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资本论》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的学术专著。数十年来,作者致力于按马克思自己的论述,正确理解《资本论》原著的科学思想和应用价值。在反复深入研读《资本论》的基础上,本书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准确理解和阐释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动规律的方法及一系列基本原理。 正是从这种研究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科学方法的“特殊”中,本书提炼出研究商品生产历史条件下宏观经济运动的方法论“一般”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动的客观辩证法,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实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论原则。
本书讨论了实体宏观经济模型、货币经济模型与政府财政模型等。实体经济模型的讨论将动态规划方法与宏观经济理论地结合起来,帮助读者了解理性预期、控制理论等方法运用于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手法。实际上,《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讨论的搜寻模型、资产价格模型等内容都可以理解成《递归宏观经济理论》的入门材料。当然,宏观经济理论不能离开金融货币和经济政策。《动态宏观经济理论》介绍了货币进入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本方法,讨论了与经济政策关联的各种无关性命题。由于金融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信用问题与预期问题,因而货币经济问题的研究进展相对有限,《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讨论的货币经济的传统模型仍是当前的主流模型。因此,《动态宏观经济理论》详细讨论的货币经济模型并未过时,反而有助于读者厘清货币经济的复杂
本书是关于《资本论》宏观经济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的学术专著。数十年来,作者致力于按马克思自己的论述,正确理解《资本论》原著的科学思想和应用价值。在反复深入研读《资本论》的基础上,本书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准确理解和阐释了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动规律的方法及一系列基本原理。 正是从这种研究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科学方法的“特殊”中,本书提炼出研究商品生产历史条件下宏观经济运动的方法论“一般”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动的客观辩证法,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实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论原则。
本书从研究权力经济的内在发展逻辑着手,探讨了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逻辑,以期解开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许多中国经济之谜。本书中所用的分析工具能突破常规,理论视觉独到,具有创新性。全书主线清晰、结构安排合理,文字表达清楚。本书内容包括:权力经济制度基础及其制度变迁,权力经济与经济发展、寻租行为的分析、权力经济的绩效和发展趋势分析等等。本书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提出并分析“权力经济”的概念,揭示出中国权力经济发展逻辑;第二,为正确理解中国的宏观政策、政府行为和制定具体的宏观战略策略等提供理论基础;第三,为探索中国经济现象之谜提供新的视角和初步的分析框架;第四,对权力经济的分析构成中国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论支点,从而终促成中国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