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是单雯解读昆曲《牡丹亭》 《幽闺记》 《桃花扇》 《南柯记》 《长生殿》 《玉簪记》 《狮吼记》 《奇双会》 《雷锋塔》 《浮生六记》 《烂柯山》及《蝴蝶梦》等经典曲目中女性人物形象的随笔集,分故事介绍和人物解说两部分,角色涵盖了杜丽娘、王瑞兰、李香君、瑶芳公主、杨玉环、陈妙常、柳氏、李桂枝、白素贞、芸娘及崔氏、田氏。作者从自身舞台表演经历出发,叙述自己对昆曲传统经典剧目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处境、命运的独到理解,文字细腻流畅,富有表现力,全书图文结合,相得益彰。
《走向红氍毹》是关于几代京剧演员的艺术道路的评传合集。论述艺术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艺术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精神与历程,特别是前辈大师、艺术家的奋斗足迹,为后人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楷模。全书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梨园传奇,主要描述老一辈大师、名家的艺术与人生历程,突出共性中的个性,从不同角度阐释留给当代的启迪;中篇:岁月留痕,寻觅、浓缩艺术家的成就及其闪光点;下篇:艺苑印象,讲述与当代部分老、中、青演员的接触与感受。该书的问世,是对新一代京剧人的激励,也将吸引更多读者了解和走进京剧艺术,值得出版。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明代散曲的研究,多重视“未有昆曲以前,北曲为盛”的明中叶散曲,而认为昆腔兴起之后的明后期散曲价值不高。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观,但仍有学者认为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至天启五年(1625)的这七十年时间内,散曲创作基本都囿于梁辰鱼、沈璨两派,直到施绍莘的出现,才 打破“香奁文学”的一统局面。 本书以如何确定“晚明”散曲的时间下限为切入点,在尽可能还原这七十年内散曲曲坛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从散曲这一文体本身的发展、演变出发,并结合“晚明”词曲互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从理论层面辨析“词曲同源”与“正变异流”观的实际内涵,借助“词曲一体”观重新定义了散曲史角度的“晚明”概念。
《评弹情缘》记录了作者殷德泉一生与苏州评弹事业割舍不断的情缘。从少年时代喜爱评弹,工作后主持电视书场,在与各流派各名家的交往中,深入地研究评弹,于评弹艺人和普通听众间搭建桥梁,从而为评弹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昆曲博物馆系全国 的集昆曲的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以陈列、展演、保藏、利用、研究为宗旨的专业艺术博物馆。 《中国昆曲艺术》系列由中国昆曲博物馆主办,坚持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兼顾,以昆曲研究者和爱好者为主要阅读对象,2009年1月印发《中国昆曲博物馆》(试刊号),2010年5月起开始正式印发《中国昆曲艺术》 期总第2期。该系列自创刊起一直作为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内部刊物被印发、传阅,自2021年起正式出版。 《中国昆曲艺术(2021)》共收录24篇文章,约33万字,图片30余张,内容大致包括对文旅背景下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研讨、昆曲史论研究、老艺人口述及昆曲史料整理等。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作者来自不同的领域,有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昆曲专业的研究者、昆曲艺术的爱好者和收藏者等。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明代散曲的研究,多重视“未有昆曲以前,北曲为盛”的明中叶散曲,而认为昆腔兴起之后的明后期散曲价值不高。