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的研究,在过去多围绕书法史展开,论述的重点亦多为书法的风格、品质、真伪等问题。本书却能抛开过去固有的研究的模式,而从书法的物质材料入手,如书写中所涉及的纸张、毛笔、书写环境等诸多因素,并以此与书家的个人风格相联系,对书法家个人风格的产生与演变均作出了恰当而令人信服的说明。本书为近年来书法史研究中的代表之作,其所涉及的议题包括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张瑞图等人,由书法物质性的角度对书法风格的重新认识,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主要讨论清代帖学、碑学的交替与金石学在广东的发展。作者对广东书坛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提出十八世纪在中国兴起碑学书风及金石学,与帖学支持者抗衡,表面上是书风剧变,实际却是上述一系列因素诱发的结果。第二部分是法帖版本学。对法帖版本的考述应属中国传统的学问,但近来随着书法逐渐退去其实用价值,对法帖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式微,在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对弗利尔美术馆所藏《淳化阁帖》以及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等法帖作了细致的考证和论述。
中国书法界泰斗沈鹏先生体系完整的书法讲演集。共收录讲稿十九篇,另有两篇附录。为使作者的语气、神情、课堂氛围跃然纸上,令人有亲聆师授之感,促膝长谈之情,编者尊重其语言特色,尽量保留了漫谈式的表述。 《书内书外:沈鹏书法十九讲》从 书学 的概念讲起,讲想象力,讲自我的发现和肯定,讲诗歌与书法,讲书法相对文字内容而独立存在,讲 美 与 丑 ,谈古今、论中西,词锋雄健,汪洋恣肆。
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年),字觉斯,双字觉之,号嵩樵、十樵、凝樵、雪山。明万历二十年生于河南孟津双槐里。十四岁开始读书,十六岁入庠,三十岁中举,明天启二年三十一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明崇祯十一年后历任翰林院检讨、经筵侍从官、福建考试官、翰林院侍讲、右春坊古谕德、右庶子、省詹事、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清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年)降清。清顺治三年,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清顺治六年,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皇帝实录副总裁,同年晋少保。顺治九年病逝故里,谥文安。 王铎书法艺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追求古典的书法精神,不断推陈出新。王铎在取法上,尊羲献、溯篆棣、取唐宋,各代书法精华无不纳入其师法之中。二是对中国书法技法的完善和风格创新的贡献。王铎的
现在市场上的书法技法类图书可谓铺天盖地。大凡选择一帖,以笔法、结构等分类分析,或名1 00解,或名30天速成等等,不一而足,其内容或曲解古人而为伪技法,或重细枝末节而过于繁琐不可操作。所以,此类图书之作用可谓能领初学者入书法之门,而其使人误入技法之歧途则罪莫大焉。 本丛书《书法技法讲坛>力避上述技法类图书的弊端,以期还原古代书法技法的本真。本丛书以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专业学生和教师为读者对象,取中端定位,在撰写和编辑过程中希望达到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宏观性、客观性、综合性、比较性。本丛书将写作的思路放在书法史的大环境中,每种书体选择书法史上不同时代不同书法家的有代表性的作品lo种,以它们为范例展开比较、分析和综合。立足宏观技法,避免细枝末节,以期通过图片直接客观地反映书法技法
当今书法高考培训教师及考生的专业水平逐年提升,各院校招生要求不断更新,考试竞争愈发激烈。对此,我社根据历年书法高考真题整理出34所院校(含各省统考)的35份考试模拟试题,出版《为艺术战:2019 2022书法高考优秀考生作品评析》一书。本书邀请2019至2022年各校书法招生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及优秀培训教师书写模拟试题,几乎每件作品皆附有对应的书写视频。读者可以通过扫作品旁边的二维码观看到书写作品的全过程,对考生的学习应有较大帮助。此外,本书另附 各校模拟试题 及 书法高考师生问答 章节,考生可针对模拟试题自我训练,了解在书法考试中常遇到的问题。本书比较全面的展现了当今书法高考的现状,为高考考生提供了指导方向,同时对研究当下书法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书为方建勋老师编写的书法课程教材,全书从行书的发展,演变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详细讲述了行书这一重要书法的历史,从而呈现了行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和意义。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