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中国画基础教程——写意山水云树》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中的一本,收集了大量作品的范本,卷首以简明的文字概括了绘画的基本工具,在山、水、云、树的具体画法上,从结构到用笔、用墨、用色等技法问题结合附图都详尽地做了讲解。 《中国画基础教程——写意山水云树》图例丰富,讲解细致,步骤清晰,对于正准备参加美术考试的读者和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临摹范本。
吕连甫、熊艳君、吕通、吕博编写的《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用于少儿学习中国画以及初学中国画的人群。《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按初学者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其中有少儿容易掌握的简笔方法与动漫风格结合的方法介绍,有规范简洁的传统写实方法介绍,有培养孩子精心细致能力的工写结合方法介绍,有书画题字与用印知识介绍,又有中国画 作品欣赏与创作方法的引导,等等。 《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绘画内容与表现手法多样,寓教于情,寓教于趣,重在便于初学者掌握。 《少儿国画启蒙(山水篇)》以介绍中国画写意技术为主。
梅清为清代的著名国画家,该书选用了近五十幅梅清绘制的黄山册页精品力作。作品展示出黄山的山水树林、云雾等反映出梅清在创作黄山册页时的个人思想,反映出了梅清深厚的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广大的国画爱好者起到借鉴作用。
齐白石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经典画库系列选用了齐白石大师的国画山水精品画作近五十幅。展示齐白石的山水精品力作的同时,反映了齐白石在创作山水画方面所独具的个人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对应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起到重大借鉴作用。
凡笔墨不能表达者,必另选工具,另觅材料,另创技法,另僻蹊径,是谓“是皆智得之也”,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本书介绍了吹气拓印法、硬塑板拓石壁法、揉皱擦扫法以及硬塑板反画拓印法。这些新技法在作画实践中应运而生,经不断探索而逐渐形成。使用新工具、新材料,让山水画呈现出不同于以前的新风貌。 希望有志于中国山水画特效技法创新的当代画家,共同研究,互相鼓励。既然西方绘画能够开辟出那样多的道路,产生了如此多的形式,中国水墨画为何不可以发展出无数条的道路,无数种风格来呢?只要画家肯去耕耘,必能开辟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创新自己的技法,创造自己的风格,一个灿烂光辉的中国特效山水画未来,将指日可待。
本书采用数据统计、实证分析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定量分析作为定性分析的辅佐,紧扣题山水画诗文本,并结合特定的社会环境考察有宋一代题山水画诗,从文化背景、创作机缘、题材类型、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对前代题画诗的传承与新变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大体展示出了宋代题山水画诗的历史存在状态。本书认为,宋代是题山水画诗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说其成熟,不仅在于其在题画诗和绘画史上实现了诗书画结合的艺术体式,还在于其以思想内蕴的丰富和艺术表现的高度成熟,为后代题画诗树立了艺术的典范。
墨点美术编著的《山水精选(下)/历代经典名画高清本》按题材、年代进行分类,精选从宋元时期到近现代经典名画,对部分部分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法解析和画面解读。本书既笼统的收录了中国历代经典名画,又对部分经典作品进行了解析和评述,为中国画初学者学习名作提供参考。本书收录了《步溪图》《事茗图》《关山行旅图》等名画。
