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有如下特点:对象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业余爱好者。音乐家的生平、逸事从简,以作品的分析评价为重点。不堆砌术语。不罗列、不比较版本。将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欣赏习惯考虑在内,不盲从专家的看法。曲目外文标注准确、齐全,便于入门者网上查寻。
何建成编*的《世界名曲管乐重奏曲集》根据管乐器的共性及特点,如音高、音域、演奏技巧等多种因素,进行移调编配,其旋律、节奏、和声、织体等保持原作的基本面貌。全书以二重奏、三重奏乐曲为主,有易有难,演奏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循序渐进,选择演奏。本曲集适用于小号、单簧管、次中音号、萨克斯管等多种同一调性、音域适宜的管乐器使用。不同类、但调性相同的乐器,如:降B调小号与降B调次中音号;降B调单簧管与降B调萨克斯管,也可以交叉使用。曲集中三声部的作品可供两个相同调性的高音乐器和另一个不同调性的低音乐器演奏,如:两支降B调小号与一支C调长号;两支降B调单簧管与一支C调大管等。本曲集适合大、中、小学管乐团(队)的室内乐重奏训练,具备普及性及专业性的特点。乐谱某一个声部出现的双音,可以任选一音演奏。
每一个承载文化美学和艺术硕果的土地,都有着属于它们的音乐符号。梭罗曾说:“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寻找到生命的春光。”本书源自 音乐评论家陈立先生在 大剧院所作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讲座。作者将视角聚焦于维也纳、布拉格、伦敦、柏林、慕尼黑、萨尔茨堡、威尼斯等世界音乐名城,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众多音乐大师的故事,并将各地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自然风光融入其中,展现出一幅幅充满艺术魅力的异国风情画。书中配有数百幅精美画作和照片,并以二维码附上经典音乐片段。图文并茂,音画交融,邀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建党百年民族器乐颂歌系列”《流淌的歌声》由唐俊乔、宋小璐、汝艺合作编写,分竹笛、二胡、古筝三册,每册均收录红色歌曲100首,按创作时间排序,分为烽火岁月、和平年代、改革时期、和谐天地四部分。这套曲集
古典音乐圈和社会公众真的分属两个世界吗? 再次谈论古典音乐真就那么不合时宜吗? 两个世界间的高墙真就如此坚不可摧吗? 作者试图从社会层面捕捉古典音乐在过去十几年里走过的道路,尤其是她在全球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所呈现出的面貌和姿态。其中的一些人物、事件、话题和片断,离我们的世界很近,并*终组成了日常生活的画面,勾勒出我们每一个人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变化。 通过阅读王诗元*的《古典音乐拒*沉默》,读者至少能够确信,古典音乐远未沦为文化遗产,无论人们的听觉习惯和生活方式如何变化,她始终渴望并尝试着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少儿歌曲全集(修订版)》特点: 1.根据作品的曲调特色和歌词内容,把所收入的作品按三个声组来划分,即:幼儿组(3岁至7岁左右)、儿童组(7岁至10岁左右)、少年组(10岁至13岁左右),但在编选作品时我发现组与组之间的界线有些模糊不清,我曾经试图想把他们划分得更清楚一些,可是结果总是不够理想。有一天我忽然恍然大悟,我们自己在童年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其实都只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你不能够把哪一天明确地划分为幼儿阶段或是儿童阶段。因此,音乐作品也必然是随着儿童心理和生理的逐渐变化而变化的,明确的分界线是找不到的,但模糊的分界线却是明确的。因此,大家在歌曲集中一定会发现,有的作品在声组的划分上有些模棱两可。凡此种种,这些作品都属于 模糊界线上的 作品,但毕竟是少量的,大多数作品的
本书精选从上古尧舜禹时期至晚清4000多年来历代名家吟咏山西政情、民事、风物的经典诗作150首,并进行了白话文翻译。从壤父的《击壤歌》到汉武帝的《秋风辞》,从李白的《太原早秋》到张之洞的《井陉口》,以时间为坐标,从诗作的角度全景式地展现了山西丰富璀璨的历史风情。一人一诗,一诗一译。*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融入了现代诗歌创作技巧,把一篇篇词义晦涩、表意含蓄的诗作,阐释为文辞优美、老幼能诵的“接地气”的文字,给予了古诗新的生命。本书每篇分为“阅读小引”“原诗”“译诗”“注释”四部分,“阅读小引”采撷了诗作所附载的诗外话题,包罗了诗作者拥有的精华事略、精彩轶闻,内容饱满引人入胜;“译诗”不仅是转换古今词义,而是译出情采,译出气韵,译出旨趣,译出文化品位与艺术水准,足以再现原作魅力的
