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1折-3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越剧名著主旋律谱【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连波 编 /2013-02-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越剧名著《红楼梦》《玉蜻蜓》和《宋弘传奇》由我国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连波教授作曲,是越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尹(桂芳)派”经典传统戏剧目,在中国现代戏曲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越剧名著主旋律谱》选编的这三部大戏均由“尹派”传人王君安主演,每个剧目附有剧情简介和演唱提示,可供专业戏曲音乐工作者演出。研究时参考,也适合广大业余越剧爱好者欣赏、学唱时使用。

    • ¥42 ¥164 折扣:2.6折
    • 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正版】
    •   ( 0 条评论 )
    • 朱琳 /2007-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例如:首次专门以传统中国社会最普遍的娱乐形式——戏曲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学、戏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方法和理论,将我国项非物质遗产导人社会史研究领域,对其历史和社会价值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以江南昆曲受众为立足点,结合昆曲艺术特色,分析了他们喜好昆曲以及参与昆曲活动的原因和心理动机;阐述了昆曲在江南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及其对江南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这些见解有不少是新人耳目的,对昆曲研究向纵深和宽广推进不无裨益。

    • ¥31 ¥142 折扣:2.2折
    • 杭州小热昏【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顾希佳等 著 /2009-09-01/ 浙江摄影出版社
    • 杭州小热昏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清末民初盛行于杭州,并在上海、苏州等地产生过一定影响。它采用杭州方言,曲调诙谐,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来编排故事,深受杭州一带民众的喜爱。

    • ¥30 ¥238 折扣:1.3折
    • 广府戏班史【正版】
    •   ( 0 条评论 )
    • 黄伟 /2012-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二者都是指广肘戏班,是同一剧种在不閘叫代的称呼,代表了广府戏班发展历史的两个阶段。“红船班”代表的足传统乡村粤剧,它以广大农村及乡镇为演出阵地,以“红船”为戏班的运输丁具和艺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放称作“红船班”。“省港班”代表的是现代都市粤剧,出其主要巡演于省城广州和香港、澳门等大城市,故称“省港班”。由于城市之司的陆上交通方便队捷,古老的红船已不能适应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因而在省港班兴盛之时,红船虽没有消亡,但其功能已大大消减,仅限于运载衣箱画景及偶尔下乡演出之用,“红船班”变成了“落乡班”的代名词,而省港班则取代了红船班的地位而成为广府戏班的代表。 《广府文化丛书:广府戏班史》以广府戏班的发展历史为序,共分七章。

    • ¥38 ¥156 折扣:2.4折
    • 黄梅戏人物【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胡亏生 著 /2010-03-01/ 安徽人民出版社
    • 《黄梅戏人物》由胡亏生所著,共评价了黄梅戏界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他们分别是严凤英、王少舫、陆洪非、时白林、金芝、胡连翠、黄新德、丁同、、吴亚玲、李文、韩再芬、赵媛媛、熊辰龙等。《黄梅戏人物》通过对黄梅戏发展史上不同时期有成就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戏曲人生的艺术实践与风采的记述和评论,既使读者感受到他们作为单个人鹤立鸡群的不平凡的艺术人生和舞台风貌,又使读者感受到整个黄梅戏艺术薪火相传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第十六章《未来的星空》和附录《出戏出人的平台与窗口》两个篇章中,还简要介绍了2006年新评出的“五朵金花”和2007年“寻找到的七仙女”,以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情况。思想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独到,材料翔实,体系完整是该书的最主要的特点。

    • ¥30 ¥238 折扣:1.3折
    • 中国昆曲二十讲 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社科【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骆正 /2017-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清丽妩媚见长,秉承了优雅的美学传统,带有浓重的文人气息,一言一动皆温文尔雅。诗歌和音乐构成昆曲的灵魂,音乐美妙婉转,唱词充满诗意。身为心理学教授,作者在欣赏昆曲时,极富创见性地借鉴了艺术心理学专业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深具启发意义。本书用诙谐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对昆曲的独特理解和深入研究,既是对昆曲及其相关知识的介绍,亦是作者研究赏析昆曲经历的记录。

    • ¥30.56 ¥239.12 折扣:1.3折
    • 泉州戏班【正版】
    •   ( 0 条评论 )
    • 庄长江 /2006-06-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是福建社科院刘登翰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林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和“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的子课题,又是本人主持的福建省“十五”社科基金课题。在整套丛书出版的过程中,福建人民出版社林彬副社长和本丛书主编刘登翰教授、副主编林国平教授为“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我在此谨表衷心的谢忱!

