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表演》是一本表演教学类图书。作者刘天池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表演实践、表演教学和表演指导的经验,形成特色专业教学体系,并在讲述理论的过程中融入真实表演教学案例。本书旨在找到实战表演的方法与价值,揭开演员的创作思维步骤,解决表演中的诸多困惑,让每一个想和表演存在关系的人都可以通过这本书更好地表达自己。所以这不仅是一本写给演员的表演指导书,也可以为非专业人士打开表演的大门。
《古典戏曲略说(精)/大家小书》选取了 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先生谈古典戏曲的一些经典文章。透过这些文章,可以看到王季思先生一代大家的风貌。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文字优美流畅,本书精选了其中的一些经典, 特色,同时又兼顾了大众的可读性。
20世纪中国美学有三大理论遗产:*是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介绍的西方的美学思想和理论;第二是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等为代表的立足于中国人美感独特性的美学理论;第三是以蔡仪、李泽厚、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其中以李泽厚等人的“实践美学”成就*,影响*,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学界的主流理论。“实践美学”与蔡仪和朱光潜的美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截然分开。因为,“实践美学”是马克思主义这根藤上结出的瓜,李泽厚、朱光潜、蔡仪的美学在这个根本理论上是一致的。而从王国维和宗白华等人的观念和方法中,可能找到中国美学健康发展的正途,找到在真正学术意义上研究中国美学理论的不二法门。基于这种考虑,本书不是一种中国美学一百年的编年史,而只是把一百年来能够称作学术研究的中国美学著
服饰造型设计作为综合艺术,它涉及文化、艺术,工艺、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物造型设计的创作也受到一定制约。那么如何遵循整体协调统一,为戏剧影视艺术服务,如何利用设计语言和技术手段
书稿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经,以各民族戏剧艺术史为纬,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人类文化 的戏剧创作艺术,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与喜剧,印度梵剧,以明清戏曲为代表的中国戏剧,日本的“能”,以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萧伯纳、契诃夫为代表的欧洲戏剧,以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以及新写实主义为代表的欧美戏剧思潮,等等。作者力图将每一民族的艺术视为世界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论述,既突出重点(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又有对欧美各种戏剧思潮系统而全面地平面展开论述,点面结合,繁简得当, 适合作为大中专文科教材和戏剧爱好者的入门级读物。 该书自2005年面世以来,作为高校参考教材,一直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多次加印,经久不衰。此为该书第三版,从原先的“艺术教室”丛书中取出
继《造物有灵且美》《美物抵心》之后,日本轮岛漆艺家赤木明登带来散文集《无名的道路》,再次对“美”发问。 很少有人像赤木明登一样,在人生盛年隐居小岛,单调做漆三十年。这黄金的三十年让赤木明登有足够的时间与自我对话,思索人与世界的关系、活着的意义、人*需要的是什么,以及美是什么,手中器物又承载着什么。 《无名的道路》正是赤木明登的生活美学和造物哲思的精华。 他在松田正平、汉斯·梅姆林、阿尔弗雷德·沃利斯、马克·罗斯科、石元泰博、角尾三郎的作品中看见线条、质感、诗情、童真、细腻,一步步延展对美的感悟。 他在海边*常见的圆石、屋前旺盛的树木、春日大社前流淌的溪水、祭祀时熊熊燃烧的火把里看见生命的循环,慢慢调整生活的姿态。 到*后,一切又重新归于“造物”。对赤木而言,安静上漆,认真做物,这就是活
《人类表演与社会科学》是辑,今后将每年定期出版两辑,形成系列。为促进我国人类表演学和社会表演学的研究,美国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戏剧评论》编辑部及其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已将该刊所发表的文章的慷慨地赠予我中心,对此我们深表感谢!从这些文章中,我们选择和翻译了多篇对我国最有借鉴意义的论文,与学者所撰写的论文一起,结辑出版。
本书应该说是通俗的,不过其内容并不少。有关中国戏曲发展的许多问题,该说的都说了,而且说清了。尽管是“史略”,但依然保持了中国戏曲发展历史面貌的完整性。作者所省略的主要是一些戏曲史专著中的文献史料的引述与考证。一般读者读读这本书,依然可以得到有关中国戏曲历史系统的知识。 本书虽说也属戏曲史的专业著作,但我们编著这本小册子的目的,实在是想普及中国戏曲的历史知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的过去,关于它的现状,热爱并发展观曲艺术。
本书所选名剧均为京、昆剧和其他地方剧种之珍品,流传多年,建国后仍演于舞台。且为名伶所演。赏析所述为主演如何从生活和人物出发施展唱念做打的技艺,文中既有作者的研究心得,又有演员自述的表演经验。
