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99岁老人的平凡日子,让大家分享到了朴实无华的人生智慧。倪萍在绘画中,也贯穿了浓得化不开的“姥姥情结”,画册直白地命名为《和姥姥一起画画》。 与《姥姥语录》一样,《和姥姥一起画画》同样抒发了对姥姥的怀念与感恩之情。她的画笔之下,大多是自然、淳朴的东西,如姥姥院子里的向日葵、月季,可爱的小鸡、游水的鸭子等等。倪萍说:“感谢姥姥一生用爱、用良善养育着我的心灵,没让我的眼睛饿着,让我始终能看到美。” 评论家认为,倪萍的画作个人风格鲜明,“笔笔有情”,取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品轻形式重意义表达,很多作品以图文并茂方式讲述了人生的过程和道理,充满了人生哲理。
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东方艺术语言,以高度发达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中国画中的水墨画更是以高度概括的简练笔墨,来创造优美的造型,以淋漓的水墨和畅快的翰墨情趣而为大众所喜爱。 李松柴先生多年来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并致力于青花瓷器彩绘与中国画的创作和研究,曾荣获国家创作“金奖”,也出版了相当数量的美术著作。近期所著《水墨动物画技法》以中国画水墨技法来画动物的形神,以娴熟的技巧追求各类动物的优美造型,所绘动物结构严谨,水墨层次分明,趣味浓郁,堪称佳作。 本书中所选古代画家韩滉、李公麟等人的作品,被历代评论家称为“神品”、“妙品”,早已蜚声海内外,学之可得古人传统。 美术作家与美术教育家,美术创作画册与美术教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不同;教学生和搞创作都应该是好的美术家,但好创作家不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 水墨画技法丛书 中的一本。本书以水墨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题材 溪谷 为主题,详细讲解五位画家创作的21幅作品,分别是根岸嘉一郎、藤原六间堂、久山一枝、沈和年和打矢惪。在本书中,将溪谷视为 有水流动的绝妙水墨画题材 ,并在其中加入了树、山、小径等其他元素,进行了画法介绍,是非常有魅力的一本水墨画教程。 本书适合作为相关艺术专业学生的自学用书,也可作为美术爱好者的临摹用书。
《中国油画家》是一套季刊型的专业型油画系列画册, 艺术的绘画性和传承性,自2010年首辑推出,已陆续出版了21辑。编辑内容专业,信息量新且大,受到业界人士的喜爱,在油画界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度。 本书为第21辑,栏目包括:名仕风范、当代映象、守望经典、心象万千、新锐视窗、学院之光、盛展留痕、佳作画廊等。
中国画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本书介绍的是中国山水画树法的简单技法,内容包含郑伯劲山水画作品,供大家了解树石、云水的表现方法及技法,详尽介绍了松树、柏树、梧桐树、柳树、椿树、各种杂树、泉水、风、雨、雪、雾、及四季景色的描绘方法。对每一幅作品的勾、皴擦点、染墨、设色分步骤作了具体的演示与分析。此次书中收录了郑伯劲老师的山水画,是以树、石的结构组合、色墨层面的融合等角度,规范的教学笔记,传统 的图例范本,从 基本的运笔、用墨、赋色入手,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带领研习者进入中国山水画的堂奥。
赵溅球的中国画作品走的是写生创作的路子,取法西画。赵溅球编绘的《赵溅球中国画欧洲巡回展作品集(2014)(精)》收入其欧洲巡展的展览作品百余幅,作为纪念并供广大读者欣赏。赵溅球的中国画作品走的是写生创作的路子,取法西画。本书收入其欧洲巡展的展览作品百余幅,作为纪念并供广大读者欣赏。
大凡山水画中,画山必画水。《林泉高致》中云:“山以水为血脉……无水则不媚”。从传世画迹看,刑浩《匡庐图》“两岸逼而为瀑”;关于《山浮待渡图》瀑水三折,皆留白为水,后世画瀑泉者多用此法。 闽中莆阳青年画家林开亮深谙此道,从三五十幅山水画作品中,一览皆为山石丛木、奔湍巨瀑、云山崦霭,烟气出没,回溪断崖、空濛寂历,大有壮比志萧森屈曲摅发胸臆之势。画面所绘山水绝涧,飞流泉喷,其态惝恍若跣足披发散人,穿梭于云霞缥缈之间,匆匆如激电,天真烂漫,情趣高古。 《荆浩在山水节要》中论画体之诀——“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宗炳在《画山水叙》里说“致于山水,质有而趣灵。”这里所提到的“质”应该是指自然山水实际存在的具体形质,而“灵”即为画家所感受到的超越山水形质的灵妙意趣。开亮幼处闽中俊秀
壁画是直接画在墙上的画。中国古代的壁画作品精彩纷呈,无论是包罗万象的墓室壁画,还是流光溢彩的石窟壁画,以及浑厚肃穆的寺观壁画,都展现出富有中团特色的古典艺术之美。《中国红:古代壁画(名胜古迹篇)》介绍了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题材,以及的壁画作品等知识,希望能够读者更深层次地品鉴这门古老的艺术。
