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对布里顿及其音乐风格有一个整体上的为全面的认识,本书以布里顿及其音乐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章主要对布里顿的艺术生涯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以观察他成长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第二章是对布里顿的音乐创作进行研究,选取其五部代表作品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概括出布里顿的创作技法。第三章是布里顿成就的概述,进而明确其在英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上应遥历史地位。结语是笔者对布里顿音乐创作的四点认识:从内容表现的需要出发,追求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面向大众”的创作理念;对和平主义信念的终身追求;音乐家对人性广阔而深刻的思考。附录包括布里顿生平及活动年表、音乐作品与文论总目。
《曲式精要》在构思及写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和易于理解的思路。所谓简洁明了,即去芜存真,在各种传授方式中,选择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弃绝那些模糊的讲述或臃长的说道。简言之,以曲式结构分析的精髓示人。要将精髓示人则须条款清楚、指示明确。因此,书中对每一种曲式结构都先行明确其构成条件,并开示各种曲式所独具的结构特征,以澄清曲式间可能存在的模糊理解。当然,所有的曲式类别都会有例外和突破,艺术创作不是靠条款来构成的,但形成一门学科,必定有其普遍性和科学性。所谓层次分明有两层含意,其一是从底层单曲式结构类到高层奏鸣性结构,分层叙述、层层递进,形成曲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型构造体系。其二是每一种曲式除了它的基本曲式形态外,它内部的次级结构(一次级或多次级)及怎样地组合
《教与学同步辅导》主要内容包括: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四部和声,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原位三和弦的连接,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和弦的转换,为低音配和声等。
“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一般以系列讲座的形式进行。与通常的一次性讲座相比,这种系列性讲学的优势在于对音乐学领域的专题作“系列展示”,它能比较集中、全面、深入地展现讲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这样的系列讲座也具有高级研讨班的功能,使听讲者能比较系统地接受.某一学术专题的知识和了解相关的研究状况,实际上起到了一门“精选”高级课程的作用。每次讲学后,讲学者的系列讲稿经作者的修订,均作为学术专著由我院出版社出版。由此,形成讲学交流、学科建设、科研出版的互动多赢,并进一步推动与扩大这一学术品牌的影响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