柯军、王晓映著的《说戏》是柯军从艺四十年所演经典剧目的传承之作,书中收录了《宝剑记 夜奔》《桃花扇 沉江》《铁冠图 对刀步战》《铁冠图 别母乱剑》《长生殿 酒楼》《牧羊记 望乡》《牧羊记 告雁》《九莲灯 指路闯界》《红楼梦 胡判》《邯郸梦 云阳法场》《邯郸梦 生寤》11折昆剧的情节概述、角色理解、表演门道等内容,由柯军作为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由资深昆曲文化推广者王晓映进行挖掘、整理,将前辈师傅的表演技艺传授、主演对剧中人物命运的体悟、唱念做打舞台湾闽南语言的把握等,一一说来,既作为柯军舞台生涯四十年集大成之艺术档案,又可供当前昆曲传习之珍贵文献。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是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酝酿较早的研究项目,1991年列入中央民族大学“八五”重点科研规划,并于年底邀请了吉林、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舞蹈史论专家组成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的出版吗,称的上是我国舞蹈界的盛世,他不仅填补了我国民族舞蹈史学研究的空白,同时还以他的史料性、可读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向我们提供了一部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专著。
该书是一本设计文化类读物。它用真实的案例讲述了“在当下,如何理解设计?”这个话题。继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之后,纽约的2x4设计负责人和创始人迈克尔·洛克探讨了21世纪的视觉设计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本书呈现了迈克尔·洛克的2*4对当下平面设计深入而又诙谐的想法。2*4是当下拥有创新力的公司,其合作伙伴都是全球最精明的品牌和机构,他们一同在现代主义传统和物质充沛的当下生活中发展出各种设计系统。《重复签名》用幽默风趣的方式,探讨了现代设计的各个方面,通过一系列幽默又带有些许不敬的文章和图片,从办事设计到广告荧幕的进化的各方面让人信赖自己的创新直觉。书中用了2*4的合作项目案例,并结合了作者自身的经验。这不是一本教科书,但其奇妙的,启发灵感的工作方式可以运用于各种设计之中。《重复签名》是设计专业学生
本书从四个方面来谈舞台技术。一是布景制图,着重研究布景制图的方法和对绘制图样与图线的一些约定。二是幕布,重点研究幕布的具体制作技术。三是布景制作,主要研究布景的基础制作和拆卸、 安装以及演出迁换的具体方法。四是舞台临时机械设备及特殊效果, 这部分研究舞台临时机械设备的制作方法,专为流动演出使用的,属布景的组成部分。
本书共三个部分,其中,部分是呼吸、眼神、肋、胯、膝,肢体曲线等元素训练共三节;第二部分是手、臂、单脚、双脚、腿、腰、步法、旋转、舞琵琶等基本动作训练共八节;第三部分是性格组合训练,春中有思维菩萨、莲花童子、舞绸伎乐、武伎、飞天等五种。并附敦煌舞基本训练教学大纲和伴奏乐曲。因为它是一套风格性训练教材,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掌握敦煌舞风格韵律,不属于功能性训练,即不解决舞蹈基本能力和技巧问题,因此,使用本训练教材要与舞蹈基训课密切配合。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和技巧的完成,主要依靠舞蹈基本技术的训练。在安排、掌握本教材进度时,必须与舞蹈基本技术课很好配合衔接。此外,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与其他舞蹈在风格上的区别,如傣族民间舞蹈,和敦煌舞的手势、胯部动作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呼吸、步法上截然不同,
艺术的进步来源于求新与求异,它被我们称为“创意”。在本书中,19位当代杰出艺术家与插画家以访谈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独特的绘画理念与创作方法,谈吐间展现出十分可贵的艺术敏锐度与批判性思维,这对于打破既有观念的桎梏、探索绘画的表达自由具有极大的意义。 同时,他们还真诚地为学画者提供了7个方法、材料、步骤俱全的创作计划,其中新颖的理念与主题都令人着迷。通过对这些新锐艺术思维的洞察与模仿,你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触摸世界,从而能创作出脱颖而出的佳作。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还有当代艺术的爱好者,本书都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创意宝典。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书信集》的出版,对研究徐悲鸿先生的艺术成就、艺术观点和现代中国应倡导青年学子走什么道路,以及他忠心耿耿地培养人才等方面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收集这些书信和注释是一件既费时、费事而又复杂、艰巨的工作。徐先生一生所写的信札,散存于国内外各收信人手中。就以国内而言,经过外患内乱,能收集这许多信件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流失在国外者就更难收集到了。王震同志不怕困难,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耗费了大量心血,终于征集到数量可观的信件,加了注释,整理成册,付梓印行,对美术界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也可说是王震同志对美术界的一大贡献。 至今年九月,徐悲鸿先生已逝世四十周年。《徐悲鸿书信集》的出版是对一代宗师很有意义的纪念。
《增补曲苑》是戏曲论著总集,共八集,本卷收录了《增补曲苑》八集中的金集和石集,《碧鸡漫志》是南宋王灼所著的词曲评论笔记,首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凉州、伊州等28曲,追述其得名之由来,与渐变宋词之沿革过程。《南词叙录》是明代徐渭的南戏专著,论述了南戏的源流和发展、艺术风格和特色、声律、作家作品,以及南戏常用术语、方言的考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