基本信息 书名: 经典老歌400首 作者: 本书编写组 开本: *: 49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7-01 书号: 9787122260291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歌颂与情歌经典 婚誓 (1) 送别 (2) 送别 (3) 赞歌 (4) 采槟榔 (5) 春天里 (6) 四季歌 (7) 梅娘曲 (9) 思乡曲 (10) 满江红 (11) 渔光曲 (12) 长城谣 (14) 黄河颂 (15) 延安颂 (17) 南泥湾 (19) 绣金匾 (20) 地道战 (21) 浏阳河 (22) 回延安 (23) 新疆好 (25) 祝酒歌 (26) 东方红 (28) 绣红旗 (29) 红梅赞 (30) 珊瑚颂 (31) 太湖美 (32) 雁南飞 (33) 天涯歌女 (34) 青春舞曲 (35) 夜半歌声 (35) 牧羊姑
交响音乐是音乐的形式。它以生动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宏伟壮丽的气势和灿烂的管弦乐色彩、富有哲理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性情、启迪着人们的智慧、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如何了解交响音乐的有关知识,如何欣赏交响音乐是当今大学生和广大音乐爱好者十分关心、感兴趣的问题。 该书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音乐书系》之一,共分为10章,主要从提高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由浅人深地阐明了各种交响音乐体裁和类别的概念、表现特征和风格;概括论述了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交响音乐作品。 该书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音乐爱好者提高艺术修养的指导用书。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 之书。 作者首先在 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 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 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 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吕文成自幼对音乐有特殊兴趣,十多岁即与同道中人潜心学艺。由于资质聪慧,勤奋苦学,并善于发现众人之所长,广采博纳,故能迅速成长,青年时期已崭露头角。1919年吕文成参加了当时上海有名的中华音乐会,兼任中华音乐会、上海精武体育会及俭德储蓄会的粤乐指导和演奏员。20世纪20年代,吕文成与陈铁生、甘时雨、钱广仁、尹自重、何大傻、司徒梦岩、杨祖永等人经常在精武体育会、上海中央大会堂、红光电影院、广东大戏院、虹口基督教青年会等地排练演出,蜚声江南。1926年吕文成参加了上海精武体育会组织的赴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巡回演出,出色的表演,在京、津等地引起了轰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吕文成离开上海移居香港。在此期间与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前期为程岳威)等人长期合作,被人们誉为粤曲演奏的“四大天王”
本书是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音乐图书,共收集中外名曲100首,其中中国歌曲60%,外国歌曲40%。分别选取混声合唱、同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的一些代表性曲目,并配有钢琴伴奏。是目前我国的一本集中外名曲,并配有钢琴伴奏的合唱曲集。为满足专业和业余读者的需求,分别出版了五线谱本和简谱本两种版本。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 之书。 作者首先在 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 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 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 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 之书。 作者首先在 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 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 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 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
本书稿共分为18篇,从五四运动开始,到实现中国梦结束,收录了29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歌合唱曲谱,并简单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令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意境,将爱国爱党情怀自然代入,用艺术形式唱出时代赞歌。书稿不但是红歌合唱工具书,同时是对光辉党史以音乐形式进行的梳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