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院校教材:从写生走向创作 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形式,鲜明而厚重,并组成了主调色彩,保持了工笔人物画典雅的风貌。
任伯年为清末著名画家,天资卓越,绘画题材涉猎广泛,人物、山水、花卉、禽鸟无所不擅,其笔墨纵横、简约潇洒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为任伯年人物画册,以单张册页的形式出版,既便于临摹,又便于装框装饰家居。任伯年的人物画虽然脱胎于陈洪绶,但他那钉头鼠尾描强化了笔线的形式感,同时也吸取了西洋画的造型理念。他善于把握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动作,笔下的人物富有生活气息,打破了清代人物画造型不准、动态单调的局面,将中国人物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周昌谷(1929—1986),浙江乐清人,生前为浙江美院教授,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中国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创作多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后期作品笔墨透逸,色彩明艳,形式美得以强化。周昌谷是50年代初涌现的青年水墨人物画家之一。他原学油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并留校任教,继被派往敦煌莫高窟临摹考察。敦煌古老辉煌的洞窟壁画深深打动了他,从此改变初衷,毕生研究和创造中国的笔墨艺术。《两个羊羔》是他结束敦煌之行进藏区深入生活后所作。画面上一位天真的藏族少女神情专注地凝视着两只初生的羊羔,充满对小生命的爱怜之情。此作以水墨为主,着色不多,以极其简练的形象营造出高洁清爽的视觉效果。造型生动并无素描痕迹,显见作者对水墨的悟性。此画1955年获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
扇画是中国传统画科中常用的形制之一,历时悠久、题材广泛,作品甚丰。该书从传世的历代扇画人物画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画家及其经典汇集成册,书中作品皆采用制作高仿真复制品的电子文件及精良印刷工艺,并首创性地摘录相关的历代画理、画论或画者语录原文予以对接,比照结合、*限度地还原作品的原滋原味。
本书收集了百余幅各时代成就*、影响广、画风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以飨读者。并设置了“名画档案”、“画史留痕”、“大师生平”、“名画赏读”等栏目:“名画档案”简介了作品的基本料;“画史留痕”概括了作品在中国美术史的地位和影响;“大师生平”简述作者的生平和成就;“名画赏读”从技法、历史、文化等方面品读作品。另外,根据每幅作品的情况,书中还设有“名画传奇”和“画外之音”等栏目:“名画传奇”介绍作品的传承和流传过程中的奇闻轶事;“画外之音”介绍作品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反映的历史事件等由作品延伸出来的内容。以便更全面、多角度的使读者感受全方位的阅读乐趣。
1956年,我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画系(1959年改名国画系)。那年代一切模仿苏联,国画系也推行“契斯卡柯夫教学法”,极力推崇素描,口号乃是“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甚至有一个传闻:说齐白石曾表示,假如自己年轻,也要学画素描。对此,我表示怀疑。心想中国古代那么多大家,哪个画过素描?他们的造型基础是什么?近代大师任伯年,当代*的大师齐白石、黄宾虹根本没画过素描,那么他们的造型基础又是什么?李可染先生说:“中国画是白纸对青天。”那白纸对的当然不是石膏像和模特,而是如古人画竹那样,成竹在胸!是写(也可以说是泻)出来的。 当时我有机会看到当代大家作画过程,画人物的有刘凌沧、傅抱石、徐燕荪,他们都是白纸对青天,一挥而就。蒋兆和先生画人物就不像素描写生大卫头像那样,先从外轮廓开始逐渐深入,而
戴敦邦,自号民间艺人,江苏镇江丹徒石马乡人。无学历。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直至退休。因长期画连环画。一度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又担任过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但为合适的头衔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无扛鼎力作,多数作品为依附于中国古典文名著和古典诗词的插图,如《红楼梦》、《水浒传》、《西厢记》等。 戴敦邦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人物画大师,他为《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精心绘制的画稿,人物造型独特,神采飞扬,蕴含着感人至深的艺术神韵。本书所收70幅红楼人物彩墨图,是戴先生从所绘各种《红楼梦》人物画中精选而来。为了与原画相映成趣,还增配了人物小传和相关题咏以飧读者。在装帧设计上则采用能体现中国画画意的线装宣纸精印形式。
在我国的传统工笔画艺术中,人物画是重要题材之一,也是难表现的。 本书收录了作者*创作的一批工笔人物画作品,表现民国时的服饰居多,主色调以红色为*,作品很具时代特色,技法又很传统,生动地刻画了美丽女子的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
《中国历代名画技法精讲系列·故宫画谱·人物卷:罗汉》旨在以故宫博物院古代绘画藏品资源及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优秀古代绘画作品为基础,借鉴古代传统画谱的教习方法,组织国内知名美术院校或研究机构的中青年教师对这些古代杰作进行深度解读、画法示范,力图回溯中国画的教学传统,探寻中国画技法的本源,展现国画技法的传承体系。
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以画为案例作示范与讲解,能让抽象的理论一目了然。本书本着这样的精神,借助百画百题,以一题一画、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开,力图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地将中国画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与作画方法介绍给读者。本书分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中国画的基本章法、中国画的色法与墨法、中国画的学习方法、中国画的艺术处理、中国画作品欣赏等六章,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中国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在创作中快速入门。
如是戒品,我今誓愿受持、修学,尽未来际,不复舍离。以此功德,愿我及众生,无始已来所作众罪,尽得消灭。若一切众生所有定业,当受报者,我皆代受。遍微尘国,历诸恶道,经微尘劫,备尝众苦,欢喜忍受,终无厌悔;令彼众生先成佛道。我所发愿,真实不虚,伏惟三宝证知者。演音自撰发愿句三种,行住坐卧,常常忆念,我所修持一切功德,悉以回施法界众生;众生所造无量恶业,愿我一身代受众苦。
《中国人物画通鉴6:走马勘箭》为第五册,集中介绍辽、金、西夏人物画的概状及与周边绘画的相互关系。它以史论交互、点面结合、图文应对的叙述方式,尽可能丰富系统并且深入浅出地呈现中国人物画史全貌。
徐恒瑜先生是四川邛崃人。从七十年代起创作的作品参加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等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 国家奥委会博物馆收藏。九十年代以来曾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香港艺术馆及海内外个人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 本书是其的线描人物画集,收录了上世纪80年代画者的部分连环画选页以及近年来部分写生画稿与创作画稿。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之一,更是我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结构奇伟,内容丰富,艺术精绝,她以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这个时期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她通过(贾、史、王、薛)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生活视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她蕴藏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内容,是中国封建末世的一部百科全书。 本书以《红楼梦》为蓝本,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主,用一页一画的形式展现《红楼梦》的精华。
“名画再现 ” 丛书共 13 册,分别按时代和中国画的表现内容进行分类成册。每册图书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展示了中国历代不同时期山水画家、花鸟画家、人物画家的经典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可鉴可赏,可学可藏的大众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