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研究戏曲美学的著作。说得更具体一些,它的研究范围基本是由宏观角度探讨戏曲艺术的特征,尤其是戏曲的“美”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戏曲是属于俗文化的通俗艺术。要是用句接近戏曲台词腔调而缺乏“学术性”的大白话来讲,那本书的任务就是从捉摸捉摸戏曲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入手,再进而捉摸这个样子的东西中有哪些成分是建构美丽的戏曲宫殿的主要支柱。
根据服装表演专业教学需要,本书简要介绍了时装表演的发展史及时装表演的种类,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时装模特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综合素质、模特儿的训练方法、化妆与发型、时装表演的场地、时装表演的策划与组织。本书可用作大专院校服装表演专业,也适合作时装模特儿和时装表演编导人员的参考用书。随书
《呈述中国:戏剧演绎与跨文化重访》并非一般比较意义上的中外戏剧交流研究,而是以跨文化作为基本的思想立场,在中西戏剧都需要借助对方确认并自我的理论预设中,试图对构筑现代中国戏剧文化的知识动力学进行解析。本书通过中美戏剧交流的个案研究,思考中西文化交流的辩证法问题;“十七年”戏剧理论与批评的思想资源探讨,构成了本书第二部分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关注的是同一个问题,即现代中国戏剧如何在与西方文化互动中建构自我的现代性想象。本书涉及的不同个案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敞开、互为印证,它们均被统摄于“呈述中国”这一总体的问题脉络与理论关切之中,而跨文化在本书中则是贯穿性的观念与方法。面对中国现代百年思想的问题,戏剧研究的责任是什么?在本书由“专业知识”介入“公共话题”的研究姿态中,我们也许可以得
钱国桢编著的《中国戏曲音乐作品分析》是一本中国戏曲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集,为戏曲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特别是音乐院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条戏曲音乐作品分析的途径,对我国戏曲音乐欣赏、民间音乐分析的教学实践及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选择了14篇戏曲音乐作品分析论文,按照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和本土腔的五种分类法进行编排。论文主要集中到对唱段的形态分析,从故事情节、图表分析、文字分析和演唱与表演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相关的剧作者、表演者、声腔剧种的形成、戏剧矛盾的进程、人物性格的体现以及对戏曲美学等的探讨都有所涉猎。对戏曲史的探讨不多,只有两篇本土腔论文作了些简要的介绍。
查明哲舞台艺术对人心的震撼力,来源于他对人性真相的执拗追问。表现苦难中、困境中的人心,审视选择时、行动时的人格,淬炼战火里、地狱里的人情……“人”,成为查明哲发现、培植、发展“形象种子”时重要的“形象种子”,是以人性为底色、人性作基础、人性为充实内容,以人的生命活动为社会生活血肉的“形象”。所以,分析人、表现人、完善人,塑造人成为他的舞台艺术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性真相的追问,就是生活真相的追问。他是社会的镜子,他是艺术的真心,他是一个人道现实主义艺术家。
作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与积极回应,近代戏曲的变革是引人注目的。这一变革不仅表现为舞台设置和演出形式的变革,而且表现为剧作题材、剧作风格和表演风格的变革,表现为剧作家、演员、观众、评论家以及戏曲经营者关系的变化,表现为人们的戏曲观念和戏曲审美理想的变化。近代戏曲如此丰富多彩,但迄今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完整的近代戏曲史。本著作以编年体的形式描述近代戏曲的历史,力图清晰地显示近代戏曲变革发展的轨迹,探索戏曲变革发展与近代社会大变动的关系,考察戏曲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一部自具体系的中国近代戏曲史。
钱国桢编著的《中国戏曲音乐作品分析》是一本中国戏曲音乐作品的分析论文集,为戏曲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特别是音乐院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条戏曲音乐作品分析的途径,对我国戏曲音乐欣赏、民间音乐分析的教学实践及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选择了14篇戏曲音乐作品分析论文,按照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和本土腔的五种分类法进行编排。论文主要集中到对唱段的形态分析,从故事情节、图表分析、文字分析和演唱与表演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相关的剧作者、表演者、声腔剧种的形成、戏剧矛盾的进程、人物性格的体现以及对戏曲美学等的探讨都有所涉猎。对戏曲史的探讨不多,只有两篇本土腔论文作了些简要的介绍。
本书是本实地考察性研究陕北说书的专著。陕北说书代表着一个的传统,并且这个传统正在失去。那些自称“书匠”的盲说书人是我们时代的荷马,作为一种被失落的文化主体角色,文字和书写曾使他们遭受重创,如今他们正面临新的挑战,并最终走向消亡。陕北说书以“劝世”为主旨,其深层底蕴无不表达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关爱。它宣扬因果报应以构筑道德的底线,宣扬知足常乐以摆脱生活的困扰,宣扬侠义爱情以宣泄生命的激情,引导人们追求道德、行为的修养和完善,获得心灵的慰籍和生活的信心。
本书突出了舞台机械控制技术的特点与特殊要求,较全面地介绍了舞台机械设备所适用的控制技术以及一些应用实例。全书内容由基础部分、控制技术部分和应用部分三部分组成,共分七章。基础部分包括舞台机械设备概述、电力拖动系统基础和液压控制系统基础;控制技术部分包括舞台机械设备电力拖动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部分主要介绍舞台设备控制系统设计的性能要求和指标,并给出了两个典型的舞台机械控制系统实例。
此书是为学习舞台美术和导演的同学和研究者而写的。 “材料与空间”这一课题之初衷,源于我1994-1997 年就读中戏舞美系硕士研究生时候 对于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思考。适合舞台美术专业特点的专业基础课该是什么样的呢? 而在中国现有的教学体制下,学习导演的同学和研究者又怎么去系统地研习、认识舞台美术 呢?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作为“戏剧与影视学”中的重要专业和次级学科,相比艺术学门 类中的“美术学”尤其是“设计学”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建设还是存在不足的;简单地说, 就是还没有“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属的专业基础课。舞台美术的传统基础教学是平面绘画 类型的,比如素描、色彩,以及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属于泛美术范畴;而很 多设计学专业均在此基础上建设了自己学科、专业专属的学科理论和专业基础课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