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旨在通过当代实力派书家的现身说法,帮助读者解决书法创作中的技法问题和观念问题。当代书法在技法方面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当代很多实力派书家都作了很多探索,也都有各自的 独门绝技 ,我们约请他们来分享自己数十年来探索而得的 绝技 ,以期有益于读者诸君。考虑到不是每一位有志于书法的年轻学书者都有机会当面向名家请教,我们选取了书法学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 讲坛 的形式将名家的私人课堂分享给大家,为读者讲解书法实践中技法及观念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语言生动活泼,并力求深入浅出,是针对中、高级书法读者的参考图书。 《篆书艺术十讲》分为 篆书之源流 先秦篆书经典解析 秦汉篆书经典解析 唐至明代篆书经典解析 清代篆书经典解析 近现代篆书经典解析 篆书之技法 篆书之临摹 篆书之创变 点击当代篆书创作 等十讲
本书主要向您介绍了先秦时期印章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是怎样由初的粗糙工艺逐步发展起来的。本书以大量的实物图片再现了这些珍贵印章的风采。通过本书您可以看到印章艺术的风格,体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各种要素中。先秦古玺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丰富多变的文字形体、体势和复杂各异的形制,并因此而发展出章法的千变万化,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本书主要通过这些图章的展示使您了解到先秦古玺的时代特征、战国古玺的地域特征以及古玺的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全书以图片为主其不仅对研究篆刻艺术的专家来说是一套有价值的史料图谱,也是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们有价值的艺术资料和学习范本。
篆刻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由实用的印章刻制演变而成,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三千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印迹。 明末清初,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印章鉴藏家,各自都有集体印谱行世,对印学的提倡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飞鸿堂印谱》就是其中影响力的三部集体印谱。此书为其中之《学山堂印谱》.辑者:张灏,于明 崇祯四年(1631年)辑成,共六册,次年增为十册,收录了与其同时代的篆刻作品二千余方。
吴大澂晚号愙斋,金石学家、书画家,1885年,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东部边界。经吴大澂、依克唐阿再三辩驳,据理力争,终于达成协议。于1886年10月12日正式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含补立 土 字牌,添立 啦 、 萨 、 玛 字界牌和一至十八记号;收回黑顶子;争得图们江口通航权等,从而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本书即为吴大澄在勘界过程中的吟哦诗册,共计五十二首,翔实记录了吴大澄在勘界过程中的行程与精神状态。诗册以行楷书写就,其孙吴湖帆书签,具有很高的艺术及历史文献价值。
这本《颜真卿多宝塔碑集字联百副》书体以《多宝塔碑》为基础,是 写字有法 系列中的一本。《多宝塔碑》的字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多顿笔,结体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因此在集字作品中也力求保持气息贯通。 本书收集四言联十八副,五言联廿二副,六言联十二副,七言联廿六副,八言联廿二副,主要是文房联,也有部分春联。底纹选取各色洒金宣等,更显高雅。内容上参阅了《中国对联精粹 春联》《中国对联大辞典》《楹联丛话全编》等以及散见于各类书籍报刊上的书法作品。
印章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汉晋南北朝印风(中)》是全国一套全方位收录中国历代篆刻和印章的图书。由中国篆刻大师黄惇主编,众多篆刻书法家合力编写的图书。该套图书是学习工具书,也可作为精品图书收藏之用,有很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精挑细选的大家名印100方,其中包括名人作者81位,包括清代的顾苓、吴大澂、竹唐、顽伯、王尔度、奚冈等52人;近现代的楚生、潞渊、风丁老人、叶舟、古泥、冯超然、陈巨来、张大千等29人的作品。有田黄印、荔枝冻印、白芙蓉印、桃红冻印、黄冻印、牛角冻印、朱砂冻印、寿山石印等14种材质,有权形印、方印、随形印、长方印等15种艺术型制;有狮钮、神兽钮、龙钮、金鱼戏水钮等共24种钮式,应有尽有,把值得鉴赏的金石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视觉享受。 本书名印印文无不意趣盎然,出语新颖,简洁典雅,直言剖白,隐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创诗词文句、警言吉语、牢骚趣话,尽兴自娱自乐,其高雅俚俗,自能从字间透出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
本书介绍书法篆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本书展示了从先秦到民国书法篆刻的发展历程,向读者展示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宏伟篇章。
印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系列丛书《中国历代印风系列》,分为三个类别:从先秦到清初用断代的方式划卷、清代至近代以印章流派划卷、以印章的特殊类别分卷。囊括了从商代近代的历代印章,从印章的分类上则可以说是诸类印谱的综合。本书为系列丛书之一的《清代徽宗印风(上)》。在清代流派篆刻中,徽宗是一个时间绵延长、成员为复杂的印学流派体,她上承明代流派之余绪,下启晚清诸派流派篆刻。本书所收录的徽派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徽风,刀法上虽然不免带有明人板结之气,却也朴质老干。于离奇错落中见生辣、于荒寒苍莽中见精微,构思精巧、形式多样,章法、刀法功力俱佳。想要了解中国篆刻史上著名的徽宗印风,不妨来读一读这本《清代徽宗印风(上)》吧。
《十六金符斋印存》为吴大澂所辑,分十册本与二十六册本。十册本成书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收印589方。*册收古玺、图案印46方;第二、三册收官印128方;第四至九册收私印344方;第十册收杂印71方。后又辑出26册本,成书于光绪十四年,收印1140方。本书精选其中较为精彩的古玺、汉魏官私印、图案印以及杂印,汇为一册。《十六金符斋印存》为吴大澂所辑,分十册本与二十六册本。十册本成书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收印589方。*册收古玺、图案印46方;第二、三册收官印128方;第四至九册收私印344方;第十册收杂印71方。后又辑出26册本,成书于光绪十四年,收印1140方。本书精选其中较为精彩的古玺、汉魏官私印、图案印以及杂印,汇为一册。
本书收集了元代官印、元代文人印、元代押印、元代印人传、元代印学年表。元代印风以赵孟頫、吾衍为代表的阶段以一种精神上追求自然、清远、古朴的艺术风尚影响了元代书画的发展。《集古印谱》的新视角和赵、吾印风的风靡以杨遵和吴睿为代表的第二阶段。文人篆刻家的出现凸现了以王冕、朱珪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本书撰有总序,以明白书之编撰宗旨;有专论,以研究各卷所涉印章的学术、艺术问题;本卷有年表,以提供各卷所收印章、印人、印事的研究素材;有印人传,以提供流派印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材料、著述等资料,以便读者对印人有更多的了解。本卷尽可能按时序排列先后,不能确切考辨其刻制时间者,则据其风格特点归类排列。本卷所收印章,为照顾版面的美观,均未编号,故释文按版面印章的分布分行排列,以便读者按行对应释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