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画家黄月对自己艺术生涯的反思,也是对国画发展演变的思考。黄月的花鸟彩墨画源于中国的绘画传统,在风格样式上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样式(诗、书法、印章、留白等艺术特征),以他独特的绘画语言,注重色彩在宣纸上的情绪表现力,创造出了一种色彩层次丰富,独具视感魅力和个人风格鲜明的彩墨绘画,获得国际国内众多艺术机构的关注。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将传统绘画的创新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探讨了色彩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关系、色彩在宣纸上的艺术表现、色彩的时代精神、色彩在当代绘画上的重要性,以及绘画与人的精神关系等,探索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传统与当代绘画的继承与创新。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陈文灿教授,《艺术·生活》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秘书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分区评委。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室内设计工程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建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原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校长、党委书记兼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期从事艺术设计与绘画创作,在理论与实践上成果显著。本书为其水墨印象画作集。
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是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本书精选了戴进、吴伟、文徵明、董其昌、恽寿平等明清著名画家的经典山水画精品,并对画家及作品作了详细的介绍,是我们了解明清山水画技法的良师益友。笔墨技法的成熟和完备、文人参与绘事的积极,使书法内涵和文学了意蕴,在山水和人物、花鸟画中,得到了充分的渗透。传为王维提出的“水墨为上”的观念,更主动加强了水和墨的相互能动作用。如果说,在熟性绢、纸上运作的南宋水墨交融、连勾带皴的方法丰富了五代、北宋时的湿笔浓墨法,那么,在纸本大行其道的元代,南宗山水的风行,除吴镇犹存北宋遗意外,黄、倪、王三家均擅以干笔皴擦的方法别开
本书是“工笔画线描山水画谱”之江南篇,该书立足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实际技能,收工笔线描江南画概述、步骤图、用笔、用墨方法、工笔画江南山水笔墨纸砚及使用方法,使学习者易懂、易学,易于操作。循序渐进、实物对照、重点提示、步骤演示,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参考读物。书中还附有作品范例以供读者欣赏。
泰山气势雄伟磅礴,是“五岳之首”,号称“天下一山”!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还是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沂源人类化石的发现,证明我们的老祖先,早在40多万年前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期的“古长城”,从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长约500千米,纵横绵延,至今倘存。大约5、6万年前,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泰山的崇拜,被尊为华夏神山。这也是历史上少数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根据古文献记载,先秦时曾经有72位君王到过泰山,祭告天地。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也都到此举行过封禅大典。经唐、宋到明、清,共有君王27次到泰山封禅祭祀。秦始皇登峰遇雨,留下“五大夫松”的传说;汉武帝八至泰山,惊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鱼法秘诀》写了共十四种鱼的具体画法和配景,特别是每种鱼的画法都以“画法口诀”和“画法解析”作了详尽阐述,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同时附有画法步骤图和精彩插图,是现有画鱼技法书中少有的好书。特别是书中还介绍了新的名贵鱼种——罗汉鱼,即寿星鱼、鸿运当头,这是画鱼技法书之首见。
本画册是美术教学示范作品中的《写意石榴画法》分册,图例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地讲解了写意石榴画法的绘画步骤及技巧。本画册图文并茂,讲解通俗易懂,画册后还附有大量的作品,实用性强,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学习、临摹。
《花卉之书:世界大师手绘经典》在绘制过程中,画家严格按照植物《花卉之书:世界大师手绘经典》的尺寸、色泽、神韵进行一丝不苟的忠实记录。此后,杰明根主教还聘请了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等地十多位雕刻师和130名工人将与原物等大的原话转到铜板上印制成书,组成了包含1000多个的花卉品种。《花卉之书:世界大师手绘经典》共收录了其中的179种花卉图谱,均为300年来各大博物馆与欧洲君王珍藏的绝本花卉图谱,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以方便读者检索及欣赏。从这本图谱中,不单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花卉种类,还可近距离地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那种具有人文主义的笔触所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学习水墨画是许多人的愿望。高卉民先生专攻水墨,尤擅花鸟鱼虫以及北方特有的山花野草,并以独树一帜的画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享誉画坛,堪称大家。其笔力苍劲,其墨韵泼放,所表现物象的生活灵动与大巧惹拙,无不给喜爱水墨画的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本书中所有画例皆为新作,有悉数为卉民先生亲为,画面架构明晰、笔墨简洁,物象刻画实在,间有方法与步骤讲授结合其中,虽所言不多,可谓都在画中……尤适少年儿童与广大中老年朋友习之。谨以此书献给喜爱水墨画的小朋友和中老年朋友们,愿这套水墨画丛书能成为你们的朋友!
本书主要展示了画家胡永凯的人物画,包括:水乡、赶集、山乡、过年、开门、凭窗、闲情等。胡永凯是极富创造力的中国画家,他以独树一帜的现代重彩画法表现江南水乡等蜚声海内外。本书汇集了他的代表作60余幅。静,是自然的一种境界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静,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作画要有激情,就是想画、非画不可的一种冲动。没有激情画不出好画,但激情与理智思考并不矛盾。画前成竹在胸就是理性的思考。画中不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也是理性的思考。作画全过程中画家头脑的思维即使级的电脑也难以模拟。中国画讲“贯气”,这个“气”也可理解为一种由激情产生的画之灵魂。这在写意画中较易理解,短短几分钟的用笔,容易“贯气”,但在工笔画中,则难以把握住激情,难以使“气”贯到底。这就是某些工笔画给人以刻板、不生动的原因。
20世纪是中国美术的转折时代,是大师辈出的辉煌时代。张仃自五十年代初就倡导水墨写生,曾与李可染、罗铭联合举办水墨写生画展,影响甚大。后多以焦墨作山水,倚中传统笔法,吸取民间艺术养分,笔力遒强,构图豪放,画面空灵而又笔触,苍健却显腴润,内涵沉雄,风格朴拙大度,别树一帜。张仃创作涉猎广泛,善于多种绘画形式,也擅漫画、壁画、邮票设计、装饰设计、画年、宣传画等。 本书主要讲述了张仃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艺术评论,并收录了他的精彩作品,让你走进张仃,了解张仃,熟悉张仃……
内容简介
画者,本于天地之灵气,结于人心之妙想。画家立于天地之间,万象在旁,神思融趣,忽然划然,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所闻所感;绝叫一声,纵横万状,以成精品。吾国绘画渊源有自,自晋顾恺之,千数百年来,流派林立,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问出,风格迥异,自成风范;浩浩长江,巍巍昆仑,不足以道其高远。后人欲知其详窥其妙,难矣。 予生不能为画,而纵观古今名家之作,与其一时不得不然之变,始知法后能知无法。前辈有言,此道中尽可寄兴,其然欤?展读历代名迹,更觉其法如镜花水月,宛然有之,不可把捉;而其无法,如长天清水,茫宕无际。
《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潘天寿》以大量的篇幅分类选编了当代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潘天寿的绘画理论,并对其思想的各方面命题和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和评述。并配以二百多幅精美图片,使读者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了解潘先生的艺术理论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