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华,1958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1975年2月高中毕业后到沧州市南陈屯公社大和庄大队插队务农;1978年2月任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学习四年;1982年2月大学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1989年9月至1990年11月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第三期研修班学习,曾受叶浅予、何海霞、刘凌沧、潘禁兹、白雪石等前辈指教。1993年7月获副教授任职资格,1996年7月获教授任职资格。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高校骨,河北师范大学骨,河北省艺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专业:工笔人物画教学和创作。
《工笔禽鸟:水禽类》对工笔花卉技法中的禽鸟作品的特点、表现技法、操作步骤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禽鸟作品画的经典解析、写生举例,经典解析、写生举例和几幅示范作品。
本书是“中国名花工笔线描画谱”之和绣球篇,该书立足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实际技能,收工笔线描花卉画概述、步骤图、用笔、用墨方法、工笔画花卉笔墨纸砚及使用方法,使学习者易懂、易学,易于操作。循序渐进、实物对照、步骤演示,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参考读物。书中还附有作品范例以供读者欣赏。
《姹紫嫣红:工笔花鸟画法》内容简介:追溯其源流,归纳其技法,详介其骤,并对其工具材料全面铺陈,对花鸟画爱好者来说不失为一本较好的工具书,对初学者亦有方法可学,即使对同行画家也是一本参考书。
工笔画是以“工”为特征的中国画画体。它以细致的刻画、准确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进行严谨的创作,其作品呈现工整、工细与工丽的画风特色。中国工笔画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绘画的园地中是棵古老的大树。从20世纪中同画发展的历程来看,工笔画的发展最富生机,也最为迅猛,当代工笔画已是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可以说是中国画坛中意识、变革精神与探索锐气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正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独立的学术价值在中国画的当代形态建设中担当起非常重要的角色。本书是关于介绍当代工笔画家方政和院体花鸟画技法的作品集。
《秦良品工笔鸡作品集》中画鸡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其作品以独特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秦先生一贯奉行“真、善、美”,他的理解是:真是科学,善是道德,美就是艺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渴望美。美是造型艺术的法则和追求,是审美过程的核心和目标。秉承这一目标,他的每幅工笔作品皆倾尽心血,力求,却又别具一格,尤其对于绿色调的运用值得称道。
本书为作者专门为本系列绘制的工笔鱼作品,作者共绘制了鲤鱼、金鱼、鳜鱼、金龙鱼、鲫鱼、黑鱼等十种常用题材的详细步骤说明,每种鱼配一套完整创作作品的绘制步骤,适合工笔画爱好者借鉴和学习。
作者初以梅兰竹菊小写入手,继学山水潜心龚贤,作者凭借对绘画艺术痴迷、执着,近年来专门从事工笔画马的研究与创作。先收录其工笔画马作品30多件,这些作品写实生动,设色细腻,画面唯美生动,富有意境,具有较高的市场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