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中国话剧艺术舞台演出史纲
    •   ( 227 条评论 )
    • 张殷 编著 /2008-05-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戏剧史”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上海时事京戏与时装新戏、中国早期话剧正式登场、上海通鉴学校及春阳社、现代话剧观念在实践中确立、张彭春及其导演艺术、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作品、剧场艺术等内容。 这部教材《中国话剧艺术舞台演出史纲》倒正是让人期盼一读的书。 其一,凡是写“演出史”的人大都把戏剧演出当成戏剧的完整成果,而写“戏剧文学史”的作者常常有意无意地把完整的脚本当成了戏剧的完整成果,这种看法当然不那么准确。 其二,本书确实涉及了话剧演出内部诸多门类,甚至包括了对话剧教育的阐述,话剧理论概貌的介绍,知识的信息量比较大,当然给学生阅读就更好。 其三,编排体例十分有趣多彩。每章后面附有“阅读参考”,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剧本和论文片段,还附有

    • ¥25.9 ¥36 折扣:7.2折
    • 于是之漫笔
    •   ( 400 条评论 )
    • 于是之 /2017-02-01/ 作家出版社
    • 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的 散文漫笔 精选,由著名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编选,还附有诸多评论家表演艺术家演员写的关于于老的文章。另附有多幅首次公开的珍贵照片。

    • ¥31.5 ¥42 折扣:7.5折
    • 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
    •   ( 38 条评论 )
    • 许昳婷 /2016-11-2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戏里戏外:中国现代话剧观念的艰难抉择》以1907 1949年中国话剧发生、发展与变化的线索作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话剧进入中国之后所进行的种种尝试与遭遇的困境。通过对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二元对立格局的辨析、浪漫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转向、大众化与民族化道路的探索等问题的研究,论述中国现代话剧中存在的悖论与这一时期知识分子们进行的艰难抉择。

    • ¥46.4 ¥55 折扣:8.4折
    • 宝岛一村(赖声川&王伟忠经典话剧“宝岛一村”简体中文版剧本大陆独家出版!)
    •   ( 1157 条评论 )
    • 赖声川王伟忠 /2013-12-10/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宝岛一村》是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和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强强联合推出的经典剧作,本书以台湾2011年出版的《宝岛一村》剧本为主要内容,辅以王伟忠等人的创作理念、各界评论等。此剧诉说的是一个庞大多元却又被归为同一族群的人们从离家到想家到认同这里就是家的一段历程,剧本呈现出了 眷村 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故事。这部舞台剧成功塑造了*代思乡、盼回乡的 眷村人 和第二代在台湾出生、土地认同概念逐渐转变的 眷村子弟 ,透过笑泪交替和心酸诙谐,回顾了台湾*珍贵的族群融合历史。

    • ¥73.5 ¥98 折扣:7.5折
    • 中国百年话剧史稿(现代卷)
    •   ( 416 条评论 )
    • 黄会林 主编 /2009-06-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话剧的播种、萌芽、生长、成熟于新中国成立前,从1907年到1949年,走过了40年风雨征程。这是一条曲折的、光荣的道路。现实主义是它的主流和传统,但也活跃着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潮流。整部中国话剧文学发展的历史,丰富、充实,色彩斑斓,具有悠久的生命力。随着它的不断跃动,流向了社会主义时代。 40年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中国现代话剧的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起大批优秀的编剧、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力量,形成了一条战线,具有自己独立的领地。 40年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中国现代话剧始终积极发挥艺术的独特功能,暴露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罪恶,鼓舞着人民大众进行殊死斗争。 40年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中国现代话剧的艺术水平有了相当的成就与发展。许多作品思想性与艺

    • ¥19.5 ¥26 折扣:7.5折
    • 中国话剧成立史研究
    •   ( 20 条评论 )
    • (日)濑户宏著,陈凌虹译 /2015-12-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以濑户宏2003年向早稻田大学提交的同名博士论文为基础修改而成的,于2005年在日本出版。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高度评价,获得了2007年日本演剧学会河竹奖。此次厦大出版社出版的为其中译本。本书围绕中国话剧的产生、发展、历史地位展开论述,涉及戏剧改良运动和学生演剧、文明戏、新文化运动与戏剧、自由剧场运动、人艺戏剧学校等问题,对研究中国话剧发展史颇有参考价值。

