,探究了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绘画类别由技入艺以至于境的发展过程。创作体例上,赏析与评传结合;方法上,审美与思辨兼济,是作者在学术上的一次尝试。绘画史的陈述,需要思想史的提升,以及艺术哲学的陶冶,作者试图以此建构新的中国绘画史。读过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去艺术中开

    • ¥81.2 ¥177 折扣:4.6折
    • 图像 从文艺复兴到社交媒体 贵州人民出版社
    •   ( 47 条评论 )
    • (意)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 /2023-05-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图像无处不在。然而,为何有些图片能得到成千上万个点赞,甚至成为视觉文化的标志性坐标,有些则不会,图像是如何俘获、惊艳、催眠我们的?杰出的设计理论家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以往艺术书籍的范式,将文艺复兴的绘画与库布里克的电影放在一起,将抽象艺术与当代广告作对比,解释了图像是如何被设计、创造的,以及背后的原因。

    • ¥96.7 ¥198 折扣:4.9折
    • 跨学科融合的公共美育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 40 条评论 )
    • 无 /2023-07-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这本书境界开阔,情绪高亢,既着眼于世界文明、经典艺术,又落脚于地域特色,提炼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课程主题,对这些课程主题进行设计和实践,向全国的美术老师提供了具有可行性、可生发性、可再创造性的案例,对“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给出了美术教育的“长沙答案”和“长沙奉献”。

    • ¥52.7 ¥118 折扣:4.5折
    • 发现晋东南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方风格 三晋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无 /2025-01-01/ 三晋出版社
    • 本书稿是”'地区风格'的再议:晋东南地区古代视觉文化及物质文化研究“研讨会论文的结集,全书立足晋东南丰富的文物遗存,分建筑空间、造像风格、图像配置和区域传播四部分,探讨了晋东南地区石窟窟前建筑、宋金仿木构墓葬建筑、造像碑的“上党样式”、寺庙造像风格、图像所具有的地域特色以及区域传播与互动等问题,是对晋东南这一地区古代艺术中地方风格的集中讨论,对研究晋东南地区的区域文化、地方风格乃至交流互动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91.8 ¥188 折扣:4.9折
    • 万物有文 新艺术植物装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法)莫里斯·皮亚尔-韦纳伊 /2023-03-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在时间洪流中沉淀百年的植物与工艺之书新艺术大师莫里斯·皮亚尔-韦纳伊创作集植物装饰艺术之大成陶瓷、墙纸、梭织布、首饰工艺与金银细工……细数15种装饰工艺的传统面目鸢尾、百合、蒲公英、常春藤和雪花莲……唤醒70种植物形态的大师手绘在200多幅装饰设计案例中,见证植物从形态到纹饰的蜕变,领会装饰艺术家的通才与返璞归真百年前,工业运动已经兴起,但世界远没有现在流转得那么快。一位秉持着“手工”与“自然”信念的艺术家,在老师的工作室里苦学多年、也独立创作多年后,决定为手工艺撰写一本书,为以自然为归属的装饰艺术撰写一本总结性的著作。他希望有人能够记住在工业之前手工艺的面目,更希望他们一代一代之间传承的、对家与自然的信念在加速演变的世界中仍能为人的生活带来宁静和滋养。他行走在乡间、在庭院,细细描摹自

    • ¥72.4 ¥178 折扣:4.1折
    • 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柯律格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艺术理论正版图书籍巫鸿等推荐
    •   ( 99 条评论 )
    • [英]柯律格 /2024-04-01/ 上海人民
    •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艺术品流入海外,西方掀起了中国艺术的热潮。以“气韵生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画论与彼时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谋而合,经历冈仓天心、劳伦斯·宾扬、喜龙仁等多位汉学家的转译,在多种语言的回音室中流动、循环。而留学海外的陈师曾、滕固、刘海粟等人又将其从日语、德语、英文等语言译回中文,并应用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中,进一步奠定了谢赫“六法”在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在这部创新之作中, 艺术史学者柯律格运用多元材料,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既定的边界,以世界主义的视角重新思考艺术史的边缘和被形塑的“中国画”。

