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史》(原书名为《中国美术史 雕塑篇》)首版于1915年出版,是大村西崖关于中国美术研究方面*代表性的著述。作者大村西崖为编著本书,可谓以非凡之热诚、惊人之毅力,搜集中国雕塑史料巨细无遗,并条分缕析,分类排列,又加以犀利之论评。该书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度,上启于太古本,止笔于五代,至成书时书录记事凡一千二百余项,金石碑铭凡两千六百余种,附录珍贵图片978 幅,纵横交织,图文并茂,使得中国几千年雕塑历史的发展轨迹有案可稽,历历在目。中国学者罗振玉、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关野贞等也都亲自为此书做了序。 《中国雕塑史》对当时及其后的学界影响甚大。梁思成于1929至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时,就曾参考过此书。 中国学界至今仍将大村西崖的《中国雕塑史》和常盘大定、关野贞合
《雕塑艺术1》(上下两册) 集结数十位造型艺术家,揭秘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想知道自己心爱的模型从设计到出荷需要多久吗?想知道一流手办模型展览会的参观攻略吗?想了解知名的手办生产厂家、手办制作公司的秘辛吗? 41位一线造型艺术家、120项原创设计、15部制作攻略、6个艺术专栏、6篇独家访谈,从设计灵感、创作背景、爱用工具、制作过程、工作习惯、多视角诚品展现,一场纸上的造型展览与分享之旅,那些让你无尽欢喜、感叹惊奇、渴望拥有的 传奇 之作,尽在这里。 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例1 造型艺术大家、人气插画师、涂装特效先锋、新秀原型师集结 创作灵感、制作过程、常用工具、工作习惯等。 例2 横山宏X大畠雅人联名企划对谈:从创作灵感到合作趣闻。 例3 涂装大家田川弘的拟真模型涂装讲座 皮肤基本色秘诀大揭秘:白色、红
本书共220万字、近300幅彩图,分为三卷:严峻卷(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理想卷(隋唐五代)、愉悦卷(两宋辽金西夏元明清),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事件及作品等为纬,较为准确翔实地编织出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石刻艺术发展的真实历史场景。采用描述阐释与历史钩沉相结合的方法,将纪传体的长处巧妙揉进编年史的写作中,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填补了学术空白。 编年体例分为 提示 叙录 文献 三部分,重点包括:与石刻艺术相关之重要政策法规、历史事件、宗教事件;对石刻艺术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之文化行为;雕刻家或刻工生平事迹;重要石刻艺术作品之系年、流传及影响等,*后一卷末附有参考文献书目、图录索引、内容索引。 本书资料翔实,史论结合,图文并茂,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领域的人员参考。
徐竹初、徐强在秉承祖辈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察与思考,兼顾舞台表演与审美欣赏的双重需求,在木偶造型以及神态的表现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良,塑造出大量超越前代的木偶艺术精品。 本书分为 雕偶世家 徐氏木偶雕刻传承与技艺 以形写神 徐氏木偶形象 两个单元,全面展示出徐氏木偶雕刻的技艺传承、艺术表现和艺术风格。
《中国雕塑史》(原书名为《中国美术史——雕塑篇》)首版于1915年出版,是大村西崖关于中国美术研究方面 代表性的著述。作者大村西崖为编著本书,可谓以非凡之热诚、惊人之毅力,搜集中国雕塑史料巨细无遗,并条分缕析,分类排列,又加以犀利之论评。该书以时间为经,作品为纬度,上启于太古本,止笔于五代,至成书时书录记事凡一千二百余项,金石碑铭凡两千六百余种,附录珍贵图片978 幅,纵横交织,图文并茂,使得中国几千年雕塑历史的发展轨迹有案可稽,历历在目。中国学者罗振玉、日本 作家森鸥外、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关野贞等也都亲自为此书做了序。 《中国雕塑史》对当时及其后的学界影响甚大。梁思成于1929至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时,就曾参考过此书。 中国学界至今仍将大村西崖的《中国雕塑史》和常盘大定、
毛泽东雕像的建造数量,可以说在中国雕塑历史上创出了记录。它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一种情感的回忆。从1997年,在张家口拍下第一张毛泽东雕像照片开始到现在,《图说毛泽东雕像》作者成文军在全国122个地市县镇,拍摄了225尊雕像。其中1970年以前建造保留下来的180多尊,其余的则是文革时期(或叫改革开放)后建造的毛泽东雕像。在抢救性拍摄中,有的大批雕像拆除,有的则被保护下来并且成为文物,一些被挖出又重新竖立。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毛泽东雕像都有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图说毛泽东雕像》作者用一种怀旧的心态,表达着这种客观存在,这种感受深印在我们的永恒记忆里。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这本《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之雕塑篇(精)》介绍了众多大师的作品。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从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角度说,必须从单纯的城市建设,走向以经营城市为核心的全面建设城市的时代。它的基本着眼点是以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和城市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应战水准,从战略规划的角度,促进各个方面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社会资源、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化。从这个方面说,经营城市的境界就是经营城市的生态人文。首先是生态,其次是人文,通过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在视觉确认性和创新公共空间放大城市价值。这就是我在本书中试图论述的主题。本书一共八个部分。至第五部分是探讨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的关系,特别是对塑造城市个性,提炼城市文脉,面对城市空间建筑现状,城市雕塑该如何应对。第六、第七部分是面对国际思潮和雕塑边境的“无限扩
本书通过1000多幅雕塑步骤图和创作,详细的介绍了如何用泥塑塑造肖像、人体、着衣人物等的雕塑方法。那生动而简单的塑造过程,如手和脚的塑造由两根红萝卜式的黏土开始;两个“水袋子”挂在肩膀上,是塑造女性双乳的比喻;指甲犹如从手指两边伸出两条轨道的瓦片等,让读者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掌握雕塑技法。这是一本放在工作台的旁边,在工作时随时翻阅的实用雕塑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