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带你读懂系列(全3册) 千里江山图 清明上河图 韩熙载夜宴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普及丛书
国际知名标志设计师乔治 博库瓦拥有超过15年的设计和开发经验。他的客户涵盖世界各地的小型初创企业和成熟品牌,包括迪士尼、新百伦、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索尼克等。 乔治 博库瓦以极简、精准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在多年的商业实践中,有着自己一套成熟可行的设计模式。本书是他多年从事LOGO设计的经验总结,全书以标志设计基本概念、标志设计类型、视觉事项、设计过程和设计呈现方法为框架,分享了大量设计法则、技巧和注意要点,是一本面向平面、品牌设计师的实用教程,也可供设计专业师生参考和借鉴。
特里·伊格尔顿的作品在有关文学和文化政治的辩论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他的著作对这些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方式也产生了明显影响。他的工作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政治目标意识,在题材和手法上丰富多样。这本书反映了他兴趣的广度,并对他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文学、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一些核心问题。这本书也包括了对当今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讨论。此外,《理论的意义》也反映了作者在风格和方法方面的多面性,使其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读者和文学理论专家。
《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是整个二十世纪美术史的三部核心经典之一,不仅美术史读者,也是其他人文学者的书,它对二十世纪美术史研究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二十世纪的西方学术界,除了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没有哪一部美术史著作能够望其项背;它在中国的影响,也超过了任何一部美术史或者美学方面的著作。
《绘画、色彩与光线》是法国 诗人、评论家博纳富瓦撰写的一部有关绘画、摄影、音乐的评论集,收录十余篇文章,重点评论西方艺术发展 几位重要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音乐家。从曼特尼亚到埃尔斯海默,从霍珀到布列松,从贝多芬到贾科梅蒂,既描绘出艺术家们的日常生活细节,又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肯定了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清晰地揭示出其问题症结和前进方向。博纳富瓦站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评论画家和诗人的作品,目光如炬,切中要害,在探寻现代性的种种表现的同时,也深入表述了自己的诗学和美学主张。
这本内含1000余幅作者手绘的人体形态素描速写集,凝结了法国著名形态学教授20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本书共分为六部分:头与颈、躯干、手臂根部、上肢、下肢和整体视觉,分别从多种角度、不同维度来表现人体各部分的形态。在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在系统的基础上,以更轻松的方式、很大程度地帮助读者理解和学习人体形态。 书中大量的手绘速写图,为读者提供了非常全面、生动的学习素材,书籍特殊的装帧方式则更方便读者进行阅读和临摹。读者通过使用这本书,可进行速写练习,在熟悉人体的同时,增加对所有自然形态的理解,这对学习者无论是进行速写创作还是运用想象力作画,都将大有裨益。
编辑推荐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是台湾美学大师、百万册畅销书作者蒋勋先生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堪称 《美的沉思》姊妹篇 ,荣获台湾出版奖项 金鼎奖。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借助 西方美术史 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 美 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 美 的向往与创造。 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 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作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 美 的往事,娓娓道来。全书200幅西方经典美术图片,日本超感纸张高清印刷,双封裸书脊装帧,为你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海报: 内容简介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
本书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导张慨著。艺术地理作为当代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实质和表现与传统地理学大相径庭。严格来讲,艺术地理的本质是一个兼具时空文化和人格美学的学术领域。不同的地区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存在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差异。本书稿以“艺术地理”为主线,内容包含艺术地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区域艺术、艺术地理个案研究、旅游产品设计、地方文化与设计教学、艺术地理视角的艺术评论等,可为当代艺术地理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远古的彩绘陶器告诉我们先民有着怎样的审美风尚?春秋战国的漆器纹饰留下了什么样的审美密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记录了古人的哪些生活日常、生死观念?作者从远古到现代,从流派到思潮,从画家到作品,于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溯流追源,用简明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绘画艺术曲折而丰富的历史发展进程,并配以200多幅传世经典之作的高清图片,将绵延万年的风雅传承,勾勒为一幅中国绘画史全景图。
本书遴选陈师曾先生生前在北京、济南讲学用稿遗珍,梳理成书。书中内容总览中国绘画历史(从上古至明清),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三代以下至明清两代的绘画艺术的历史,梳理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本书完整展现讲稿所述美术观点、思想,表达了陈师曾先生对中国画史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成果,堪称 20 世纪由中国学者自主完成的、具有现代形态和学术思想的一部中国绘画史。全书文字内容简明雅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美术史普及读本。
《沙孟海学术文集》是“中国美术学院名师典存”系列丛书中的一册,该书汇集了沙孟海各个时期关于书学、印学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六十余篇。沙孟海在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深有研究,并有相当的建树,是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之一。该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沙孟海先生在书学和印学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成就,是一本内容充实的资料性图书,完整地展现了其人生历程及学术状况,适合相关的研究者及艺术爱好者使用
海派连环画不仅是上海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它既是上海城市品格的一部分,也是上海城市品格的重要表现载体。老一辈连环画画家的艺术经历和艺术感悟,值得今天的读者了解,也值得今天的学者研究,更值得记录和珍藏。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连环画基地策划,收录了陈光镒、贺友直、顾炳鑫、颜梅华、汪观清、陈云华、毛用坤、孙愚、范生福、聂秀公、徐有武、罗希贤、叶雄等十八位连环画画家的采访口述,贯通海派连环画的历史脉络,聚焦海派连环画的当代发展,从而助力上海城市品格的进一步开拓与表现。
对中国画而言,技巧当然是作画的基础,但一个有创造的画家不能仅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而进于道。导致绘画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所以,以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去作画,才能白创佳构。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一朵水仙也能映照出画家的魂灵。中国画形式本身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导入它内在丰富意味世界的引子。
《味水轩日记》的作者李日华,字君实,号竹懒,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四品太仆少卿,《明史》入文苑传。万历三十二年他四十岁时,因母亲病故从西华令的职位上离任,以后更以养亲为由,退隐故乡嘉兴长达二十馀年。《味水轩日记》也就在这一时期写成。日记起自万历三十七年,终于万历四十四年,前后八年不间断地记录了李日华品茗、会友、作文、赏画的闲居生活。它是观察明末江南文人画世界的一个窗口。 《味水轩日记》是由万木春所著、范景中主编的《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精)/艺术史研究丛书》这本书赖以成文的基本史料之一。
本书是作者近年以来关于20世纪中国画家的相关个案研究, 作者以剧本中的“幕”和“场”构建“移民的逻辑断裂, 精英主义的困顿, 文本背后的日常, 传统与现代的纠缠”四段历史线索的关系, 展现20世纪中国画家的主体际遇。作者引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将目标从“历史参与者”转向“文本生产者”, 挖掘文本背后的日常抽丝剥茧的披示来解读文本和文本生产者在特定历史和政治文化语境中的生成, 兼用场域理论、语言学等理论工具加强了论证, 较好阐发了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形象及其境遇的多义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