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为“高的艺术”。书法是文字艺术。文字是文明的标志,文字艺术是文明的奇葩。汉字始,书法始。中华民族个用线条表示汉字意思的人,就是中国书法史上位书法家。 书法是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艺术,运动的艺术。我们透过书法的线条表象,窥探种种不同的生命运动和心灵轨迹。书法史,实际上就是运动史、生命史,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本书论述了自上古至清末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发展,并以其特有轨迹进行历史分期:混沌萌生(史前至夏);浑然入序(商至西汉);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崇规隆法(隋唐五代);尚意宣情(宋至明中);抒性扬理(明中至清)。全书书法流派传承线索清晰,书法理论阐释与艺术鉴赏并重,作者的个人见解则穿插于广征博引和美学追问之中。 《中国古代书法史》是一部中国人
《书法有法(彩色纪念版)》是畅销二十余年的当代书论经典佳作《书法有法》的纪念版新书。本书首版于2001年,自2010年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修订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截至今年3月,平装版第22次印刷,精装版5次印刷,加上此前几版及多个语种的海外版本,累计重印三十余次,印数逾二十万册,在书法理论类图书中创下了较高的销售纪录。此次推出的《书法有法(典藏版)》是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自《书法有法》首版以来20年后的典藏纪念版。 《书法有法》是孙晓云女士结合自己数十载书写经验对书法笔法的思考沉潜之作。书稿一大特点是文本叙述通俗易读,揭开传统书论晦涩术语之面纱,通过引人入胜的问题设置,以深入浅出的随笔体探讨了执笔法等书法相关的若干重要问题。另一特点是图文并茂,所配图片伴随作者思绪证史说 法 。书法爱好者可从中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三千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王冬龄(冬令、悟斋、眠鸥楼、大散草堂)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兰亭书法社社长。 1981 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书法研究生班毕业,文学硕士,留校任教。1989 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讲授中国书法四年,为该校及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客座教授。1994 年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 在国内外举办个展三十余次。应邀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瑞典马尔默美术馆、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葡萄牙东方美术馆、土耳其现代美术馆、中国香港艺术馆,以及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公开演示巨幅大字草书创作。 主持策划“’94 现代书法探索展”、“’95 首届国际现代书法双年展”、“书·非书:开放的书法时空——2005
《褚遂良书法全集》作者褚遂良五九六-六五九,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褚亮,字希明,陈秘书监褚玢之子。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群书,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于名贤之中,善谈论。弱冠入仕,至尚书殿中侍郎。入隋,与虞世南并以文学受知于晋王杨广,召为东宫学士。隋炀帝大业七年任太常博士,与欧阳询共掌礼仪。大业九年,杨玄感反于东都洛阳,后被平定。褚亮受到牵连,左迁西海郡司户。大业十三年,薛举据金城郡(今甘肃天水)起事,号西秦霸王,割据陇右,拜褚亮为黄门侍郎,委以机务。褚遂良亦被署为通事舍人。薛举病死,其子薛仁杲为唐太宗所灭,褚亮父子受到太宗礼遇,褚遂良被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太宗于秦王府设文学馆,褚亮与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姚思廉、孔颖达、卢德铭、虞世南等同为秦王府学士
本书收录了从日本飞鸟时代的聖德太子(574-622),直至日本室町时代的尊圆亲王(1298-1356)之间的日本书法作品约数百种,在时间上约相当于中国南北朝末期至元朝末期,时间跨度在八百年左右。本书是全面向我国书法界展示日本书道的书法巨著,收录资料全、文字多,收入汉字乎字五千余个,单字数十万个,囊括了日本书道精华,是我国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欣赏书法,尤其是日本书法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将对书法研究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中国书法全集:甲骨文1(精)》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余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二、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人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著、附录、补遗四编。断代卷编人作品,主要指宋和宋以前无书者署名之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陶瓦砖文、碑刻、墓志、刻石、摩崖、造像、写经等。此类作品分类后断代编出。。书家卷分三类:甲类卷为单人成卷者;乙类卷为二至四人成卷者;丙类卷为某一断代中多人和众人合卷者。 《中国书法全集:甲骨文1(精)》各卷目次除序言、总目录外,按两类立卷体例分列。断代卷为:原色器物或拓本图选页,概论和专论、作口叩图版、图版考释、年表、器物与作品出土分布示意图、主要引用参考书目和文献、图版目录。书家卷为:书家画像《甲类卷》、原色法帖或原色作品选页、书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