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冰三坟记》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
《苏轼尺牍名品》是《中国碑帖名品》丛书之一,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精选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的著名尺牍作品影印出版,包括《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东武帖》、《邂逅帖》、《次辩才韵诗帖》、《跋吏部陈公诗帖》、《归安丘园帖》、《致季常尺牍》、《北游帖》、《获见帖》、《覆盆子帖》、《渡海帖》、《令子帖》、《久留帖》、《李白仙诗帖》、《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题王说诗帖》等。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优选法帖。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
《中国碑帖名品》是针对当代读者学习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丛帖。丛帖在总结该社不同时段字帖出版的资源和经验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观照整个书法史的艺术进程,汇聚历代尤其是今人对不同书体不同书家作品(包括新出土书迹)的深入研究,以书体递变为纵轴,以书家风格为横线,遴选了书法历史记录优秀的书法作品汇编成一百册,再现了中国书法史的辉煌。 为了更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本套丛帖在文字疏解、艺术赏评诸方面做了全新的尝试,使文字记载、释义的属性与书法艺术造型、审美的作用相辅相成,进一步拓展字帖的功能。同时,该丛帖精选底本,并充分利用现代高度发展的印刷技术,精心校核,原色印刷,几同真迹,这必将有益于临习者更准确地体会与欣赏,以获得学习的门径。
《书法原理讲稿》是以书法原理研究为主旨,通过对书法本体语言的笔法原理、字法原理、章法原理和墨法原理的研究,结合作者倡导的“书法本体语言一体化教学法”和“书法临创一体化教学法”,试图推动对传统书法的认知方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现代转型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即其一,从实用书写,向艺用书写的转型。其二,从传统的写字教学,向现代书法美育教学的转型。其三,从书写笔画,向书写笔画与空间的转型。其四,从临摹碑帖,向用书法原理理论的指导性与经典碑帖的经典性双向验证的转型。总之,是促使我们传统的书法观念向现代书法观念转型,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维度和人古出新的能力。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宋亡後,居故鄉力學。元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遣逸于江南,被推荐至京城,受元世祖接见,颇受礼遇。历任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江浙等处儒翠提举、翰林侍读学士、集贤侍讲翠士、中奉大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等。晚年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谧文敏。传见《元史》卷一七二。为元一代书画大家,书法各体兼工,其行楷尤为著名,秀丽遒润,世称「赵体」,于后世影响极大。明王世贞评其书云:“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之无敌。” 为元一代书画大家,书法各体兼工。赵孟頫传世书法中,诸体皆工,尤以真、行影响最为深远。其真书与唐代欧阳询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又称《张猛龙清颂碑》等。立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碑额正书三行十二字,碑阳正文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后刻立碑官吏名十行,碑阴刻题名十一列。原石现藏山东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此碑文记述了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的家世生平及事迹贡献,碑阴为捐款者题名。此碑在宋代已有着录,到了清代经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褒扬推崇,名声大振,曾被后世学者誉为『魏碑第1』。 《中国碑帖名品:张猛龙碑》选用之本为上海图书馆所藏明末清初精拓本。经阮元、李国松旧藏,碑额系其他旧本补配,碑阴为朵云轩所藏陈伯衡旧藏本。整幅皆为朵云轩所藏,碑阳为明末清初所拓『冬温夏清』未损之本,难得之极。碑阴则是百年前旧拓。以上诸本均为首次原色全本影印。
