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描述了作者在数十年的舞蹈创作中的心得与体会,正文中还有对参与表演作者创作的舞蹈作品的演员的访谈录。另外这本书前面有舞蹈剧照的彩页,增加了整本书的可阅读性和趣味性。整本书围绕着舞蹈编导创作中的要素,如审美、原风格与再风格、形象、符号及符号的意义、意象、形式意味、音乐等展开,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现代舞蹈编导创作中融入传统舞蹈的元素,并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本书是研究生 课程《中国舞蹈美学》的配套教材。该教材立足于舞蹈本体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四个单元及导论、结论为教材结构,运用美学方法论,较为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总结并阐释了中国舞蹈的美学范畴、审美范式、美学思想及美学追求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舞蹈美学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使其能在应有的艺术高度和学术深度上掌握中国舞蹈美学的基本原理。
本教材 章先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对体育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理念进行系统阐述,说明以英歌舞进校园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撰写教材是传承和弘扬好中华 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举措;第二章和第三章则对英歌舞渊源流变和各种风格流派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第四章至第八章是动作教学部分,第四章介绍英歌舞的基础动作、第五章介绍英歌舞的基本组合、第六章介绍英歌舞的常见套路组合动作、第七章介绍英歌难度组合,整体上循序渐进;第八章专门介绍了女子英歌舞的动作组合,使喜欢英歌舞的女生也有适合自己的动作套路可以学习。
本书收录了30多篇张云峰与众多青年舞蹈专家、舞蹈演员的访谈录,其中涉及了舞蹈艺术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舞蹈编导的深入探讨,以作品为基础,总结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概括出了一套张云峰式的舞蹈创作范式,也就是先从身体到态度对舞蹈的内在进行前理解,再根据情感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 终创作属于舞者自己的艺术成果。本书涉及学科方法论,舞蹈美学,舞蹈教育,舞蹈实践等,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学习资料。
淅江艺术研究院刊物《文化艺术研究》从2019年开始开辟“吕艺生谈舞蹈专栏”,由吕艺生每期写出一万多字的文章,要求吕艺生将其一生对舞蹈研究的各种观点、见解都集中撰写出来, 以栏目名称“吕艺生谈舞蹈”为书名出版。现将已经写出并发表的文章《舞蹈本体论钩沉》 《中外舞蹈“反向交替”现象的启示》 《当代中国舞风解析》 《舞蹈规范纵横谈》 《“美,是舞蹈艺术 本质的特征”吗》 《哲学家为何忽略了舞蹈》 《简析舞蹈美学的逻辑起点》 《舞蹈表演理论探秘》 《舞蹈学方法论再思考》 《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追索》 《再谈“大舞蹈观”》 《舞蹈思维问题》等12篇论文作为作者阶段性研究成果集结出版。
本稿件是我国著名舞蹈编导王玫在北京舞蹈学院数年教学和实践后的成果,对于舞蹈界后备力量的培养,以及舞蹈编导的教学和实践都能够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稿件的整体风格一如王玫本人——不走寻常路,不论是文风还是整
《中国戏曲精品(第2卷)》所选剧目为建国前后整理、改编、创作之剧目,共分五卷:第一、二卷为整理、改编之传统剧,计26个;第三卷为新编历史剧,计14个;第四卷为现代戏,计12个;第五卷为民族戏剧,计15个。总目录在第一卷。
本书汇集了来自全国有名专业院校的教师、硕博研究生及表演实践者在上海戏剧学院参加迈克尔·契诃夫方法大师班的感想和思考。靠前表演实验教学工作室成员包括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和戏曲学院的青年教师,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戏文系、舞美系、导演系、创意学院及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