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题体现了莫奈一生艺术创作的追求 追光。本书包括450幅高清图片和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每一幅图片都展现了莫奈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对光影感觉,通过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来体现莫奈的光影世界。
内容涵盖了凡高绘画生涯中的各个阶段和主题,从早期的荷兰农村风景、静物和肖像画,到后来的鲜花、夜景和自然风光,再到最后的自画像和风景等。全书包括450幅高清图片和个性化的文字解读,每一幅图片都展现了凡 高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色彩感觉,搭配对凡 高不同时期心理状态的文字描写,让读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他的艺术世界。
本书为“可居藏珍”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共分四册, 至三册原大彩色影印,第四册为释文及相关文稿。 册为黄宾虹手书《画学篇》长卷,由唐云先生题引首,正文后有赖少其、白蕉、王贵忱、卢子枢、黄文宽、吴三立、李育中、齐燕铭、李一氓、周怀民、肖殷、容庚、苏庚春、商承祚、吴灏诸学者题跋;第二册为王伯敏书赠王贵忱的黄宾虹手校《画学篇》印稿,王伯敏题引首,中间为黄宾虹批校《画学篇》铅印稿,后有赖少其、李遇春、林锐题跋;第三册为王贵忱手抄《画学篇》,吴三立题引首;第四册为《画学篇》相关文稿,包括知名艺术史学者、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所撰序文、前三册的释文、赖少其寄赠《画学篇》致王贵忱函、王贵忱撰《黄宾虹〈画学篇〉书卷》,赵志钧撰《记宾虹老人的〈画学篇〉》等。
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地反映故宫文化收藏的大型图册,集科学性、资料性、观赏性于一体。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织绣书画为数甚多,约有1680余件,其中大部分是清宫旧藏,数量和质量在中国博物馆中堪称上乘,是故宫藏品中颇具优势和特色的文物门类。1990年代初,故宫博物院曾举办《明清织绣画展览》,这是博物馆界首次举办织绣书画专题展览,展品150余件,多数是首次向公众披露,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本卷以织绣书画为专题,遴选故宫所藏144件精品,按照织绣品的制作技法,分为刺绣书画、缂丝书画和织锦书画类,每类中又分若干小类,通过不同织绣技法所呈现的不同效果,来展示织绣书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 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李苦禅(1899 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有豪放,气势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李苦禅用自己审美观点和表现手
八大山人(1626一1705)是中国艺术 的开创性一代宗师,是对300年来中国绘画乃至整个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近百年来海内外学术界、艺术界持续研究的对象。 近代以来,八大山人研究渐成热门之学,并累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不仅中国大陆和 地区出现不少以研究八大山人名世的专家,而且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 也有大量的研究作品问世,人们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深度。 《八大山人研究大系》遴选海内外中、英、日等国关于八大山人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反映出八大山人的研究面貌,并呈现出八大山人的智慧创造,彰显了本领域的研究得失,以推动八大山人研究向纵深发展。全书、2卷18册,辑入的文章以八大山人书画研究为主体,旁及文学、哲学、美学、宗教等诸多领域,计850多万字,配图1800多幅,是迄今海内外全面、系统的八大
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 中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李苦禅(1899 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有豪放,气势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李苦禅用自己审美观点和表现手
埃舍尔是著名的荷兰版画艺术家,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埃舍尔在世界艺术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的作品无法归属于任何一家流派。很多艺术家被埃舍尔的版画成就所激励,甚至产生了一个可以命名为“埃舍尔主义者”的流派。但人们对埃舍尔的研究往往各取所需,对埃舍尔的误解也十分常见。单纯从科学、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角度,都无法对他的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本书基于最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以250幅精美插图,对埃舍尔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系统评述,并介绍了埃舍尔的生平,讨论了他的独特个性,详细刻画了埃舍尔艺术创作的演变过程,从而全面展示了一位独一无二的天才的艺术灵感、执着追求和卓越成就。
《中国好丹青·大师条幅精品复制:黄宾虹》精选黄宾虹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山水作品共8幅,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黄宾虹绘画艺术的精妙。画册图片皆极精美,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
《辞源》中对于仕女的解释为:『①画家画的美人,宋以后多叫士女,后又作仕女。②官僚家庭的妇女。』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直到六朝时期,它才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正式诞生。
本书撷取了梵高艺术生涯中大量片段,以严肃而生动的论述呈现了梵高的艺术发展进程。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梵高的十载艺术生涯,通过近3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画作,叙述和分析了梵高的艺术之路。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梵高大量书信片段,这些 梵高的话 ,直观透露了梵高对人生、艺术的信念及对健康、死亡的看法,读者可由此一窥梵高的精神世界。 在时间顺序的基础上,本书还从两条主线来论述梵高的信仰和艺术生涯:首先,梵高是如何从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其次,梵高艺术历程的各个阶段是如何受到了不同画派和画家的影响。对其产生影响的艺术家与流派包括巴比松派、黄金时代的荷兰画家、印象派、新印象派、日本版画、伦勃朗、德拉克罗瓦、高更等。本书诠释了在这如此众多的前辈及同辈大师的影响下,梵高如何创造
《吴昌硕全集·绘画卷》全4册,全卷收录吴昌硕各时期代表作品1000余件,所收范围跨越海内外公私藏,作品囊括浙江博物馆、西泠印社、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近几十家靠前公藏机构,也包涵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大陆地区私藏精品。全卷的编辑体例以编年为要,靠前、二、三卷收录有纪年款的作品,第四卷收录无纪年作品,每件作品注录作品名称、释文、钤印、尺寸、出处等等相关信息,可谓注录详尽。 全卷很大限度地反映了吴昌硕绘画艺术成就,是目前为止,收录作品很多、面貌很完整的吴昌硕篆刻作品汇编出版物,可以为吴昌硕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储备,是广大研究吴昌硕以及研究近现代中国艺术进程的专家学者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渡海白云贯古今 黄君璧书画展作品集》收录了20世纪中国现代国画艺术家、教育家黄君璧先生(1898—1991)的书画精品130多幅。其擅山水,长于飞瀑、流泉、风帆、霜林,师承渐江、夏圭,有极深的传统功底。作品笔墨氤氲,苍劲有力,气势雄壮。《渡海白云贯古今 黄君璧书画展作品集》还收录了艺术家评论、艺术年表等珍贵文献材料,全面总结了黄君璧先生的艺术成就。
庞薰琹(1906 1985),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我国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著有《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工艺美术设计》、《图案问题的研究》和《庞薰琹画辑》等。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庞薰琹先生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不断吸收、融化和创新,擅长油画、水彩画及白描,尤精图案、装饰艺术设计,是我国现代艺术的先驱者、现代工艺美术事业的拓荒者。 庞熏琹先生是 决澜社 的创始者和主要负责人。他从15岁就在国内由洋人开办的教会学校 震旦大学学习四年,有良好的法文基础并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虽是学医,但酷爱绘画。19岁(1925年)弃医远涉重洋到法国巴黎,入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又译作朱丽安学院)学习两年后,他接受常玉等朋友的劝告不入当时被中国画家所向往的国立巴黎美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