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西比较的视野,探索了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当代演变,并以“制内市场”的总体框架来揭示中国的国家和市场的关系。本书提出,“制内市场”是一种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不断演进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市场并非自主的、自我调节型的秩序,而是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的组成部分,服从于国家治理的规制。具体体现为一个三层市场共存的等级制的结构:底层的自由市场经济,顶层的国家资本,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相互作用的中间地带。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中国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内部平衡不但关系中国自身未来的前景,也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本书指出了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结构的本质、内涵与特点,强调了低空经济的 战略定位及其与\\\\\\\\\\\\\\\" ”倡议的协调关系,指明了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方向;详细对比了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指出了低空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管理对当前及未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 经济现状下低空经济的政策引导和布局,探讨了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发展规划、技术革新和风险;重点介绍了工业级无人机、eVTOL、有人驾驶通航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发展现状及其关键系统,并讨论了\\\\\\\\\\\\\\\"AI+ 低空飞行器”赋能千行百业的情况;根据低空经济的行业特征提出了人才需求,分享了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现状和未来目标,给出了各地政府、企 、高职院校和个人参与低空经济建设的建议。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深刻认识低空经济的本质、内涵与特点,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简史(1949-1960)》是台湾知名学者郭岱君撰写的一部关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经济转型的专著。 许多人误以为台湾生来就是市场经济,其实不是。 1949年国民党撤退至台湾时,台湾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2/3以上的产业为公营,政府严格管控着各种经济资源与活动。当时的台湾,农业生产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对外贸易几乎停顿,可谓危机四伏。令世人惊诧的是,国民党竟然很快在台湾站稳脚跟,10年间经过一连串大规模财经改革,使台湾经济脱胎换骨,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而且是个效率高、生产力强的现代化市场经济。这一连串的改革与转型,造就了台湾长达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并带动社会及政治的转型。 那么,这场革命性的经济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改革的动力是什么?决策者如何突破重重阻力?公营企业该如何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进一步明确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目标与任务。鉴于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海南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本书即是这一研究的最终成果。 本书着重阐述了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经略南海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关系,提出了海南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为了深入、完整地认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意义,本书辟专章研究了历史上海南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理区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周汉民、王其明、任新建编著的《上海自贸区解读》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上海自贸区各项政策的全方位准确解读:下篇是专家以随笔形式对上海自贸区内涵的阐发。《上海自贸区解读》附有国务院及上海市有关部门关于设立上海自贸区的各类文件汇编。本书是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专业性、性的解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