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观,但仍有学者认为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至天启五年(1625)的这七十年时间内,散曲创作基本都囿于梁辰鱼、沈璨两派,直到施绍莘的出现,才 打破“香奁文学”的一统局面。 本书以如何确定“晚明”散曲的时间下限为切入点,在尽可能还原这七十年内散曲曲坛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从散曲这一文体本身的发展、演变出发,并结合“晚明”词曲互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从理论层面辨析“词曲同源”与“正变异流”观的实际内涵,借助“词曲一体”观重新定义了散曲史角度的“晚明”概念。
本书分传承篇和创新篇两部分,各12篇相声段子文本,共24篇,集结了多年来裘英俊创作改编的相声作品文本以及相声广播界同事们的“透底爆料”。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兼总编辑李英华台长和曲艺理论家、南开教授薛宝琨为其题序。另外作者的搭档以及几位电台的编辑、导播、主持人分别写了各自眼中的裘英俊。
中国曲艺曲种繁多,音乐丰富。南北方曾有二百多个曲种,历来有“南弹北鼓”之说,即南方以弹词为代表,北方以鼓词为代表,它们在艺术上各显特色,在价值上又等量齐观。南方的弹词以苏州弹词影响较大,北方的鼓词则以京韵大鼓为侧重。鉴于此,连波编著的《中国曲艺经典唱段100首》以“南弹北鼓”为选编宗旨,选了23个曲种暨100首唱段,通过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彰显经典、弘扬流派,倡导交流,达到传承、发展的目的。为专业工作者提供一本可作比较研究的资料及广大爱好者可以此作自修学唱的实例。本书所收集的曲谱资料相当珍贵,采纳曲谱的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美学、实用价值。丰富多彩、精湛优美的曲艺音乐,使人陶醉不已。
。。。
。。。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表演要求语言精练,活泼犀利而又幽默含蓄。它的语言是艺术化的口语,又是生活化的文学语言。本书集中收录了德高望重的表演艺术家张寿臣的主要代表作品40余万言,具体地体现了张寿臣相声艺术的成就和风格。
......
《步步娇:单雯说剧谈情》是单雯解读昆曲《牡丹亭》 《幽闺记》 《桃花扇》 《南柯记》 《长生殿》 《玉簪记》 《狮吼记》 《奇双会》 《雷锋塔》 《浮生六记》 《烂柯山》及《蝴蝶梦》等经典曲目中女性人物形象的随笔集,分故事介绍和人物解说两部分,角色涵盖了杜丽娘、王瑞兰、李香君、瑶芳公主、杨玉环、陈妙常、柳氏、李桂枝、白素贞、芸娘及崔氏、田氏。作者从自身舞台表演经历出发,叙述自己对昆曲传统经典剧目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处境、命运的独到理解,文字细腻流畅,富有表现力,全书图文结合,相得益彰。
中国曲艺曲种繁多,音乐丰富。南北方曾有二百多个曲种,历来有“南弹北鼓”之说,即南方以弹词为代表,北方以鼓词为代表,它们在艺术上各显特色,在价值上又等量齐观。南方的弹词以苏州弹词影响较大,北方的鼓词则以京韵大鼓为侧重。鉴于此,连波编著的《中国曲艺经典唱段100首》以“南弹北鼓”为选编宗旨,选了23个曲种暨100首唱段,通过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彰显经典、弘扬流派,倡导交流,达到传承、发展的目的。为专业工作者提供一本可作比较研究的资料及广大爱好者可以此作自修学唱的实例。本书所收集的曲谱资料相当珍贵,采纳曲谱的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美学、实用价值。丰富多彩、精湛优美的曲艺音乐,使人陶醉不已。
《风姿花传》是世阿弥所著的能剧理论书,也是世阿弥留下的21部能乐理论著作中最早的作品。此论著以观阿弥的教导为基础,加上世阿弥自身领会的对技艺的理解著述而成。世阿弥在15世纪初完成此论著。全书共七篇,前三篇是在应永7年(1400年)写成,余下的是在其后20年间写作、改订而成。“幽玄”“模拟(物真似)”“花”这些讲述艺术神髓的说法可以在本书里找到根据。它是最古老的能乐理论书,可以说是日本最古老的戏剧理论。《风姿花传》的内容包括能剧的修行法、心得、演技论、演出论、历史、能剧的美学等。它既可作为能剧的技艺理论来读,也是日本美学的古典。
本书为陈古虞记录整理的北方昆曲表演艺术大师韩世昌六个剧目(含第七个戏的一小段)的表演身段,包括《思凡》《痴梦》《刺虎》《闺塾》《刺梁》以及《游园》出场。记录详细、清晰、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