    • ¥54.9 ¥65 折扣:8.4折
    • 中国话剧通史
    •   ( 374 条评论 )
    • 葛一虹 主编 /2015-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专门史文库》中的一种,全面考察中国话剧产生、成长和发展的演进过程,记叙各阶段中国话剧发展的事实,介绍各阶段的主要剧作及剧作家情况,并且分析各阶段的中国话剧特色,本书是研究中国话剧历史的权威之作。

    • ¥67.6 ¥80 折扣:8.5折
    • 中国百年话剧史稿(当代卷)
    •   ( 305 条评论 )
    • 黄会林 主编 /2009-06-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分为四章。而根据特定阶段话剧文学的具体发展状况,每章又分为五节。五节中,至少会用一节的篇幅对该阶段的历史语境、理论论争、话剧活动作以概述,其余几节则致力于以潮流、现象为分类依据的剧作家的评介与话剧文本的分析。由此,本书力图以作品为中心,兼顾文艺政策的影响、戏剧观念的变革以及话剧活动的状况,对当代话剧文学的发展历史做出较为全面的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每个发展阶段,因时代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当代话剧文学创造过辉煌,也遭受过厄运,既产生了诸多传世佳作,也留下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它的所有成绩,必将成为日后话剧发展的艺术资源,而它所面临过的困境,想必也能够为创作者们避免重蹈覆辙提供精神的、艺术的标示。

    • ¥18.7 ¥25 折扣:7.5折
    • 正红旗下
    •   ( 32 条评论 )
    • 李龙云 醉 /2015-09-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腊月二十三的傍晚,在祭灶的欢歌和旗兵巡城乐曲声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筹办小孩“洗三”的喜庆氛围,依然难掩捉襟见肘的生活困苦和一众亲戚的闲散劲儿。大厦将倾的悲凉挽歌自此贯穿全剧始终。剧中,善良的老舍一家人,昏聩无能的大舅、大姐公公和大姐夫,专横糊涂的姑母、大姐婆婆,还有精明的福海表哥和刚正的多二爷,一一亮相。他们满口京片子,不仅再现1900年庚子年的历史风云,北京式的幽默语言,融入其间的“四板腔”、“流水板”、“农民乐”等唱腔歌舞则彰显了北京曲剧的特色

    • ¥20.1 ¥25 折扣:8折
    • 上海抗战时期的话剧
    •   ( 199 条评论 )
    • 邵迎建 著 /2012-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话剧在抗战时期的繁荣,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抗战需要话剧,话剧也在抗战中得到了发展,并逐步走向了成熟。《上海抗战时期的话剧》由邵迎建所著,抗战戏剧的创作与发展道路仍对今后的戏剧创作具有着一种启示与借鉴作用。

    • ¥28.2 ¥35 折扣:8.1折
    • 小兔快跑
    •   ( 8 条评论 )
    • 薛梅 /2018-05-09/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小兔快跑》今天,你讲诚信了吗?你还敢相信别人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看这出戏就有意义。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美丽童话,童话能塑造心灵中*基础的那部分,那就把诚信的种子早点撒在孩子们的心里,换个他们好懂的说法,就是说话算数。

    • ¥24.7 ¥38 折扣:6.5折
    • 黄会林绍武文集 现代话剧史卷
    •   ( 9 条评论 )
    • 黄会林绍武 著 /2009-06-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文集收录了黄会林、绍武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间的学术研究论著和文学艺术创作。计分十二卷。卷至第六卷包括话剧、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领域学术研究性文字;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则为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片、话剧、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 本卷为现代话剧史卷。收录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发行、现已绝版的《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