    • ¥55.2 ¥118 折扣:4.7折
    • 天人论:关于绘画史发展的假说
    •   ( 7 条评论 )
    • /2024-05-01/ 上海书画
    • 本书是卢甫圣的一部关于绘画艺术发展的理论专著, 出版于1990年,此次出版为 修订版。本书基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历史发展的假说,即“球体说”,即绘画艺术的变化是一个球状的轮回过程,从“以意写形”到“以形写形”,再到“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回到“以意写形”。

    • ¥59.6 ¥128 折扣:4.7折
    • 千里江山图 大宋的颜色 河南美术出版社
    •   ( 48 条评论 )
    • 田玉彬 /2023-11-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北宋青绿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图》是首屈一指的国宝名画,全卷不仅营造了一个宏大广阔的山水世界,而且画出许许多多扎实的细节,使画卷不仅具有深邃的哲学内涵,而且充满极其微妙的情味。《千里江山图》的颜色尤其令人惊叹:青绿与金黄交相辉映,既璀璨又沉着,既清纯又辉煌,青春的激情与理想的秩序和谐共生,既愉悦眼目,又表达着丰富的精神意义。《千里江山图》的传奇色彩也使人着迷:画家“希孟”完成画作时年仅十八岁,画家的年龄与画卷的宏大、深邃形成强烈反差,使画卷笼罩着一种神秘气息。

    • ¥54.7 ¥128 折扣:4.3折
    • 图像与社会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58 条评论 )
    • (美)包华石 /2023-06-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书选取了包华石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在《艺术史》《艺术学报》《斯德哥尔摩远东艺术博物馆馆刊》等学术刊物及《探索中国画》等著作中的十三篇文章,其中两篇由包华石本人以中文写作,其余由作者的长期合作译者王金凤翻译。全书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思想史等多个角度对艺术品的制作与传播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跨文化研究,讨论的文化艺术问题从先秦延续至现当代,涵盖了审美趣味、艺术赞助、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官僚理论等艺术史中的重要问题,涉及的艺术门类除经典画作之外,还囊括了兵马俑、青铜器、画像石等墓葬艺术、装饰艺术,并包括对作者治学背景的深入访谈。

    • ¥51.7 ¥108 折扣:4.8折
    • 艺术与物性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33 条评论 )
    • 巫鸿 /2023-05-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巫鸿主持编著的“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第一辑。该丛书通过专题分析的方式,针对中国艺术中的各种材质,展示不同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性,探索这些材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性别和思想上的含义。本辑涵盖了中国美术史的全过程,从史前时代到当代艺术,分别聚焦于史前玉器和特殊陶器、中古时期以不同材质制作的造像、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中对玻璃的使用、瓷的材质性和清代皇家的瓷器制作,以及当代中国艺术中的“材质艺术”潮流。由此开启一个从“材质”角度研讨中国艺术的小型系列。

    • ¥62.8 ¥128 折扣:4.9折
    • 龙门石窟艺术史 常青 著
    •   ( 0 条评论 )
    • 常青 /2023-12-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年,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巩固鲜卑人的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孝文帝本人很羡慕汉文化,他的改革宗旨是力求使鲜卑人完全汉化.公元534年,北魏分烈为东、西魏,继而代之以北齐、北周.此时的洛阳成为了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决斗场,龙门佛教艺术急剧衰落,但仍雕凿了一些小龛,并补凿了一所大窟.此时的造像风格有来自东、西方的影响.581年隋代建立后,龙门的雅刻仍没有起色,仅留下了三所纪年龛.龙门没有唐武德纪年龛像.唐太宗时期的造像主要集中在宾阳南洞,仍为保守且不统一的风格,是当时佛教不发达的表现. 纵观龙门石窟的发展史,其盛期在北魏晚期与初唐,正是全国各地石窟造像事业迅猛发展的两个时期.而那时龙门所在的洛阳,分别是北魏晚期的首都和初唐的东都,直接体现着当时的中央佛教

    • ¥82 ¥168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