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现代舞的发展历程。从*代现代舞者玛莎 格雷厄姆到50年代的阿尔文 艾利,作者清晰地展示了现代舞是如何诞生、发展以及确立其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的。现代舞发端于20世纪初,*初的参与主体是白人女性(大部分为犹太人)、男同性恋者和非洲裔美国人,他们是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群。正是这一因素决定了:从诞生之初,现代舞的艺术诉求和表达方式就与社会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舞者用身体发表着对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以及各种社会偏见的强烈抗议 从 艺术为谁服务?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到 怎样通过舞蹈来表现美国和美国人?身为一名美国人意味着什么? 二战 之后,随着美国社会的繁荣发展,现代舞的政治诉求逐渐让位于纯粹的美学原则,并放下对抗性的姿态,与百老汇舞蹈和芭蕾舞等艺术类型进行了融合。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导演与舞台美术设计师在协同创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如何规避创作偏差、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以及如何保持团队成员间良好关系的问题等。书中详细阐述了舞台艺术创作的范围及特点,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及优化舞台艺术设计流程,尽可能完美呈现舞台效果。此外,本书还对未来晚会及舞台剧创作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跨界融合、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对于这些发展趋势和挑战,本书也进行了深度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资源整合和深入市场需求调研等。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舞台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舞台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由郭鹏和吴寒冰编著的《音乐剧与流行演唱实用教材》根据教学实践,针对音乐剧演唱的特点精选100首具有训练价值的中文歌曲编写而成。每一首作品都编写正式的钢琴伴奏乐谱,使演唱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歌曲。《音乐剧与流行演唱实用教材》为解决音乐剧演员演唱中文作品的技能技巧提供曲目参考,填补了音乐剧演唱教学中的中文教材空缺。
故事从2000年的一间台北病房里濒死的五号病人讲起。他得了一种怪病,不停地发烧,快要死了,这种来自命运的躲不掉的“消耗”的感觉促使他从台北到巴黎,从巴黎到上海去追问前世今生。故事就此展开,五号病人惊奇地发现,自己与一个上世纪三十年代名叫顾香兰的上海妓女息息相关。五号病人,顾香兰,伯爵,江红……这些人的生命纠缠在一起,如真似幻,一环套一环。 在这个故事中,“梦”成为了参与现实的一部分,人可以长久地睡去,去往梦中建构的那个世界,过完全另一种人生。这种设定让人细想心惊——我们究竟是真实存在着,还仅仅生活在某一个人的梦中?如果一个人,他在你的生命里来去自如,突然出现又疏忽消失,那么是否因为,你只在他的梦中?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梅耶荷德谈话录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 者 童道明著 出版时间 20190401 I S B N 9787100162739 定价 69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409 读者范围 专业师生、戏剧爱好者K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表演1-4级》由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主编
暂无内容简介。。。。。。
北京剧装戏具制作融入服饰、美术、刺绣等各种文化艺术元素,是一门独特的、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对北京剧装道具业的历史沿革,传承者从艺经历、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剧装道具的文化艺术特征,制作技艺等进行全面介绍,对于传承保护该项技艺,向大众普及知识具有积极作用。
本书在写作中重视史料 的发掘,期望通过对代表剧 作的时代背景、创作过程、 演出情形等历史细节的回顾 ,真实地展现中国革命戏剧 的发生现场,使新时代的读 者真切地感受到革命文化精 神艰难而又坚定的发展历程 。
本书是一部戏剧理论专著。本书从“现代性”的角度来分析新时期儿童剧取得的成就,从“理性”与主体性来观察。在题材的开拓、观念的创新、审美的多元化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学习布莱希特“间离”理论,借鉴西方现代戏剧写意的表现手段和技巧。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分为温州曲艺通论、温州鼓词、温州莲花三个部分,全面阐述了温州曲艺形成的时间与条件,对温州曲艺的语言形态、语言环境及温州方言的声调特征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从社会学角度对温州曲艺人的生存状态、知识分子对曲艺的歧视、以及历代官府对曲艺的查禁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论”还对温州曲艺19个品种的艺术特征与演出环境及其音乐结构和唱腔板式作了介绍。全书以史为经、以类为纬,史料完整、脉络清晰,对当地曲艺史及当代发展状态,有较完整的掌握和描述。所涉温州曲艺的所有门类,内容丰富、数据翔实,能准确反映当地曲艺史全貌;从结构组合到文字的铺排,基本合理,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可读性。
本书对当前剧院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鉴于现今剧院团管理方面缺少整理和总结, 本书尝试对剧院团管理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 并将作者近年来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也纳入其中, 对开展教学工作具有较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