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一道,原来只是重在文字形体,以满足文化思想交流为其主旨,职责,尔后艺术价值逐渐显示了它的作用,于是一门以汉字的书写为艺术形式及理论的书法“学科”,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了起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书法”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离开了文化的支柱,他将只剩下一具毫无生机的躯体。书法只有在充满了勃勃生机,切实而壮丽的文化蕴涵条件下,它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有可能在历史上闪烁出它的艺术光辉。因此,如果把书法这一学科只理解到单纯的艺术内涵层次,恐怕不能胜任文化教育的高度,成为一门“学科”的资格,便会大大的降低。为此,本套教程特别单独设置了“书法文化”这门课程,以示对书法文化内涵的足够重视,以便使这一学科取得它可能达到的成绩。
本书从用笔、结体、章法、创作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著名书法家孙过庭的草书书法。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虔州赣(今江西赣州市)人,钟繇十七世孙,时称“小钟”。绍京嗜书画,倾其家产而搜求法书名作,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家藏数百卷。书学薛稷,武则天时(684-704)诸宫殿门榜、明堂门额及九鼎之铭皆为绍京所书。传世墨迹有《转轮王经》《灵飞经》。《灵飞经》传为钟绍京所书,真迹在明代为董其昌所得,后经海宁陈元瑞刻入《渤海藏真帖》。是以我们所见大多为刻本,即“渤海本”“望云本”等。《碑帖导临·唐:灵飞经》所录两种版本,前者为翁方纲所藏之墨迹本;后者为嘉祥曾恒德《滋蕙堂帖》刻本。此作笔势圆劲,字体精妙,笔法以中锋行笔为主,露锋顺入居多,流畅中求稳健,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其结体隽永端庄,匀称大方,妙趣横生,秀媚舒展。章法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
书法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历史上书法家灿若群星,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流传千古。小楷作为楷书的一种,始于汉末三国魏晋之际。在印刷文字还不方便的时代,通行的正式郑重文书都需要以小楷书写。自隋唐以来,直至清代,都把小楷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若不及格必将名落孙山,因而,小楷书法自然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由于小楷通行年代已久,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长于小楷的书法名家,以及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小楷作品,如魏国钟繇书《宣示表》,东晋王羲之书《乐毅论》、《黄庭经》,唐代钟绍京书《灵飞经》,元代赵孟頫书《汲黯传》、《道德经》,以及明代文征明书《真赏斋铭有叙》,王宠书《圣主得贤臣颂》,祝允明书《醉翁亭记》、《前后出师表》等等
丛书坚持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印学史框架为学术支撑,以历代玺印篆刻遗存及印学文献为基础,荟萃印学史专家、古文字学专家、篆刻创作家的综合视野,紧贴篆刻研习规律,遴选能够体现各个时代、各种形制和各个名家流派风格的典型作品,呈现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精华。 丛书分三辑,辑玺印史系列,第二辑名家流派篆刻系列,第三辑专题印系列,三辑总计约五十卷。每卷由三部分组成,部分本卷概述,第二部分印蜕及释文,第三部分相关史料文献,其中第二部分编排以从易到难的临习鉴赏进阶安排,兼顾类型特征和审美倾向。 此次批推出玺印史系列七种,后续品种近期推出。
颜真卿的行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历代名家碑帖临习·颜真卿行书临习:》是颜真卿行书经典作品,以供人们欣赏和临习。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在西方艺术学的体系框架中,是找不到它的位置的。这一点,只要翻一翻目下出版的艺术学的和著作,即可明白。这些著作,大多不设书法一章,或者对书法避而不谈。书法在现在艺术教育和学科设置中的尴尬处境,显然和近百年来中国学界全面“向西看”有关。那么,我们究竟是要把中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注脚,时时处处以西方的框架和模式来套自己,并试图在西方艺术精神的屋檐下,为中国艺术找到一席容身之地,企图以此来找回失落已久的文化尊严;还是真正地进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去深深地体味她、感受她,试图去把握到自己文化传统的脉搏?这是今天很多人文研究者正在重新考虑的问题。书法是艺术,也是文化。本书将书法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了梳理,又对和书法有若干联系的姊妹艺术,以及另外一些非常
