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的足迹--读剧札记》是我国*名戏剧 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胡可的读剧札记,作者从抗日战争 时期开始即在延安和根据地从事戏剧创作和戏剧作品 的评论工作,从1940年一直持续到1966年 文革 开 始。很多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受到广大观众和戏 剧界同仁的好评。改革开放后,作者曾任解放军总政 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和中国戏剧 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多年以来始终笔耕不辍。本书稿 从其戏剧评论中精选出几十篇读剧杂记,读者从中可 以领会到老一辈戏剧家深厚的戏剧理论造诣。
话剧《龙须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老舍先生原著,焦菊隐先生改编并导演的*部歌颂共产党建设新北京、得民心、顺民意的优秀剧作。此剧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充满京味儿的新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话剧的独特魅力,上演之初即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至今70年长演不衰,已经成为中国话剧的不朽经典。为了迎接建党10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整理了1951年《龙须沟》原始舞台本,与焦菊隐先生关于创作导演这部剧作的构思体会、人物分析,同工作人员的通信等文章以及曾参与该剧首演的郑榕、李滨等老艺术家和现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的纪念文章结集出版,不仅是对北京沧桑巨变的回顾,更对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的礼赞。 由老舍先生原著,经焦菊隐先生改编的1951年《龙须沟》原始舞台本遗失了几十年,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戏剧史”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上海时事京戏与时装新戏、中国早期话剧正式登场、上海通鉴学校及春阳社、现代话剧观念在实践中确立、张彭春及其导演艺术、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作品、剧场艺术等内容。 这部教材《中国话剧艺术舞台演出史纲》倒正是让人期盼一读的书。 其一,凡是写“演出史”的人大都把戏剧演出当成戏剧的完整成果,而写“戏剧文学史”的作者常常有意无意地把完整的脚本当成了戏剧的完整成果,这种看法当然不那么准确。 其二,本书确实涉及了话剧演出内部诸多门类,甚至包括了对话剧教育的阐述,话剧理论概貌的介绍,知识的信息量比较大,当然给学生阅读就更好。 其三,编排体例十分有趣多彩。每章后面附有“阅读参考”,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剧本和论文片段,还附有
梁淑安编著的《话剧史话》讲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遮的变化,中国文学进入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期,戏剧也不例外。清王朝长久闭锁的国门被列强以武力强行打开以后,东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当“泰西新声共太平洋澎湃而来”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戏剧舞台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烈冲击。从此一种新式的、能够更好地表现现代民众生活的戏剧形式出现在了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并逐渐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话剧史话》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
李涛编著的《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上海职业话剧(1937-1945)》分四部分:部分对上海话剧成为大众文化产品的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上海职业话剧的商业化特征及生产机制进行分析,特别指出传媒在这一进程中的特殊作用;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了上海职业话剧在审美趣味上对市民心理的迎合,并客观指出其得失;第四部分从剧院、剧团、剧评三个方面提出论点,认为上海职业话剧具有公共领域的特征。
中国话剧百年的五大成就 话剧,本来是西方的剧种。它伴随着近代世界文化交流的潮流,以及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科学、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传入中国。百年来,中国话剧走过了曲折而艰难的历程,尽管当前的话剧处于一个转折的时期,低迷徘徊;但是,当我们回顾百年中国话剧之际,我们依然感到骄傲,为它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我把中国话剧的成就归纳为五点,称之为 五大成就 : (一)话剧作为舶来品,中国人把它吸纳过来,经过创造性地转化,不但使之成为中国的民族的话剧,而且发展成为全国的一大剧种,在中国建构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话剧体系。无疑,这充分表现出中国人的诗性智慧和文化开放的精神。 (二)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浪潮中,中国话剧界的先辈,*初是把话剧作为救国救民、启迪民智、唤醒民众的工具引
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赵燕侠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名剧为主线,全面展现诸京剧大师的人生经历、该剧剧本的编写及修改过程、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服饰道具、演出盛况,并深入分析剧目的唱腔艺术、思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在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代表性作用等。 本丛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演出剧照。比如,舞台摄影的照片,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方式,记录与还原京剧舞台演出实况,用丰富的摄影语言展现京剧的优雅与美丽。而影棚摄影的照片,包括了每一剧目的主演、当红京剧名角,既展现京剧服饰之华美、化妆之精细、演员表演技艺之纯熟,也体现出摄影中光影的语言。
中国话剧已经具有逾百年的历史,话剧本来是西方的戏剧品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武力攻破大清国门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被中国人不断地吸收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变。 《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话剧史》旨在对话剧艺术的百余年历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梳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话剧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作,有些剧作作为足以流传后世的经典,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话剧史》既有对过往的戏剧历史如文明戏、爱美剧、无产阶级戏剧、抗战戏剧、建国后17年的戏剧的全新总结,也有对新时期以来话剧发展现状的考察与阐述。从话剧文本、导表演方法,到戏剧理论思潮、舞台