    • ¥33.1 ¥42 折扣:7.9折
    • 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片论
    •   ( 47 条评论 )
    • 魏建 著 /2016-12-01/ 人民出版社
    • 刘子凌*魏建主编的《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学术新探书系》从原始史料出发,对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人物、现象、思潮予以新的阐释,全书分为四章,对上海艺术剧社、剧联的成立与活动,以及国民党时期的话剧演出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详细论述了苏联话剧*名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历史脉络,重点探讨了袁牧之、 马彦祥、 曹禺和李健吾的话剧理论与创作实践。附录中收录了作者的3篇相关的话剧论文,对书稿内容进行了一个补充。 在学术上,本书采取史论方式,不求面面俱到,着力于话剧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在历史语境中认识三十年代的中国话剧地形图;不仅关注剧本,而且关注时人的话剧观念和演出形态,侧重于话剧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 ¥38 ¥45 折扣:8.4折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
    •   ( 105 条评论 )
    • 田本相宋宝珍 著 /2013-08-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中国百年话剧史述》叙述了中国话剧的诞生、演变、发展的历程。从16世纪中国人次目睹了西洋戏剧到20世纪初中西文化大碰撞催促了中国新剧的诞生,从1907年的部完整的中国话剧《黑奴吁天录》到新时期的话剧舞台,时间跨度逾300年。把中国话剧的历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发展历史加以研究和描述,即把话剧文学、话剧运动、舞台艺术、导演艺术和表演艺术纳入话剧历史的范围。把话剧作为综合艺术的整体发展的历史给予考察和评估。对中国话剧的历史发展理出了一些线索,揭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内涵。反映了中国话剧史学的研究的进展。对中国百年话剧发展作了一次历史的总结。

    • ¥90 ¥120 折扣:7.5折
    • 中国话剧史
    •   ( 3 条评论 )
    • 王卫国宋宝珍张耀杰 著 /1998-0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记述中国话剧近百年的发展历史,阐述话剧从外来的艺术形式到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我国民族文化的历程。书中留下了开拓者艰难跋涉的足迹,和他们为时代的进步,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创造的辉煌成就。书中也总结了值得记取的历史经验。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简洁通俗,易读易懂。

    • ¥8.5 ¥11.8 折扣:7.2折
    • 话剧舞台的聚焦与透视
    •   ( 40 条评论 )
    • 黄振林 著 /2011-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话剧艺术系由欧洲引入中国,迄今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已走过100年历程。本书概述了我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的历史,梳理了中国现代话剧在发展中对外国话剧艺术的借鉴和创新,并对百年来我国话剧大师欧阳予倩、曹禺、丁西林、李健吾等人的话剧舞台艺术做了深入研究。作者认为,面对电视、网络等电子传媒的挤逼,话剧应从故事叙述、舞台机制、游戏精神、传播手段等方面探索创新,以找回观众。本书对研究中国话剧百年历史,促进现代话剧艺术发展具有一定价值。

    • ¥28.6 ¥35 折扣:8.2折
    • 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
    •   ( 36 条评论 )
    • 上海图书馆 编 /2008-01-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国话剧诞生于20世纪初的大变革时代,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性。中国话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里有着多样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色,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切的关怀。今天,话剧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影响力。 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话剧史的专著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上海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组织历史文献中心“上海年华”项目组成员,从大量馆藏历史原照、近代出版的书籍、期刊、报纸以及戏剧说明书等文献中选取500多张与中国话剧相关的历史照片,进行系统的编辑、整理和研究,推出了《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一书。本书涉及范围从19世纪晚期话剧萌芽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近百年。全书共分三部分

    • ¥45.8 ¥58 折扣:7.9折
    • 中国话剧史(三联书店签章版)
    •   ( 144 条评论 )
    • 宋宝珍 /2013-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话剧已经具有逾百年的历史,话剧本来是西方的戏剧品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武力攻破大清国门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被中国人不断地吸收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变。 《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话剧史》旨在对话剧艺术的百余年历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梳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话剧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作,有些剧作作为足以流传后世的经典,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艺术学大系:中国话剧史》既有对过往的戏剧历史如文明戏、爱美剧、无产阶级戏剧、抗战戏剧、建国后17年的戏剧的全新总结,也有对新时期以来话剧发展现状的考察与阐述。从话剧文本、导表演方法,到戏剧理论思潮、舞台

