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作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书重点研究了农业产业链的相关理论;经济作物产业链的纵向价值转移、分工协调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链运行机理;经济作物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合理性等问题,本书还研究了西部地区的茶产业、中药材产业与棉花产业的种植结构、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利用区位熵、集中系数、综合竞争力指数等指标,以及DEA方法,进行了案例实践研究,分析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瓶颈及竞争力优势,提出了各经济作物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方向。
本书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过程中的水利和土地问题,所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受到全国政协、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的重视。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从国际和国内情况来看,长期使用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等传统宏观调控作用已经不大,必须有重大针对性改革以及发展战略举措,而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土地资产,增加8亿农村户籍人口收入,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拥有更好的宏观调控的条件和环境,完全可以通过改革使土地价值化、资产化,通过调水改土增加可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产。 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对国外调水经验、国内热议的几种调水设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水的成本与风险
全书的主要观点聚焦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独特作用,重点加大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回报,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女性摆脱贫困、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首次论证既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又体现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特点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三式二型”开发方案;并针对地区经济增长与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改善并不能自然或自发结合的基本现实,系统构思倾斜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宏观政策制定与实施,提出营造有利于农村女性发展的人文环境的主要构想,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转变,有效地提高农村女性人力资源质量提供既具有理论创新性,又具有实践可行性的参考依据。
中国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失调既有全国层面的制度政策因素,也有中西部的区域因素。中西部的改革开放本相对滞后,中西部山地丘陵地带的农业自然条件缺少国际比较优势,面对全球化尤其是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既要克服全国层面的制度障碍,还要针对中西部的特殊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本书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中西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
本书以西部农村青年的职业流动为研究主题,首先从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 教育入手,分析教育机会分配和获得对西部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其次,在西部农村青年人力资本分布的现实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水平对西部农村青年职业获得、职业选择、职位上升等方面的影响;再次,用代际职业流动的实际数据和案例,说明人力资本水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西部农村青年职业流动的制约;*后提出扩大受教育机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农村青年的职业选择和流动能力的政策建议。
黄河文明足中华文明的主体,黄河足黄河文明的载体。 黄河文明的衰落,足华夏儿女的悲哀! 黄河文明的复必,足中国儿千年亘古不变的上题。 足中国大西洋、太平洋国际走廊的复兴。 足中国贯穿东部、中部、西部命脉的复兴。 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重大战略的复兴。
西部蓝皮书被*列为“十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由*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全国长期研究中国西部发展问题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4)》以“西部地区的结构调整与转型”为主题,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法治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重点问题的分析,以寻求西部地区进行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本书中12位省部长撰文纵论开发战略,10个省市区概况详介开发背景,15幅西部情况图明示开发基础,20万字文图并茂提供开发指南。
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实施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重要成就。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西部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长足发展,西部社会发展领域的诸多问题甚至有进一步突出的趋势,例如贫困人口及失业率问题、城乡差别问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而且它已经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此,营造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完善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西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新的主张。
投资环境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影响投资的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系统。它是投资者面临的所有外部条件,是投资意向的基本前提,是投资实施的基本保障,是影响投资者的资本投向以及资本运行的重要因素。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的安全及效益。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增强区域内部的凝聚力,激励经济主体创业,扩大对区外投资者和资源的吸引力,从而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巨大的无形资产。 该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2003年度课题“改善西部大开发投资环境分析”的研究成果。全书从西部投资环境概述、西部投资政策环境、西部投资政务环境、西部融资环境、西部投资市场环境等方面对西部投资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唤起更多人关心西部投资环境的建设。
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改革的实践,运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单项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一些新的角度、新的视野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长效机制和政策》弥补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就增强西部地区的发展能力长效机制研究之不足部分,即对短期性的需求政策如国债、转移支付、财政投资研究得多,而对长远性、战略性的供给政策如增强西部地区长久发展的融资政策、产业政策和立法政策研究得少,《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长效机制和政策》的突出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对西部地区发展能力这一核心概念的提出和研究;二是对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已有的研究不同之处是:本研究的角度新颖,不是就西部大开
本书根据当前国内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研究的目的,对经济一体化概念作了进一步扩展,国内的经济一体化除了要消除阻碍产品、生产要素和技术跨区域自由流动的行政边界障碍之外,还包括其它一切非制度因素的影响,促使国内各区域经济充分融合,使产品、生产要素和技术跨区域充分流动,使各个地区都能够由比较优势、规模经济、技术扩散,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限度地获得静态和动态收益。这样的一体化概念关注的不再是产品、生产要素和技术是否可以跨区域自由流动,而是跨区域实际流动的状态和效果。
本书是笔者主持的*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批立项课题《西部大开发中农村生态保护建设及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我国及西部林业投资状况和金融支持研究》(批准号01-JA790069)的终成果。 本书作者通过实地的考察,基本摸清了西部生态危机的成因机制以及西部经济状况。通过比较全面的历史资料、翔实的数据和实证的分析所获得的诸多结论不仅对西部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还对相关的科学调查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往往是社会变革、制度创新的理论先导,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出。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关系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行谋划部署。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和退耕还林(还草)五大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这几大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中国资源、能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利用结构,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书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西部开发重大工程的实施效应。全书分别从工程提出背景、评价方法、效果和影响评价与预测、问题与建议等方面对五大工程的区域效应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所得出的观点与结论对全面、客观认识各项工程的实施效应,以及进一步调整战略、政策,*限度地发挥工程效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既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评价大型资源调配与生态恢复工程区域效应的方法,又进行了大量的数据与资料分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研究区域经济的专业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以2010 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研究背景, 在科学界定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内涵基础上,立足新疆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资源型经济、投资拉动型经济、绿洲经济、区域发展不协调、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等基本特征, 提出新疆应充分利用三个优势发展三个战略的思想, 为新疆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
西部大开发政策是对西部地区实行一种倾斜和优惠的政策。这种倾斜和优惠政策初的实施效应是明显的,由于政策持续实施的效应是递减的,所以我们要用新的思路和方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由政策倾斜向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布局转变。 本书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实施情况,实施前后的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施的政策效应评价和经验总结,推进从政策倾斜到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转变的必要性和原则,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方案设计,西部地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内外条件和合理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人力政策、立法政策以及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书中所提出的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吸收国内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经10年了,到了总结经验的时候。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首次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实施十年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柳建文博士的这部著作,就是力图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他从西部地区本身的特点出发,提出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政策绩效的标准,以此为基础,分析西部开发的得失,并着重指出了该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适度的差距有利于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但过大的区域差距不仅对国民经济产生危害,而且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对于大国来说,地区发展问题在国家战略中十分重要。为了克服市场机制在解决地区间资源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局限性,政府需要制定和实
进行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步骤,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书以新兴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分析时代特色入手,针对当代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矛盾,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规律性。目的是提出一条新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切实推动西部和我国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本书通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考察,分析了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贡献,通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宏观和微观分析,以及与东、中部地区的比较,剖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探讨了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及合理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本书的“西部”是指中国西部的十个省市,包括新疆、西藏、贵州、甘肃、宁夏、陕西、云南、 青海 、四川、重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重庆于1997年3月14日设立直辖市,因此在此之前的部分的统计资料如果在统计年鉴中无法获得,由与四川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书主编单位组织西部学者群体历时一年之久,总结了西部大开发的成果与经验,尤其针对2006年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与预测。它把西部经济发展研究的学术活动推进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不同的角度对西部开发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