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书法(第3卷):庄子译写(本)》是对庄子有代表性的作品《逍遥游》的今译以及对原文的书写。今译严格忠于原文,但不缠绕于背景分析、历史考订,而是衍化为流畅而简洁的现代散文,借以展示两千多年间文心相连、文气相续。书写,用的是行书。作者在自己所有的行书作品中,对《逍遥游》的书写较为满意。这份长篇书法,已镌刻于中国道教圣地江苏茅山。
本书收集了北魏时期的龙门碑帖,对学习楷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何绍基,1799年生,1873年逝世,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光进士,官编修,博览群书,于经、史、子学皆有著述,尤精小学。书法尤于世。书法自秦汉篆籀,至南北碑,皆心摹手追,遂自成一家。《息轲杂著》称其书“专从颜清臣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人神仙境,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祖》、《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平生作书,对联特多,而不是一般应酬之作,书作着力,书艺很高,被誉为“书联圣手”。著有《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草堂诗·文钞》、《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校正》等。传世书迹甚多。《邓石如墓志铭》,书于同治四年(1865)。纸本墨迹。楷书。七开,每开纵30.6厘米,横30.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何绍基的楷书从欧阳通《道因碑》入手,后又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艺术创造劳动,留存於今者,亦浩如烟海。这部《全集》,虽浩浩百卷,亦只是其中一瞬。而每一件入选作品,又只是书家的一瞬。然而,我们的研究,编写工作,即从这《一瞬》出发。翻开这部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管是《断代卷》,还是《名家卷》,都是以作品和书家研究为中心。绪论、评传、考释、年表等等、都围绕这个中心而设计和完成。因为我们还有一个现实的目的,即为热爱书法、研习书法、创作书法的爱好者和书法家服务。艺术作品,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开始和归宿。因此,我们选择了这种方法。我们的目的是有限的,但它为我们提供延续和再创造的空间是无限的。希望您喜欢它,批评它。
《铜印原》原钤印本系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汪启淑所辑。注启淑,字慎仪,号秀峰,又号訒庵,自称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官至工部郎中,久寓杭州。嗜古有奇癖,生前藏书极富,尤好集印,自周、秦迄宋、元,收藏达数万种,古今无匹。工诗,著有《焠掌录》、《水曹清暇录》、《飞鸿堂印人传》等书。 《汉铜印原》选印精湛,印面清晰。其所收录印章绝大部分都是汉印,也有极少量的战国古玺和历代印章。原谱朱砂印泥钤印本,共十六卷,系我社1963年向上海篆刻家张鲁庵遗属征集得来。
钢笔书法被认为是现代人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必修课。一手漂亮的好字被称作人的“第二张脸”,而一本的书法字帖则是习字者练好字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点考虑,我们在名师堂系列中特别推出了这套大容量的钢笔书法范本,特邀书法家田英章、卢中南、吴玉生、沈鸿根等,用他们各自最擅长的书体精心书写,限度地满足了不同习字者的练字需求,习字者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范本。 本套书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制订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编写,选取了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符合构词需要的7000个通用汉字按笔画顺序依次排列。版式上设计新颖,为了习字者在书写时方便认读,在每个汉字上加注了拼音,多音字以日常应用最广的读音为主。为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的练字效果,设置了“知识驿站”“技法精要”等栏目
本书为系统阐述中国书法流变及精神体系的学术专著.从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找到书法的定位,从哲学思维内中寻找出书法精神的思想轨迹,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中国书法的生态环境,以中西文化差异、古今书法的审美变迁来作价值判断,重建书法发展的坐标。他的研究触角延伸到民俗学、艺术学、文化学、生态学、心理学等领域,把书法的小系统置于文化生成这个大系统中,从而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 ?
钢笔书法被认为是现代人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必修课。一手漂亮的好字被称作人的“第二张脸”,而一本的书法字帖则是习字者练好字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点考虑,我们在名师堂系列中特别推出了这套大容量的钢笔书法范本,特邀书法家田英章、卢中南、吴玉生、沈鸿根等,用他们各自最擅长的书体精心书写,限度地满足了不同习字者的练字需求,习字者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范本。 本套书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制订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编写,选取了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符合构词需要的7000个通用汉字按笔画顺序依次排列。版式上设计新颖,为了习字者在书写时方便认读,在每个汉字上加注了拼音,多音字以日常应用最广的读音为主。为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的练字效果,设置了“知识驿站”“技法精要”等栏目
怀素,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立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高僧传》记载,怀素的曾祖父钱岳,唐高宗时做过纬州曲沃县令,祖父钱徽任延州广武县令,父亲钱强做过左卫长史。陆羽《怀素别传》说:怀素的伯祖父释惠融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欧阳询的书法几乎可以乱真,所以乡中称他们为“大钱师,小钱师”。 怀素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聪明好学,做事少年老成,甚得父母钟爱。因此人人说他“学必成功,才当逸格”。 怀素十岁那年,“忽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