文幑明(公元一四七○-一五五九年)初名璧,后更字幑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幑明是明代善书各体的书法大家,中首推他的行书和小楷。《书史会要》评其行草云: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北山移文》是其行书的代表作之一。 文幑明行书流丽典型,骨匀骨肉丰,他融取了赵孟頫行书的遒丽,黄山谷行书的奇崛,苏东坡行书的内蕴,米芾行书的骏利,智永行书的骨气深沉,王羲之、王献之行书之神韵,加入自己的面目,形成了笔意纵逸、温润苍劲、众人赞赏的行书字体。 文幑明行书《北山移文》用笔精到,清径文秀,潇洒自然,是书法爱好者学习和欣赏行书的极好教材。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宋词、学习宋词,我们以《宋词三百首》为基础,从中精选了很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经典,精心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精选》字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每首宋词都进行了注释,并提供了赏析,以便读者全方位的学习。另外,宋词百科栏目还将为读者提供更有趣的宋词信息。 为了使内容与练字达到珠联璧合,我们特别邀请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书写本帖。卢中南先生长期在书法教学线担任教学工作。曾任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卢中南先生诸体俱精,特别是他的楷书,更是代表了当今硬笔书坛的水平,不愧为大家学习书法的典范。
本书以庐陵古碑的文字形式,从一个重要的文化侧面反映了“理学之邦”的本来生活面貌,记录了“江南望郡”“金庐陵”“文章节义之邦”的历史文化遗存,有些古原告颇有历史研究价值,实属不可多得的古文化瑰宝之一。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痴庵、松樵;别号烟潭、渔叟;因祖居洛阳孟津,故又称其王孟津。他在书画上造诣高深,独树一帜,是明清之际的书法家。明、清加授太子少保,官至礼部尚书。其故居位于孟津老城,由2646平方米的故居和占地80亩的后花园两部分组成。 王铎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出生于这里,清赠太保,故称“太保府”。现在这里有王铎书法代表作品(拟山园
《秦简牍书法研究》主要从书法艺术角度对秦简牍墨书进行探讨,从笔墨细节入手,细致入微地考察秦简牍墨书的风格特征、点画用笔、构形嬗变等因素,通过对里耶、睡虎地、龙岗、放马滩、周家台、青川等简牍的重点研究,以及对王家台、扬家山、岳山等秦简的简要探讨,力图勾勒出战国至秦代秦系手写书迹的纷繁形态及演变规律。《秦简牍书法研究》研究的重点包括:秦筒牍书法研究,楚、秦简牍比较,秦系手写体演进及隶变问题,书写材料、用具与简牍书写的关系,秦简牍书写的社会文化背景考察等等。王晓光所著的《秦简牍书法研究》的阐析与论述力求学术性、知识性、技法解析的有机结合。
现代生活中,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活动。所以,设计一款具有个性和品位的,已成为一种时尚。《百家姓手册》详细介绍了艺术设计的基本技法,并以中国百家姓文化为切入点,介绍了我国100个常用姓氏的来源、家族名人和历代名家墨迹等内容,书中还为每个姓氏设计了约30个风格迥异的艺术样式,可供广大读者进行临摹,以激发设计灵感,对于一些笔画较为复杂的设计,则进行简要的点评并标出了笔画顺序,以便读者掌握。
欧阳询,字信本。唐初名家,曾任太子率更令,其楷书史称“欧体”或“率更体”。此碑唐贞观六年刻。为碑徵为在修建九成宫时发现醴泉之事所撰的铭文并序。欧阳询书丹。 此碑笔势险崛,点画朗润,有“削玉”之称。结字法度森严。以其脱胎于隋碑而兼南朝清雅、北碑遒劲。上窥魏晋,下开唐宋,骨肉匀停,历来公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然初学者须从用笔起讫处细心探究,以求笔意贯通。切忌生硬刻板,了无生气。
《袁安碑》以小篆入碑,字数之多、艺术水平之高在东汉碑刻中极为少见。 中国的文字在秦汉时期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对汉代的篆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隶书在社会上的广泛使用,促使篆书从战国晚期开始逐步向简便易写的隶书过渡,到汉代时,隶书成为正式的通行文字。而篆书的使用只是在一些庄重或者需要加以装饰美化的场合之中,此时篆书从实用性的一线向艺术性的一线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袁安碑》呈现出了汉篆的独特风貌和艺术价值。 《袁安碑》在构形上与小篆基本相同,故在文字学上仍属小篆系统。由于篆书在汉代已逐渐退出社会通行文字的领域而以隶书代之,因而《袁安碑》在体态上和笔势上带有隶意,用笔不像秦篆那样严谨匀齐。《袁安碑》有些笔画的写法已打破了小篆常规,原先应两笔接搭为一圆匀整体之外,这里
李海珉编著的《南社书坛点将录》从1180多位南社社员中选择了75位书家,收集了500多件书法作品,先总论南社书法,接着分别以南社书法大家、南社书法家、南社善书者(上)和南社善书者(下)四个部分,对南社成员的书法作出介绍及评析,由于南社善书者人数较多,故而分为上下两章。本书对每位南社书家的论述,先列人物小传,再作评论或鉴赏。对的书法家,评判他们对书坛的贡献;对一般的书家,鉴赏他们书法的渊源、师承和特色。本书分析书法,不仅仅注重其艺术。更注重其所书内容。南社的书家,多有积极用世之心,他们的书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珍贵史料,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