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八零-熬路水彩角落》 本书是继作者《角落》后的第二本水彩画集,熬路用画笔更深入地记录了自己成长的八十年代精神环境,强调了其自身目前仍在经历的后八零年代画面。 本书分为两部分: 部分:印象角落。作者带着本子和画笔随时记录三年来身边不经意的画面,并配有扫码视频。 第二部分:架上角落。作者将三年来的水彩作品归纳收集,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对作品做文字解析: 1.创作手记 用小手稿记录下创作时有关画面的秩序、造型、色彩等可以聊的一切。 2.定格的摇滚 童年所经历的八十年代有许多画面已定格在脑筋里,是摇滚的。 3.后八零 八零后的后八十年代,写实的画面和写实的故事。
《大师经典水彩》分为静物动物、风景、建筑、人物4册,每册编入了10位左右大师的经典水彩作品100余幅。这些大师均是耸立在世界水彩艺术 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经典水彩作品,闪烁着璀璨耀眼的光辉,是 水彩画爱好者前行的灯塔和标杆。 本册为“人物”分册,收录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欧仁·德拉克罗瓦等大师的作品。 作为水彩人,拥有本书,徜徉艺海,汲取精华,必将受益终生。
·为什么鱼是理想的绘画对象?·为什么不要用沾过其他颜色的画笔蘸取黄色?·怎样判断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是否会和谐?·怎么挽救被水弄皱的画纸?学水彩时,你冒出过不少这种五花八门的问题,但它们都太具体,在传统技法教程中常常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但这本书可不是传统技法教程。没有循规蹈矩的技法教学,只有实用有趣的水彩小贴士;没有不可违背的“定律”、“八大法则”,只有诚意满满的经验交流;没有让你十天速成的保证,只保证你看完后更爱水彩、更清楚如何驾驭水彩。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所有的插画都出自作者菲利大叔之手,一共收录超过100幅风格独特的水彩速写作品。翻开书,就好像菲利大叔一边亲切地向你展示他的速写本,一边和你絮絮叨叨地介绍他的绘画心得这样的交流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体验。
汉英对照版《上海名物》,属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策划的 大美中国 丛书的分册之一,通过100幅手绘作品和100篇优美短文,将上海古老的特色文化地标与年轻人的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描绘了中国年轻人在上海的100种 流行 的生活方式。 1989 年出生的青年画家, 1 辆自行车, 1 块画板, 6 管针管笔墨水, 203 杯深夜提神的咖啡, 400 张草稿细节图, 从名胜古迹到市井街头, 上海的风情名物如此别样。 画布上的 100 处风物, 是画布外的 100 种 上海人小辰光 , 看书、品茶、啜咖啡、享美食、 逛街、观展、发呆、约朋友 A young painter, who was born in 1989, rode a bicycle to travel around Shanghai. With a sketchpad and six tubes of pigment ink and after drinking 203 cups of coffee on many sleepless nights, he drew 400 detailed sketches depicting a number of unique tourist spots across th
作为一个杰出的艺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1819—1900)自己也进行艺术创作。罗斯金从艺术的功用目的出发,将诗歌、绘画、建筑、雕刻视为本质相通的艺术,他对“细节”的关注使他可以像面对文字一样面对视觉艺术的形式构成要素,在肯定“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罗斯金发现了视觉艺术形式要素的语言特征,又由于罗斯金对视觉艺术浪漫主义特征的强调,他开始关注视觉艺术形式要素自身的“表现”功能,意识到了视觉艺术形式“语言”的独立价值。本书主要介绍了自西方油画发展起时,线条、光线与色彩这三种油画中元素的发展过程,通过具体的论述及对具体画作的描述,从绘画的三种基本元素反映出西方油画的发展史。
此次印象派版画中国巡展汇集了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中叶为止,印象派辉煌发展时期及西方现代艺术萌芽时期的杰出版画作品100多件。展览不仅囊括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所有与印象派有关的大师的名字:柯罗、德拉克洛瓦、米勒、毕沙罗、马奈、德加、塞尚、西斯莱、雷东、雷诺阿、高更、梵高、西涅克、劳特累克、郁特里罗……我们还可以看到印象派版画在整个美术具影响力的作品如:米勒《收工》、马奈《伯热尔大街丛林酒吧》、《赛马》、《波德莱尔肖像》、德加《穿鞋的芭蕾舞女》、布拉克蒙《雪中的狼》、雷诺阿《别针别起来的帽子》、高更《诺阿、诺阿》、梵高《加歇医生像》、劳特累克《马术》……本次展览,不仅可以让中国观众享受一次视觉盛宴,了解西方艺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流派——印象派的代表性作品,而且具有更深层的文化意义。版画艺
这是一本水彩植物插画绘制教程。本书以《诗经》中提及的植物为主题,以水彩为媒介,详细讲解了19种植物的绘制技法。每个案例中除了植物的基本介绍,还涉及参考用色、主要配色方法,以及详细的绘制步骤解析。案例中
本书从水彩风景、人物和创作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主要内容包括工具、作画步骤、技法细解、范画举例等,教授有一定水彩基础的绘画者创作风景和人物,从专业的角度拔高初学者们的水彩绘画水平。书中配有二维码视频教学,
《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王维新水彩》主要内容包括:攻城兵法组画之一、背水一战兵法组画之二、伏击兵法组画之四、四面出击兵法组画之三、夜袭兵法组画之五、女人体、泊、潮讯之后、清晨、傍晚、海风、瓯江畔、渔岛、渔村、晒鱼、船厂码头、江流等。
随共和国同行,与新时代共鸣,具有60年历史的全国美展是我国连续举办时间长的文化活动之一,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展示的近五年来中国美术创作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广大美术工作者遵循“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懈探索追求的可贵精神和艺术创造的才智豪情,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努力建构具有中华文化风范和时代创新精神的当代中国美术的自觉追求和坚定信念。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是广大美术家在新时期为中国美术史册续写的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并以此敬献给新中国60周年华诞!
色彩写生,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于我国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作者面对活生生的自然景物进行光色变化的科学分析,并直接运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冷暖对比、纯度变化及色相转换来体现特定光线环境下的情境感受。由于这种写生的方法超脱于传统方法对于物体“本色”的局限而转向对于不同时空总体色彩关系的把握,进而使色彩的表现力在绘画的状物抒情方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光与色的无穷变幻,为绘画的艺术表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限度发挥色彩表现的魅力,也是现代色彩画家们如痴如醉、孜孜以求的艺术追求。这也是本书所要重点研究的课程。
汉英对照版《成都名物》,属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策划的“大美中国”丛书的分册之一,通过106幅手绘作品和106篇优美短文,将成都古老的特色文化地标与年轻人的现代生活 融合,描绘了中国年轻人在成都的106种“ ”的生活方式。 成都,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城?这里,把自然的表达赋予蜿蜒的锦江。也不介意,让生活的底色,成就每一条街巷。这里爱市井人间,也爱无尽诗意。“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这是李白笔下的成都,把每一种生活的安逸,都放在热爱的轮廓里。 这就是成都。 成都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无论是美食、历史还是文化,这里都有无限的魅力等待着你的发现。 之后,“大美中国”也将陆续推出《广州名物》《杭州名物》《南京名物》《西安名物》等七个城市的“名物”系列。“美”,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东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