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凭借多年在音乐会上演出和从事教学的经验,为钢琴学生们精心制作了这一综合性的学习纲领。学生们只要遵循此纲领系统地去实践,就必能获得扎实而灵活的技巧,而且还能避免不良习惯的形成,消除潜在的损害。为充实练习实践和体现研习的价值,本书所用谱例均引自传统钢琴曲。为便于阅读和在键盘上使用,本书还附许多插图。本书既可作为正规的课本,也可充当自学用书,无论是学生或者是专业钢琴家,都可以从本书受益。就本书的结构而言,它是一部有始有终,以一贯之的教程,但也适合作为某专题用的辅助材料。为阐明本书富有创意性的练习,作者还专门制作了一部长达90分钟的教学电视片,该片由本书发行者提供。
《师生合奏钢琴趣味曲集》作者鸠玖将一些非常好听的,耳熟能详的音乐改编成适合师生合奏的钢琴谱,如《小星星》、《我和你》、《雪之梦》、《天空之城》、《卡农》等,合奏出的音乐效果接近于原曲。难度进阶也与“小汤一、小汤二”相似,适合所有正在使用“小汤一、小汤二”的学生及老师使用。本书主要用于增强儿童的学琴兴趣和音乐素养,巩固手指稳定性与识谱能力。
本书精选100首音乐史上颇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经过优质改编和合理编排,成为能与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搭配使用的同步钢琴教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琴者在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就能接触到伟大的艺术精品,以培养出真正的艺术素养,学琴者可放慢脚步来享受学习的乐趣,唤醒对古典音乐的真挚热爱;同时,由于是依附于经典的“车尔尼599”的教学进度同步编写,也为这百首古典名曲进入钢琴教学领域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n 本书既可与“车尔尼599”同步使用,也可作为“古典音乐曲集”由教师依据经验独立使用,还可作为“视奏”或“欣赏”教材自由选择、搭配使用。每首乐曲都附有相关的文字介绍。扫码可直接聆听到全部乐曲的弹奏示范。书中穿插12首简洁生动的四手联弹,用以加强师生互动,尽享合作乐趣。n
这部规模宏大的系列丛书,是以名家专集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在我国钢琴创作领域中做出突贡献的作曲家的主要作品,是一套极具学术研究价值,且有着极高艺术鉴赏水准和实用价值的重要书谱。
本书编者从肖邦的作品遗精主挑选了个经典片段,并将其改编成适合双人演奏的钢琴谱,演奏形式分为“四手联弹”、“三手联弹”两种。
勃拉姆斯的A大调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写于1886年夏天,即他一次到图恩时。正如他通常的做法,勃拉姆斯在委托他的出版商之前,先将自己的这部新作寄给朋友们。1886年12月31日,他收到来自柏林的作曲教授海因里希·冯·黑佐根堡的夫人伊丽莎白·冯·黑佐根堡的回信;勃拉姆斯初到维也纳时他们就相识了,她是他的作品的狂热崇拜者,信中写道:“……我满怀喜悦地欢迎和赞赏一乐章中克劳斯·格劳特的歌曲!”勃拉姆斯引用了自己的歌曲《我的思绪有如旋律般飘动》,Op.105,1(为克劳斯·格劳特的诗谱曲)作为这个乐章的第二主题;Op.105中另外一首歌曲的旋律(《在墓地》)隐约出现在本奏鸣曲的终乐章中。勃拉姆斯在图恩的同一时期创作了这些歌曲。
目前这个实用版本采用了卡尔·佩斯勒所编的杰出的《全集版本》为其蓝本。与《全集版本》一样,本版本中出自海顿本人笔下的连线、表情记号、速度记号等均使用了原来的粗体大字号,而所有其他加入的记号均彩稍细稍小的字号。海顿生前出版的版本中所加入记号在此均采用较小的字号,而在以后版本中加入的记号则以括弧中的小字号出现,其中包括本书编者加入的记号。
《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是由何雁云老师编著,当何雁云老师将厚厚的一叠书谱放在我的面前,恳切地要我为她这本《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写序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眼前不由地浮现出她十八年前在星海音乐学院读书时的情景。记得她当时的钢琴水平在班里就是出类拔萃的,因此,经常为同学们伴奏。也正是由于她具有出色的伴奏技能,毕业后,她担任了广州乐团合唱团的钢琴伴奏。那些年,每当我观看该团演出时,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我为有这样一位学生而骄傲。后来,她又担任了母校继续教育学院的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开始为培养音乐人才默默地耕耘。
《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年-2013年)》收录104首中国钢琴原创经典作品,并邀请四十余位钢琴演奏家重新录音制成配套CD。以书配碟形式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一百年来的发展过程,按不同时期整理出一个基本阵容,将比较清晰的历史概貌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向海内外大力介绍中国钢琴的精品力作,积极推广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此项目已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二五”重点规划。
《少儿曲集》大体上是按难易程序编排的,但也并非的下一首难于上一首。它分为《儿童曲集》与《少年曲集》两部分,舒曼尽量使技术与音乐程序相当,非常重视采取各种不同的曲式与风格,变换主调与复调织体,单一调性与转调的交替运用,以及作品的长短搭配。在音质和节奏问题上的处理,与它们所载的体裁类型及其色调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布格缪勒(JohannFriedrichFranzBurgmiiller)德国钢琴家,作曲家。1806年12月4日生于德国雷根斯堡,1832年定居巴黎,1874年2月13日在巴黎逝世,享年67岁。他一生为少年儿童创作了许多钢琴练习曲,这些练习曲对事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非常精彩,意境准确到位,在琴童们心目中受欢迎的程度明显要高于以纯技术训练为目标的练习曲。布格缪勒以轻松雅致的演奏风格而闻名,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作品非此《钢琴进阶练?曲25首》(作品100)莫属。在该作品集中,每首都有描绘性的标题,且都十分优美,从音乐的语句、发音、力度等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元素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音乐和技术训练。这也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初级钢琴音乐之一。《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声像示范版)》从钢琴演奏、音乐学习与情景想象等认知角度出发,在每一首乐
《中国作曲家钢琴作品系列:黎英海钢琴作品选》精选了在中国钢琴创作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作曲家的主要作品,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乐谱,可视为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发展史的索引。所有作品都是由作曲家亲自修订的手材料,包括演奏注释和创作笔记,是非常珍贵的版本。
《赋格的艺术》在巴赫逝世时处于未完成状态最后一首赋格未十分完整写出。这部作品总是被蒙上神秘色彩,并且引起许多疑难问题。《赋格的艺术》包括14首赋格曲,是按复杂性的增长而排列的羽管键琴作品,4首卡农曲就像14首赋格曲那样建立在同样的铭言性的主题上,也同样按复杂性的增长排列,形成整首作品的结束部。这种结构在目前的版本中得到了恢复。演奏家们注意到,在巴赫的手迹中,赋格1和3是并列在一起的,如同赋格8和11。《赋格的艺术》是马赫生命的最后一年为雕版家而准备的,这部作品于1751年作曲家去世约12个月后出版,并在1752年再版。
此书选择的曲目都是多年来中外的歌曲,难度不大,左手的伴奏手法仍然是原来的那两种定式,大家练习时要注意以下程序:一、先练句,熟了后再练第二句:二、练句时,两手是分开练的,即先练右手,再练左手,等两只手都熟悉了,再合起来练,合练时要一小节一小节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