唐译编著的《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内容简介: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久远,独具魅力,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现今传世的山水画作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诗情面意般的巧笔为后人留下了宏伟的历史画卷。《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历史及各时期名家的流派、风格、及绘画手法等,并收录了数百幅最有欣赏价值的传世名画,通过系统的介绍与评价,带您轻松走进中国绘画艺术的殿堂。
中国画坛无人不晓《芥子园画传》,但多见黑白版本,安徽美术出版社隆重推出彩色版《芥子园画传》以飨读者。此套《芥子园画传》是康熙刻本,印制精美,色彩温润雅致,最为重要的技法图片也十分清晰。怀旧、质朴、厚重、润泽,是这套书优美的特点。这套丛书初学者可将它作为登入艺术殿堂的宝典使用,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皆得惠于此画传,可谓是国画启蒙之良师;鉴赏者又可将它作为古董把玩,从淳厚的老宋体文字中,从天趣盎然的山水花鸟中领略古代画家们的闲情逸致。
中国的山水画家历来把山、石做为主体物鋗进行观察和描绘。地球的主体由岩石组成,祼露在地表的部分就是山岳。由于地质结构不同,又由于大自然的作用,山石呈现出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一千多年来,山水画家面对真山,师法自然,在广阔天地间观察、思索、实践,创造了表现不同石理、石纹的独特手法——皴法。历代画家有众多的皴法流传下来,供后人学习。本书择要予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各种形态的山石及其表现方法,让读者对中国山水画有个大致的了解。 学习山、石画法,我们一方面要临摹前人范本,汲取传统精华,另一方面要到生活中写生,感受在自然的蒙养,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学画山石用纸,以生宣为好。它对画者的笔法及墨色、水分都有很好的表达。画笔选用兼或狼毫,中号、小号各备若干支。它们有一定弹性,勾皴自如;另
在林曦明的山水世界中,看不到激浪掀天,奔流动地;也不见群山万壑,水复山重;有的只是山之隈水之湄的明净和悦;只是十分平凡又颇为生动诱人的一片江南。要静而和谐,明快而清新,单纯而丰满,爽洁而朴厚,饱含真情并充满生机,不乏传统而尤富现代感。
赵婉如的山水写生大多取材于泰山和沂蒙山脉,其山水特征是朴拙、雄浑、粗放和简旷。画家选择的是水墨写意表现方法,偏爱宿墨的运用,以追求笔墨的浑厚华滋。其实她的着眼点实际上还在于她的感受和印象所依据的自然对象的特征上,或者是山峦的气势,或者是农舍的错落,或者是林木的劲拔,或者是秋景的萧疏,她的精力投在“写”字上,以提高笔墨的内涵和形质。 赵婉如,号伊水生链,又名水生链居士、伊水生链居斋主。1969年2月出生,曾先后毕业于泰山学院美术系,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2004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从事龙瑞、陈绶祥先生,主攻中国山水画。现为泰山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山水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省重点科研课题《泰山写生与山水画图式的继承与发展》的项目负责人。 从教以来勤
我国的仕女起源很古,而技巧成熟、格式完整的仕女画的出现;唐代,是我国绘画史上的升华时代;宋代的仕女画,因受院体画“遵循传统,恪守法格”创作风气的影响而倾向于写实风格。人物造型真实生动,色彩庄重,缜密和谐;明代仕女画沿袭宋代的规范发展下来,的画家当推唐寅和仇英;清代末期,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颓败,国力衰微,文化展出术陷入自流状况。 这本《传统仕女画技法》,是黄懋忱君(黄均字懋忱)近年来从事于创作和教学的经验总结,内容丰富,技法全面,通俗易懂,便于学习。黄君精通画法,又重理论,不仅是画论的阐述者,而且是绘画创作的实践者。这本书,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黄均是以人物和仕女画而闻名的。他最擅长的还是他的大青《仙山楼阁》。他在20多岁的时候曾用半年多的时间,画过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曾刚的树木画。他的画主要表现在对家乡山水的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乡情的眷恋。一角山石,一叶扁舟,无不蕴含其浓浓的情思。他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审美追求一并融入他的彩墨世界,于空谷幽泉中令观者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清新和远离尘嚣的宁静。冥冥之中,仿佛天籁。曾刚早年学习素描,有很强的造型能力。 曾刚作画,首重气势,次在得法、得意,其画不论小品巨制,皆浑厚华滋,气势逼人,于雄厚之中蕴藉意韵。观之若壮士拔山、若侠客仗剑,风樯阵马,荡气回肠处足以令人扼腕,岂不亦快也乐哉乎?近来曾刚尝试以西画的肌理效果植入中国画中,其作品更见质感,其势亦愈见恢宏。暂且不论曾刚此举的成功与否,这种探索性、创造性的思维就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当然,并不是说曾刚的画就达到很高的审美境界。对一个青年画