无
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立于世界艺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我们当代人得以继随享用这样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有幸并足以引为自豪的。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把其中优秀的部分继随下来{古为今
永茂先生生于北京,习画之时,有幸受到李可染、刘凌沧、何海霞、白雪石等先生指导,并师从著名画家王明明,受到严谨的中国画训练;又于上世纪末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使其修养、技艺得到极大提高与升华,且眼界,胸怀得到拓展,对艺术的认识与理解愈发走向精神层面,作品图式与笔墨技巧也更加个性化,更加注重性情的流露与表达。 从性情出发,从个人气质出发,于永茂把自己的创作题材,逐渐从人物画转向山水,而画山水又渐从北方山水转向江南山水,并全然痴迷在江南山水的烟树柳岸、江村云雨,岗峦叠翠的境界之中了。可以肯定,这些作品表现了画家梦寐以求的家园图景,尽管它带有“世外桃源”的迷离色彩,却给人以“身在此山”的亲切感。 一个生于北方的画家,偏爱并专事表现江南水乡风情,而且在笔、墨、色中涵咏着华滋秀润、
观周裕国的画,自然之气扑面而来,恍若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身心为之所动。多年来,他以四川西部风光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广受大众喜爱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尤其是雪山和云水的画法独树一帜。以传统技法画雪山,多经留白为主,有时加以简单的皴擦,在画面中也多为陪衬而已。而周裕国画雪山,则通过山石的块面划分,褶皱的聚散和背景的映衬,将雪山既纯净又巍峨的气势表现得极其饱满、壮丽和神圣。周裕国画云水吸取了传统的烘染技法,利用宣纸浸润的特点,将云与水的质感十分完美的表达出来,山石得云水而活,云水得山石而动,画而氤氲灵动,生气勃勃。这是周裕国的作品广受称道之处,同时也是颇受争议之处。然而他既不惶惑于这种争议,也不拒绝这种争议,而是把这种争议作为自己、完善自己的一种参照。
艺术的词语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运用。比如“反映”这个词,如果指艺术的源泉离不开生活,艺术的创造终归以生活为原型,自然是不错的,但是至少要明确“反映”决非镜子式的。因为,镜子式的反映排除了艺术创造者的主体作用,还有,“反映”并非一个模式,无论从生活的多样与艺术的多样来说都是如此。《叶毓中国画水墨(人物卷 山水卷 花卉卷 翎毛卷)》收录了作者的相关作品,值得品读。
《 中国近现代名家选粹·刘知白》(指墨) 晚年以造化为师,在自然中印证传统,将古法化为己用,终臻随心所欲之 大境。先生襟怀坦荡,意存高古,始终坚守着一个文化人的自由品格和独 立思想。其早年作品文雅清逸。晚年笔写泼墨,清奇诡美、大气磅礴。先 生襟怀坦荡,意存高古,一生远离画坛,始终坚守着一个文化人的自由品 格和独立思想。2012 年年底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重读经典’搜尽奇 峰——20 世纪中国山水画选展”对刘知白的评语∶“其艺术上承宋元, 下接明清,既继承传统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创新,终法古变今,创造了 中国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成为中国画史上*代表性 的泼墨 .
《水墨花鸟绘画技法》对于水墨画技法做了充分的讲解,题材以花鸟画及其相关类型为主,书中配以大量伊藤昌水墨画原作,集 学习与鉴赏于一体 ,实为学习水墨画不可多得的一本学习手册。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章节, *章 花鸟画的基础 从水墨画基础知识开始介绍,对绘画工具、调墨、运笔等环节做了详细的阐述,配合大量步骤图解,十分方便学习和练习; 第二章 画法诀窍 中,囊括了作者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条理清晰地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技法,如构图法、破墨法、胶结法等,还对纸的选择运用等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简明易懂且十分受用; 第三章 画法的实际操作 则对多幅作品做了实际操作演示,更清晰明了,也更直接,作者还专门分 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针对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和适宜的题材分别进行讲解,使技巧能够得到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