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简忠威水彩艺术》是水彩大家、艺术教育家简忠威先生继《意境》之后、时隔5年的新作,同时也是“境”系列的收官之作。 从“形趣之境”到“意境”再到“心境”,简忠威先生用十年的水彩心路, 读者走进水彩艺术的绚丽殿堂。这里面,有水彩的特质分析,有绘画的基础原则,有媒材的选择发挥,有技巧的阐释讲解。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欣赏到高水平的绘画杰作,还可以读到一位水彩名家的自我挑战与革新。 简忠威先生的水彩在 画坛引发热烈反响,其特点之一就是画中所蕴含的东方神韵,这一点源自他对中国绘画的理解和西方水彩的研究。留白、飞白等中国绘画 的理念、技巧,在简忠威的画笔下熠熠生辉。《心境》一书选录的作品中,包含简忠威先生将自己绘画体验熔铸到太行山色中的 创作,这些作品从画面构思、处理、用色到定名,无
本书原作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神烦鸟底迪酱”,收录了与日常相关以及鸟类互动等内容的插画作品和搞笑小漫画,目前该话题在微博上有3000万以上的阅读量,受众较为广泛。底迪酱是作者饲养的一只充满人性的鹦鹉,作者将和底迪酱相遇相识后发生的各种有趣故事以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画风清新可爱。作者以擅长动态描绘的笔触作画,在创作插画漫画的同时也科普了鹦鹉生活习性。
本书是美国水彩名家Cathy Johnson的有爱之作,艺术家的纯手绘教程。亲切的语言及清新可爱的画风,令读者有身临写生课堂之感。 本书教授的是水彩写生技法。很多绘画初学者在户外写生时常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如何观察事物,如何快速完成一幅水彩写生作品,写生和室内作画有什么区别……通过这本书,读者将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学习水彩写生的知识和技法,激发对绘画的兴趣。 本书适合水彩画爱好者阅读,尤其适合写生爱好者作为参考。
刘凤兰教授任教于清华建筑学院,是全国著名水彩画家,具有丰富的水彩画教授经验。 本书为她的水彩画集,主要收录了“京城春雪”、“白塔话语”、“东厢夕照”、“胜因冬雪”、“秋杨”、“夕照”、“小岛秋色”、“雪中舞曲”等作品。 《刘凤兰水彩画集》面对所有热爱水彩风景画的读者,包括学习绘画的学生,从事建筑、城市规划、园林景观事业的工作者、教师及艺术界同行。
《水彩小时光—从0开始的文艺范儿水彩手绘》是一本水彩画技法图书,讲解色调艳丽明快、清新唯美的水彩插画的绘制技巧和表现要点。与色铅笔相比,水彩色调清新,韵味更足,绘制起来更简单,深受喜欢小资情调的文艺女青年喜爱。绘制水彩插画的好处在于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作品,而且也不占用太大的空间。透明水彩颜料所特有的柔美质感,能使画者和观者都感到心旷神怡。本书共分两个部分;部分为表现篇,先后介绍了制作色彩样本、感受阳光并加以描绘、用美妙的色调来描绘、描绘出美味的感觉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技法篇,内容为摆放被画物体、使用遮盖液、用钢笔描绘、画出绘本的风格,收录了图案集等附录内容,供读者学习使用。
黄有维1965年生湖南省岳阳市人,1989年毕业于湖南省郴州师专,1990-1992年作品多次参加湖南省美展并获奖,1995年中国青年水彩画展,1996年中国首届水彩艺术大展,8月96中国艺术博览会,10月水彩个人展香港,1997年97迎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8月97中国艺术博览会获奖,1998年水彩个人展北京皇史成,1999年个人水彩展香港,上海艺术博览会,2000年《胡同的魅力》北京皇成,2001年《江南水乡水彩意韵》北京,2002年《胡同我的家》北京云峰画苑,《水乡之韵律》马来西亚,2003年《写实派的新演绎》北京,《难忘情怀》北京,2004年黄有维水彩新作展北京云峰画苑,2005年3月《相约北京》北京,7月《大自然之美》香港,2006年创办个人官方网站,2007年水彩艺术展北京观音堂,盛世风华艺术展北京香港上海,新人新作展中国美协。
重彩画是指画布使用了矿物质颜色、金属颜色的中国绘画。它包括岩画、壁画、帛画、工笔画、唐卡等多种绘画样式。1998年,作者受邀去北京和几位同道一起研究重彩画,并对现代重彩画中的矿物质颜色和金属颜色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技巧进行了讲授。此后不久,在中国画坛逐渐形成了一股倍受重视的现代重彩画新兴力量。近几年,由于传统颜料的拓展,新的绘画媒材的研究与开发,新技法的探索,这种多角度、多层面、多种艺术取向的交融互渗,给现代重彩画带来了新的风貌。很多的重彩画作品形象生动、手法新颖、技巧多样、色彩艳丽,表现了我们这个时代朝气蓬勃的新风貌。这无疑是重彩画在形式上材料上的一个突破,也是符合时代要求,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交流和生活状态的。
《水彩经典:世界水彩600年》回眸600年来世界水彩的发展,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水彩艺术由理性、自觉、意向直至追求精神和谐的发展足迹。更为重要的是,水彩艺术的发展,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水彩艺术由理性、自觉、意向直至追求精神和谐的发展思潮的所有思考与任务。对于艺术创作的理想,每一个艺术家的天性中都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600年的水彩发展当然也是600年的艺术发展,它唤起了我们内心的审美反应和审美愉悦。水彩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中的综合价值比任何出自媒介和画种单纯谈论水彩的意义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