《赵孟頫赤壁赋吴兴赋闲居赋/中国碑帖名品》为《中国碑帖名品》丛书之一。 《赤壁赋》,行书册页纸本,纵二七点二厘米,横一一点一厘米。款署大德五年,赵时年四十八岁,正值精力。其字点昼精到,结体周密,法度严谨,行笔劲健酣畅,为赵孟俯盛年书法代表作。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昊兴赋》,绢本墨迹,册装长卷,纵二五点八厘米,横二八二点九五厘米。赵孟俯书于元大德六年(一三〇二),文末有赵氏自跋三行,钤“赵氏子昂”朱文印。卷尾有刘重庆跋,后纸有李佐贤跋。另有清代“张应甲印”、“希逸氏”、“张洽之印”等鉴藏印。原藏故宫博物院,一九五五年经沙孟海先生联系商洽,归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 《间居赋》未署书写年月,但据卷后曹溶题跋谓:“用笔纯师李北海而运以姿秀,不诡遇江家法,定为晚年合作。”知此卷为赵孟俯晚年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刻。立于唐会昌元年(八四一)十二月。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碑石今在陕西西安碑林。此碑为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用笔遒劲又别出新意,乃其楷书中之上乘佳作。本次选用之本为上海图书馆所藏宋代精拓本,徐渭仁旧藏。碑额系其他旧本补配。整幅为朵云轩所藏,百年前旧拓。
赵孟頫,字子昂,书法家、画家、诗人,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优选。书法上,赵孟頫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传世书法作品近百种,今本书特将《陋室铭》和《趵突泉诗》这两件赵氏行书墨迹以不改变行气的形式放大推出,以飨读者。《陋室铭》,赵孟頫早年作品,功力深厚,用笔精到。通篇法度森严,字势开张;结体平整端庄,用笔方圆兼备;笔法古朴稳重,字体丰肥遒劲。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几分灵动。《趵突泉诗》,书于盛年,赵孟頫存世墨迹中的罕见大字,单字高约五厘米。通篇结字方阔开朗,体势略倾而不欹侧,笔画微伸展而不恣意,墨色饱满酣畅,整个作品含蓄、温润、
《米芾离骚经:卷1、卷2》由耘俗斋编著
《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编著者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碑帖名品》是针对当代读者学习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丛帖。丛帖在总结该社不同时段字帖出版的资源和经验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观照整个书法史的艺术进程,汇聚历代尤其是今人对不同书体不同书家作品(包括新出土书迹)的深入研究,以书体递变为纵轴,以书家风格为横线,遴选了书法历史记录优秀的书法作品汇编成一百册,再现了中国书法史的辉煌。 为了更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本套丛帖在文字疏解、艺术赏评诸方面做了全新的尝试,使文字记载、释义的属性与书法艺术造型、审美的作用相辅相成,进一步拓展字帖的功能。同时,该丛帖精选底本,并充分利用现代高度发展的印刷技术,精心校核,原色印刷,几同真迹,这必将有益于临习者更准确地体会与欣赏,以获得学习的门径。
《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亦称《正定府龙兴寺碑》。原石今在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内,隋开皇六年(五八六)立。楷书,碑阳正文三十行,行五十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通高三百二十四厘米,宽九十厘米,厚二十九厘米。碑文记述了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倦奉命劝奖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情况。无撰书人姓名。欧阳修《集古录》认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张公礼。书法遒劲挺拔,宽博秀丽,上接六朝余绪,下开初唐先声。堪称隋碑第一。 本次选用之本为黄易旧藏明末清初本,民国二十五年由文明书局影印出版,题为《宋拓龙藏寺碑》。此影印本出版至今,曾为国内及日本多家出版社翻印。此册之碑额、碑阴与碑阳俱为明末清初时所拓,然民国时未全部影印,故鲜为人知,今一并出版。惜此本碑阴之额及碑侧文字失拓,今以伏庐旧藏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字觉斯,号痴庵等,河南孟津邑双槐里人。以善书闻名,主宗二王,涉猎百家,为明末清初书坛代表人物。《临淳化阁帖(张芝、崔子玉、皇象)》,草书,绢本,内容为临摹《淳化阁帖》中的张芝五帖(《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二月八日帖》《八月九日帖》)、崔瑗一帖(《贤女帖》)、皇象一帖(《文武帖》)。今藏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王屋山图诗卷》,草书,纸本,卷前有王铎画《王屋山居图》,后録自作诗九首,为其晚年草书佳作。今藏天津博物馆。