    • ¥53.2 ¥65 折扣:8.2折
    • 赵氏孤儿
    •   ( 52 条评论 )
    • 吴江 周传家 王岗 和宝堂 赵书 赵洪涛 /2016-12-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戎、赵燕侠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名剧为主线,全面展现诸京剧大师的人生经历、该剧剧本的编写及修改过程、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服饰道具、演出盛况,并深入分析剧目的唱腔艺术、思想文化、精神内涵及其在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代表性作用等。 本丛书还配有大量精美的演出剧照。比如,舞台摄影的照片,采用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方式,记录与还原京剧舞台演出实况,用丰富的摄影语言展现京剧的优雅与美丽。而影棚摄影的照片,包括了每一剧目的主演、当红京剧名角,既展现京剧服饰之华美、化妆之精细、演员表演技艺之纯熟,也体现出摄影中光影的语言。

    • ¥37.5 ¥50 折扣:7.5折
    • 曹禺“弥留之际”的诗意独白:话剧《弥留之际》排演与教学
    •   ( 24 条评论 )
    • 张荔 /2016-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稿记录了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王延松在该校导演话剧《弥留之际》的舞台创作和排练教学的全过程,其全方位戏剧教学理念、排练全景和教学反馈贯穿全书。本书稿重点在于阐述这次排演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即,整个排演带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实验性;王延松导演有计划地针对当下戏剧教育与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探索和实验;并通过实现剧组的功能,使剧组的每位师生都在激活的状态中,释放能量,完成了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实验。同时,该剧以中国戏剧家曹禺弥留之际的灵魂独白探问了现代中国人的灵魂,同时与当下时代与人心深度对话。

    • ¥46.2 ¥66 折扣:7折
    • 话剧语言的滥觞与成熟
    •   ( 38 条评论 )
    • 陈曦 著 /2013-08-01/ 团结出版社
    • 本书以史为线,将对早期话剧时期、浪漫主义诗剧时期和诗化现实主义戏剧时期话剧语言的微观研究、共时研究渗透到中国话剧史的宏大叙事中,通过对不同时期话剧语言的形式分析和形态呈现,探寻戏剧语言从诗歌风格到诗化风格的转变,透过戏剧语言的:诗性;实质发掘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具体呈现,用不同的文体学分析方法阐释戏剧语言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例如对早期话剧的话轮分析、对浪漫.主义时期剧作的抒情性分析、对以曹禺为代表的话剧成熟时期的:复调;型会话语言的分析等。

    • ¥18 ¥25 折扣:7.2折
    • 演员演剧指南(下)
    •   ( 13 条评论 )
    • 王家元 著 /2019-04-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教材是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高年级教程,本册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在2017年12月出版的《演员演剧指南.上》的后续教材,全套教材是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高年级教程,主要为了学习 塑造完整人物形象 的知识而编,通过全书的学习,可以指导演员如何将剧本由文本转化成舞台呈现。该书操作步骤很好详实,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全书接续上册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部分用一个具体的剧本《烟幕》为案例,实际指导演员完成一次完整的操作流程;第二部分,分析、批注《晚安啦,妈妈》等十余个剧本,从宏观上指导演员去探索人物塑造的实际操作。

    • ¥34.6 ¥49 折扣:7.1折
    • 激情在这里燃烧——老话剧的舞台辉煌
    •   ( 11 条评论 )
    • 王雷王冠群徐慧 著 /2015-01-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一只马蜂》作于1923年,剧作的主旨在于批判守旧思想,宣扬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但和当时同类题材不同的是,作者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表现戏剧的主题。剧中以吉先生、余小姐为代表的新思想和以吉老太太为代表的保守思想是完全对立的。但作者没有让双方直接交锋,而是通过前者的机智应付达到矛盾的解决,而喜剧气息则表现在守旧的老太太用尽心机却*终被新一代年轻人用智慧所战胜。吉老太太表面上声称自己开明,内心却想阻挠儿子吉先生和余小姐的爱情,于是以关心的姿态想将余小姐介绍给别人。吉先生则在母亲面前不动声色,私底下却加紧了对余小姐的进攻。余小姐本来思想开放,但在吉老太太面前却故作保守,一面答应吉老太太做媒的请求,另一面却坚信她与吉先生的情感将难以动摇。剧情就在这种真真假假的互相欺骗中展开。新

    • ¥9.7 ¥13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