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美术学科技能课程教材系列:水墨人物画》主要介绍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艺术造型特点,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变革及风格流派,并对古典水墨人物经典作品和现代水墨人物画经典作品进行了展示和分析。
文人画不像专业创作,要有一张代表作。文人画没有代表作,文人画画的是一个境界。看起来平淡,画的人感觉有味就可以了,无味之味就是至味了。大象无形,不去刻意用力。专业画家,是几十年去画一张代表作,文人无论画山水、幽花卉、画人,画的只是自己的内心境界,内心的感觉。文人画不是酒,不是咖啡,而只是清茶,胸无功利,画出来的哪张都不会错。文人画,也只有文人好画,如果大家都画文人画了,这文人画就是到了焦头烂额的时候了。总体来说,画好文人画,一是要修养,二是要有文人画的氛围,三是有家学渊源了。头一点,不需多说,第二点,是说如果是纽约、巴达格,大概无法画文人画。第三点是说,人生很短,如果从小就进入了,一辈子的时间应该够用。说了这三点,其实是说到江宏了,因为江宏这三点,他都具备了。文人画现在很少见
从宋代工笔花鸟画中白描、谈彩、重彩、没骨、丝毛技法的形成与展开,至明代以大景为主的构图方式,到清代恽南田、二居所兴起的没骨技法,再到近代刘奎龄的丝毛技巧,我们不难看出一切技法都随时代审美及人文环境的变化而生息。每个时代凡有创造性的画家,都必须在图式面貌、技法形式上独树一帜。凡个性风格标异者,又都是能吞吐古今、吃透传统、洞察艺术机变的智慧之土。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艺术长河能有这么多璀璨的景观,依靠的就是这种智慧的积淀。一代代艺术家在前人宝藏的熏陶下另启智慧之门,重窥天地堂奥,从不尽的生活源泉中,从所处时代的古今中外的文籍画库中去吸取养料,并据其才情才气、个性特质去发生艺术灵感,拓展境界及画路,造就出层出不穷的艺术样式。故当代画风的重塑,首先应是画家个性化技法的重塑,画家胸襟的重塑
中国古代人物画,从彩陶上寓意深刻的人物到战国、汉代帛画人物,以及汉画像石上兼有绘画和雕刻两种特点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不知名的画工所为。士代夫画家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或署名或著录,明确了绘画的作者。
《奎文萃珍:三国画像》不分卷,清潘锦绘,秦祖永鉴定,冯廉校刻。清光绪七年(1881)桐荫馆刊本。是以小说为内容镌刻的木版画集。原书二册,所绘人物自汉献帝至孙翊之妻,包含董卓、吕布、貂蝉等耳熟能详的人物,凡一百一十九人。上册为汉人物图五十九幅,下册为魏、晋、吴人物图六十幅,其中魏人物图三十三幅,晋人物图四幅,吴人物图二十三幅。画像或立或站、执笔提写、骑马奔驰、仰天默念、拉弓射箭、拔剑起舞、遮面哭泣者栩栩如生,每图右上题该人物姓名,部分画像由二人组成,版面丰满灵动。潘锦在卷末题:“此稿自春历夏而秋,每人皆数易稿而成,如用之,须择好手镌刻,庶无遗憾。同治十年岁次辛未锡山潘锦昼堂摹。”可见此画像为精工细镌,晚清小说木刻版画中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