祝允明(一四六一—一五二七),字希哲,一名肇,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人称“祝京兆”。明代书家。一生仕宦不顺,擅诗文,好酒色六博,尤精书法,被誉为“有明第一”。《草书蚕衣卷》,纸本,草书,共五篇,为祝氏早年自作秘藏之文,内容为通达世事、勉励自省之语。此作通篇气息清古,用笔劲健而不失姿媚,结字奇崛而复归自然,俯仰开合,欹侧互生,得《书谱》之韵,为祝氏晚年佳作。今藏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集王羲之圣教序:卷1、卷2》由耘俗斋编著
本书从流传下来的赵孟頫行书碑帖中精心集字成宋词一百首,字体忠于原著,内容脍炙人口。本书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创作参考、临摹学习和欣赏研读之用,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搭建起从临摹到创作的便捷桥梁,实用性强。
《文徵明行书陶渊明饮酒诗》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
昊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近代书家。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晚以字行,别号缶庐、缶翁、苦铁、破荷、大聋、老缶等。浙江安吉人。清未曾官江苏安东知县,在任仅一月,后寓上海。马『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能诗文,长书法,攻《石鼓文》,朴茂雄健,自成一格;精篆刻,能融皖、浙诸家与秦汉印精华,蔚为一代宗师。着有《缶庐集》等。 《临石鼓文册》,现藏朵云轩。该帖为昊昌硕一生仅写全《石鼓文》两本中之一本,附有朱笔释文,实为难得。该帖原为钱经铭所藏,前有其题签,后有其题跋叙得此帖之经过。另有谭泽闿题首、题跋,昊曾善题跋,皆于此帖推崇备至。此帖为昊昌硕六十四岁临写,因要做楷式,故写得严谨认真,其字圆劲古朴,因静而文气生,异于昊氏平日应酬之作。如昊尝言“《猎碣》文字用笔宜恣肆而沉穆,宜圆劲而严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此稿是在靠前悲愤的情绪下写就,不顾笔墨之工拙,字随书家之情绪起伏而变幻,纯是精神和平时功力的自然流露。通篇用笔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行笔笔法圆转,笔锋内含,力透纸背,线条遒劲而和润;章法恣意灵动,浑然天成,给人以巨大的遐想空间。全文不到三百字,仅蘸墨七次,渴笔枯墨,燥而无润,干练流畅,挥洒自如。今编者以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底本为蓝本,以不切断行气的特殊呈现形式,将此真迹以大八开形式放大推出,以飨读者。
赵之谦(1829-1884),清代书家。字益甫,别字冷君,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盦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工诗文。究心六书,善碑帖考证。擅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致力于北魏碑,篆、隶取法邓石如而自出机杼。书法凝练雄强,迥异时俗。本册所选《篆书说文叙》册及条幅、对联、尺牍等,皆其代表作,可证其诸体皆工,各臻其妙。
吴让之(一七九九—一八七〇),初名廷扬,字熙载,更字让之,江苏仪征(今江苏省仪征市)人。晚清着名书法家、篆刻家。博通经史、舆地、金石等学,在晚清书坛颇受赞誉。《崔子玉座右铭》,篆书,纸本,四屏,内容为东汉崔瑗所作《座右铭》。用笔浑融清健,体势雅逸稳重。今私人藏。《谢东宫赉米启》,篆书,纸本,四屏,内容为南北朝时期庾肩吾为答谢太子萧纲赠米而作的骈文体谢函。今私人藏。《陆机演连珠》,篆书,纸本,十屏。内容为西晋陆机所作连珠体骈文,拙中寓巧,肃穆醇厚,为吴氏晚年大字佳作。今私人藏。
《兰亭序》,书圣王羲之天命之年的得意之作,记述了他与当朝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楔事也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书圣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道健飘逸。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无不倾心于兰亭而不能自拔。《兰亭序》真迹早已失传,传世之作均为临本。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虞世南临本,深受乾隆皇帝喜爱,有“兰亭八柱第一”之称。虞世南书法师承智永,与王羲之书法风格极为相近,可谓是直承魏晋风韵。此卷临本用笔浑厚,点画沉粹,气息淡雅;笔意温润,骨力遒媚,泯去了点画的锋芒和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