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并非将中国戏曲和中国之外的戏剧进行对照和比较,进行探讨二者之间的“异”或者“同”,而是专门以中国戏曲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的视野来进行观照和省思,因而在一些前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了新的问题。本书围绕着三个专题展开论述,即“异质文化与戏曲的形成”、“跨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戏曲”和“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戏曲”三编。上编从解析“戏曲”概念开始,探寻了这一概念在现代学术中的衍变,否定了“中国戏曲源于戏度梵剧说”,并尝试阐明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戏曲形成所起的影响。中编为南戏定位、探诗南戏和传奇的历史断限、探讨南戏和传奇中女性的呈现等等。下编则主要从西方影响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戏曲的现代历程。“跨文化交往的时代催生了跨文化、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而本书则从戏曲学术研究的角度为
今年是徽剧进京200周年,如果以徽剧、汉调、昆腔等在北京相会合而产生京剧这个新的剧种而言的话,那末京剧绵延200年,繁衍出代代群星,创造出无数剧目,它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在这期间也有不少戏剧家笔耕墨录,把平时所见所闻星星点点记载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戏剧本质新论》是一本研究戏剧艺术本质、探究戏剧文化核心概念与戏剧活动基本框架的专著。书中祭祀活动中的“牺牲”、“献祭”与悲剧中死亡、英雄献身的联系;悲剧文化的时代落差与文化差别;“假定性”对于戏剧活动的“艺术性质”与“存在前提”;艺术创造的逻辑起点;戏剧艺术活动中的“人造型”与“物造型”的区划;媒体特征与艺术特性的判断……这些内容充满了历史思考、文化辨别、价值判断,读起来引人深思,促人联想。
苏州是昆曲的故乡,又是一座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吴王命伍子胥在此建造了设有八座水陆城门的阖闾大城,即苏州古城。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座古城历尽沧桑,有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积淀。本著八章,即开启了昆曲若干与苏州人文相关的窗口,试图通过人文的视角,与读者交流,切磋昆曲历史和昆曲艺术中的一些重要话题。
优伶以及他们的艺术活动是古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他们甜润的歌喉,优美的身姿和戏谑的表演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调融着社会的氛围。人们都依恋他们,亲昵他们。然而,当时优伶所遭受的苦难和摧残却与他们所创造的艺术文化极不相称,人们在观赏其艺术创造的同时又侮辱他们、作践他们。艺术的尊荣与艺术创造者的低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
本书对现有的越剧资料作了全面、系统地整理,内容丰富。全书收有九十四种剧目的唱段和二十三个折子戏,以及这些剧目和折子戏的剧情简介和编剧演员名单。除此,还附有演员小传和精美的剧照。《新编越剧小戏考》对现有的越剧资料作了全面、系统地整理,内容丰富。全书收有九十四种剧目的唱段和二十三个折子戏,以及这些剧目和折子戏的剧情简介和编剧、演员名单,基本按照年代编排:经典、传统剧目,上个世纪的四十、五十、六十年代新戏,五十、六十年代现代戏,八十年代新戏和现代戏,后是开篇折子戏唱段。除此,还附有演员小传和精美的剧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新编越剧小戏考》既显示了二十世纪越剧发展的轨迹,又展示了越剧艺术繁花似锦的盛况。它是越剧艺术的文本,也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还为越剧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
《戏剧艺术十五讲》是在大学戏剧课程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上讲授戏剧艺术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既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又不忽视学科前沿的重要问题;既追求尽可能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又保持着学术性、系统性的特征和语言风格。同时,作者尽力将古今中外戏剧艺术融为一体进行开放性、多元化的阐述,并将研究成果“糅”进质朴的叙述之中,以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戏剧审美以至戏剧创作的水平。
这本大型图文书由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序,总导演张继钢撰写前言,由《复兴之路》宣传部主任、文艺理论家毛时安主编。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文本实录”刊登了《复兴之路》剧本。这是剧本经无数次反复修改后第一次与读者见面;第二编“百感交集”收集了以79岁高龄词作家阎肃领衔的主创班子的创作感言,真实表达了艺术家们一年创作中经受的丰富有趣的艺术体验;第三编“记忆犹新”,收有《复兴之路》创作、排练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花絮。全书收有300余幅照片,成为国庆60周年独特的一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