顾坤伯(一九零五——一九七零)江苏无锡人,曾名乙,字景峰,号二泉居士,中学时代,即投江南老画师吴观岱先生门下学画,后入苏州工专土木科学习建筑,又得该校国画老教师陈迦会先生的指点。一九二五年自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执教,两年后受聘于新华艺专,同时创办奇峰函授学校。一九五九年执教于浙江美术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新山水画教学的主要奠基者。 顾先生为人坦诚淳朴、淡泊平易,艺术造诣很高而又无名家习气,深受学生爱戴。顾先生这时期的水墨山水,真可谓信手捡来辄成妙品、清气满纸、入乎理又有出乎理。,其作品时而欲横,时而欲竖,数点成林,数拂成山,作法自在,新意自出,于老辣中天真秀发,于平淡处逸气横生。
北派山水画家很重视章法构图,有著名的技法画论传世,如《水墨为上山水诀》、《先立宾主山水诀》及《意在笔先山水赋》等,旧说纷乱,其实他们与韩拙《山水纯全集》俱为一家眷属,本书着力将这种纷乱进行全面的清理。画诀的意义在于传达格法自身的艺术美感。在绘画上,美学思想决定着绘画品级的高下,而章法布置如同笔墨一样,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独立性,一方面借以传达北派画家的襟怀和心灵,另一方面也烘托出壮伟崇高的阳刚之美。 本书重点探讨的是北派山水画论在绘画学史上的重大价值,以及他们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理论和绘画可以互相发生,从画史出发可以探寻画论内在的消息,从画论出发也可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本书最后一章《从真境到诗意》,综合了宋人山水的基本理论,将“真境”理论,作为贯通北派山水体系的主脉,结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萨本介先生的大力支持,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书中的图话部分由他拟就。用图话的方式来评画解画是一种尝试,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多方位的引导,启发读者进入画境。此外,我们还集录了白石老人的原诗以增加对画家本人的全面了解。愿广大读者能够喜欢。
施云翔是近年来在中国画坛初露头角的山水画家,也是深具潜力的一代新秀。成就和造诣把他推上了艺术院校的讲坛。他在创作上以现实主义精神为基础,融入浪漫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山水,气势恢宏,雄秀壮阔,烟波浩渺,光影迷离气象万千,浸透着四川名山大川的秀美神韵和大自然的奇幻灵动。《当代中国画名家技法讲座:施云翔山水画选》为施云翔同志的山水画集,供大家赏析学习。
“十年磨一剑”。陈亮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大师的作品朝夕揣摹,时时领悟,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他功力浓厚,技法全面,所作山水十分耐人寻味,他笔下的山水画似乎不是表现某个特定的地域,而是在诠释山水画共有的特性本质。 读陈亮的画,最初的印象是生机勃勃、明快靓现,继后你会感到雄强的气势中,一切是那样婀娜妩媚。当你步入画的深处,你能体验到作者的思绪,听到他的脉搏,在层层晕染,渐渐推进的演绎中领略到作品的诗意美。那是阳刚之气和阴柔之韵的和谐统一,是飘逸秀美和虚淡恬静的艺术境界,这境界包涵着“禅”意,是作者心中的“净土”。 陈亮的画主次分明,虚实相间,层次丰富,他善于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完善其构想。处理画面或由近及远,层层
本书是《中国画——山水技法教程》,着重为你讲解中国画中的树、石、水、云等基本画法,让你了解和熟练地掌握山水画独特的造型、结构语言及山水画的基本笔墨技巧等。范本具有“易、简、精”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的系统性,能使初学者看得清、读得懂,初学者可在不长的时间里初步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画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