    • ¥42 ¥164 折扣:2.6折
    • 四平调【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丽萍 /2015-08-0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河南是戏曲大省,除了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戏曲剧种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小剧种,我们一般称之为“稀有剧种”,如大平调、大弦戏、怀梆、宛梆、四平调等。 王朋、杨丽萍主编的《四平调》不仅从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对四平调的艺术层面进行了详尽的搜集、整理和记录,而且从文化层面对四平调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为四平调的保护和有效传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36 ¥152 折扣:2.4折
    • 关中影戏叙论【正版】
    •   ( 0 条评论 )
    • 梁志刚 著 /2013-04-01/ 大象出版社
    • 千余年来,影戏源远流长,几乎遍布全国,它生存于乡土百姓中,成为民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伴侣。以关中影戏为核心的关中影系在陕、甘、宁、青、晋、川、豫西等广大地区生生不息,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演绎着一曲又一曲祭祀礼仪、祈福禳邪、娱神乐人的俗乐,具有重要的民俗特性和教化功能。《关中影戏叙论》主要介绍了关中影戏的历史流变、传播分布、剧目剧本、音乐唱腔、班社组织、民俗特性、雕刻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 ¥49 ¥178 折扣:2.8折
    • 中国昆曲二十讲 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社科【正版】
    •   ( 0 条评论 )
    • 骆正 /2017-09-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清丽妩媚见长,秉承了优雅的美学传统,带有浓重的文人气息,一言一动皆温文尔雅。诗歌和音乐构成昆曲的灵魂,音乐美妙婉转,唱词充满诗意。身为心理学教授,作者在欣赏昆曲时,极富创见性地借鉴了艺术心理学专业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深具启发意义。本书用诙谐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对昆曲的独特理解和深入研究,既是对昆曲及其相关知识的介绍,亦是作者研究赏析昆曲经历的记录。

    • ¥40 ¥160 折扣:2.5折
    • 越剧-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正版】
    •   ( 0 条评论 )
    • 黄德君 主编 /2010-02-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越剧在百年诞辰和进入上海九十年之际,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义化遗产名录”,这对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戏曲艺术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尤其对越剧存新百年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越剧犹如一条溪水,从浙江嵊县的山野发源,汩汩流出,流进上海这个中外文化交汇的“海”,变得蔚为大观。著名的戏剧理论家郭汉城先生说:“越剧是中国近代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越剧》卷一书记述了上海越剧发展的轨迹、文化品性、艺术特色、经典剧目等各方面情况,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越剧艰难曲折又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这部历史,是越剧几代人共同写下的,其中交织着多少汗水与血泪、苦恼与希望、奋斗与追求。每个想了解上海文化特色和越剧艺术的人,看了

    • ¥40 ¥160 折扣:2.5折
    • 昆曲与明清乐伎【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王宁,任孝温 /2005-02-01/ 春风文艺出版社
    • 昆曲曾是“妓曲”,在明清时期的青楼妓馆中流转徜徉,昆曲又曾是“酒曲”,在文人酒客的金樽檀板间缭绕迷离。昆曲曾是“吴声”,与吴越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昆曲又堪称“坤曲”,她优美凄迷正如江南纤美小巧的吴妓。一部昆曲史,倘若假以的视角,也许会平添几分清晰、几分生动……

    • ¥32 ¥242 折扣:1.3折
    • 中国越剧走向何方—近20年来中国越剧研究【正版】
    •   ( 0 条评论 )
    • 张艳梅 著 /2012-10-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张艳梅的这本著作《中国越剧走向何方(近20年来中国越剧研究)》共六大章节,从当代越剧生存现状和走向探索中提炼出六大问题,梳理和剖析了越剧在进入现代化社会和语境中的诸多困境和种种探索,以及越剧界的前辈和今日不甘寂寞的探索创造者的活跃的思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刻地抓住了当代越剧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国越剧走向何方(近20年来中国越剧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历史观念和美学观点相结合,对越剧的历史和现状的种种问题都有冷静、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 ¥41 ¥162 折扣:2.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