本书稿记录了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王延松在该校导演话剧《弥留之际》的舞台创作和排练教学的全过程,其全方位戏剧教学理念、排练全景和教学反馈贯穿全书。本书稿重点在于阐述这次排演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即,整个排演带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实验性;王延松导演有计划地针对当下戏剧教育与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探索和实验;并通过实现剧组的功能,使剧组的每位师生都在激活的状态中,释放能量,完成了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实验。同时,该剧以中国戏剧家曹禺弥留之际的灵魂独白探问了现代中国人的灵魂,同时与当下时代与人心深度对话。
本书主要从中国话剧史的角度重点考察20世纪中国话剧界名家名作,既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又勾勒中国话剧的发展轮廓,对研究中国话剧理论与创作,探索中国话剧的发展源流,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本书分为四章。而根据特定阶段话剧文学的具体发展状况,每章又分为五节。五节中,至少会用一节的篇幅对该阶段的历史语境、理论论争、话剧活动作以概述,其余几节则致力于以潮流、现象为分类依据的剧作家的评介与话剧文本的分析。由此,本书力图以作品为中心,兼顾文艺政策的影响、戏剧观念的变革以及话剧活动的状况,对当代话剧文学的发展历史做出较为全面的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每个发展阶段,因时代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当代话剧文学创造过辉煌,也遭受过厄运,既产生了诸多传世佳作,也留下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它的所有成绩,必将成为日后话剧发展的艺术资源,而它所面临过的困境,想必也能够为创作者们避免重蹈覆辙提供精神的、艺术的标示。
本书系对内蒙古40年间(1976-2016),本土原创话剧创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困境,以及创作的出路,所进行的研究。本书同时对内蒙古60年话剧年鉴,进行了资料收集与整理,因此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是*本对内蒙古新时期以来的本土话剧创作情况进行总结的专著,并附有创作年鉴,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从20世纪初部分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成功演出《黑奴吁天录》算起,中国现代话剧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在这100年问,话剧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诞生了曹禺、欧阳予倩、夏衍、田汉等伟大的话剧作家,而且涌现出了《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茶馆》等震撼人心的优秀剧作。尤其是进入文学艺术的新时期以来,在众多戏剧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话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人才辈出,戏剧舞台上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与蓬勃开展的话剧活动相呼应,理论界对于百年中国话剧发展历史的总结与检讨也日益展开,人们试图通过梳理与回望,把握中国话剧在整整l00年的时间里跳动的脉搏,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给未来留下可借鉴的启示。这部《中国
艺术作品,能鼓荡人心的是戏剧;现代戏剧的主流是话剧。话剧跟中国社会有什么关系?话剧跟普通人生有什么关系?话剧是如何植入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它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光鲜可爱、怪诞生猛之处,有什么秘而不宣的制作秘笈,使它能在过去对中国社会人生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在现在能对知识精英阶层提供源原不断的创造灵感,对文化大众产生持久的艺术魅力。并使普通民众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一睹为快?作者带着这些疑问在中央戏剧学院修习多年,执教多年,自以为有所领悟、于是发而为文,写了此书。为使阅读赏心悦目,特意配图数百幅。读书少的看图,读书多的看字,读书不多不少的图文并茂看,不亦乐乎。 该书将重要事件、著名人物、代表性作品融为一体,全方位审视中国话剧史的发展进程,史论结合,图文并茂,表达了作者个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了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作了一次历史的总结。
刘子凌*魏建主编的《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学术新探书系》从原始史料出发,对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人物、现象、思潮予以新的阐释,全书分为四章,对上海艺术剧社、剧联的成立与活动,以及国民党时期的话剧演出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详细论述了苏联话剧*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历史脉络,重点探讨了袁牧之、 马彦祥、 曹禺和李健吾的话剧理论与创作实践。附录中收录了作者的3篇相关的话剧论文,对书稿内容进行了一个补充。 在学术上,本书采取史论方式,不求面面俱到,着力于话剧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在历史语境中认识三十年代的中国话剧地形图;不仅关注剧本,而且关注时人的话剧观念和演出形态,侧重于话剧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以1907 1949年中国话剧发生、发展与变化的线索作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话剧进入中国之后所进行的种种尝试与遭遇的困境。通过对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二元对立格局的辨析、浪漫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转向、大众化与民族化道路的探索等问题的研究,论述中国现代话剧中存在的悖论与这一时期知识分子们进行的艰难抉择。
本书稿是南京大学新文学中心马俊山教授的学术论文自选集。书稿中共收录了马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撰写的23篇学术文章,主要涉及中国早期话剧研究、著名话剧作家作品研究、中国当代话剧研究、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话剧历史与传统、现状与问题的深入思考。
上海的戏剧观众的审美取向又与海派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何以话剧职业化在上海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话剧这一自身蕴含现代性的戏剧样式和上海现代文化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上海孤岛这种繁盛的演剧局面出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特殊的历史地域中,是正常还是反常?它的出现,是戏剧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它与历史上其他表面类似的话剧现象相比较,其内在又有很大的不同,那么,造成这些不同的根源何在?和其他剧种的同时期演出相比,这种状态又是不是真正的繁盛?…… 当面对当代戏剧发展中出现的通俗化、市场化的戏剧现象时,重回戏剧史中,对当年那段曾被忽略的类似的发展阶段进行重新整理和研究,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