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一个似乎曾在某个清晨,就忽然热起来的名词,好像不知不觉,在人们的津津乐道中就已经热了十个年头。 十年,人们却可能不曾知道,当初风云际会的谈判江湖,奔走过哪些坚强的身影;也不知道,那唇枪舌剑的谈判江湖,演绎过哪些曲折的故事。 《21世纪经济报道》以十年为尺度,打造了这样一个专题,用以回顾WTO与中国的十年,解密WTO,解密入世十周年的中国经济。 一组组故事,一个个主题,记录了中国与WTO相拥乃至相处的过程,记录了全球化多边贸易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人带来的冲击与变化。其中,无疑蕴含着中国人的渴望与焦虑,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与挫折…… 每一个关心国家发展和身边变化的人,可能都会被这些故事所吸引。而一段段故事本身,恰如一段段环绕立体声音乐,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方向,都会引人驻足。
本书系上海市3期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学员论文集。全书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视角,探索了经济全球化态势下中国的发展与选择之路,体现了当代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思想和实践求索。
国际商法这一学科自上个世纪在我国经贸院校恢复国际经贸专业以来一直作为该专业的选修课而存在,二十多年来,虽然也出版了不少国际商法著作,但几乎都是教材,其体系大同小异,类同于“比较商法”,其中对国际商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很少,基本是介绍国际商事活动各领域的法律规定。 本书对国际商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本书所提出的所谓基本理论问题显然受到了其他部门法理论体系的影响,对此恐也无可厚非,因为我国各部门法的学科体系架构本来就具有类同性,此乃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关系的认识使然。其二,本书许多问题的研究尚很肤浅,提出的一些观点也颇可商榷,这些作者都是十分清楚的,这主要在于本人的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专业修养欠缺所致。好在学海无涯,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不
本书介绍了口岸业务和法检目录管理、检务工作管理、原产地业务管理、检验检疫电子业务管理等,既包括工作职责、业务流程、法律法规等知识,还有一些典型案例及表格样张、统计数据等。
本书从诠释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中国经济崛起所引发的“中国威胁论”和国际经济摩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中国和平崛起的重大意义,剖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全球意义以及“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探讨了近年来中外经济摩擦愈演愈烈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提出了中国今后继续和平崛起的国际经济战略。
《会计基本理论研究》既是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校后开设的一门重要专门提高课《会计理论专题》需要介络的基本知识。讲授会计理论问题必然会涉及到西方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名人名作及主要观点的介绍等信息,怎样指导学生在掌握现代会计理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会计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看得懂的语言、数字、图表来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负责任大国建立和谐世界经济的意愿和抱负。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增强海外读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道路的认识,理解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于和谐发展的渴望,并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作出回应。
全书共分为中文和黄文两大部分,中文部分共设立章,除章是论述涉外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外,其余五章分别阐述我国有关对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外商投资、知识产权和外汇管理这五个领域的法律制度,即我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所承诺的“公布中国所有有关或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或外汇管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的涉外经济法律制度。英文部分共设四个专题,分别为中国涉外合同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外国投资法律制度和WTO法律制度。每个专题后均有案例分析,均是针对专题内容进行的,案例阅读选用实际发生的涉外经济案例,并提出涉及本案争议问题。 本书中部分所论述的法律制度反映了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对现行涉外经济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的内容,具有适用性,亦符合我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所承诺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WTO争端解决与中国》是继《WTO案例集》后,重点关注WTO涉及中国案子的文集。《WTO争端解决与中国》全文翻译当年度中涉及中国的上诉机构案例报告,摘要翻译当年度不进行上诉的涉及中国的专家组报告。《WTO争端解决与中国》(卷)全文翻译了“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上诉机构报告;摘要编译了“中国——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的措施案”专家组报告。 具体而言,《WTO争端解决与中国》(卷)分为五部分。 部分,“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实践述评”。该部分旨在对中国“人世”以来与WTO争端解决相关的事宜进行回顾。该部分分别对中国作为申诉方和被申诉方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子做了概要评述,并就中国如何妥善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思考。 第二部分,“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该部分首先对该案的专家
经济全球化和海峡两岸关系都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书试图传统的学术思维.突破局限于海峡两岸的观察视野.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角观察、剖析与解读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并预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机遇。本书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行文流畅,立论公允,不囿成说,发人所未发,在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很值得一读。
本书是作者在2003年出席北京第三届国际农业现代化演讲论文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书中介绍了《农业协定》产生过程及《农业协定》中的市场准入、支持、出口竞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简述外国农业支持政策及我国农业政策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战略,围绕这一战略并实施我国农业大开发,提出了我们所要采取的WTO农业经济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WTO导向型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国际营销、物流等对策,以达到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本书观点新颖,既有的理论深度,又有实际可操作性。适合于高校的农经、外贸、营销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农经干部、外贸、企业人员阅读。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TPRM)与贸易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一起,成为保障WTO顺利运行的机制。TPRM不仅是WTO的透明机制,更是WTO的监督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的“硬”监督相比较,TPRM的“软”监督由于没有法律约束力而更容易被成员所接受;由于TPRM监督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它不仅影响着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更是直接影响了成员之间贸易政策协调的国际过程。因此,对TPRM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与已有TPRM研究选取的法律视角不同,本研究从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TPRM,这样,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TPRM的贸易政策效应问题。要深入剖析效应问题,必须对TPRM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有深刻的认识,而这两者又必须建立在TPRM应该继续存在这一基础上。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框架包括TPRM的产生原因、运行机理、对成员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效应等。 T
《进出口贸易实务学习指导与练习(国际商务专业)(第2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进出口贸易实务》(第三版)的配套教学用书。本书的章节顺序与主教材保持一致,每章安排了学习指导和练习题两部分。学习指导以简明的语言概述了各章重点内容。练习题主要包括连线题、判断题、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翻译并解释名词、简答题、实训题和案例分析题9种题型。 为更好地助教助学,《进出口贸易实务学习指导与练习(国际商务专业)(第2版)》还配有光盘。光盘内容包括:互动试题库、电子演示文稿、影视动画库、案例分析库、实训库、教学图表库、资料库、本书练习题的答案。 《进出口贸易实务学习指导与练习(国际商务专业)(第2版)》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及商贸类相关专业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辅
《特别贸易关注:WT/TBT焦点问题》主要内容包括TBT特别贸易关注研究报告(1995-2011年)、WTO其他成员对中国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中国对WTO其他成员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G/TBT/GEN/74/Rev.9《TBT委员会上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译文及原文。 《特别贸易关注:WTO/TBT焦点问题》读者对象为我国企业界、商贸界的管理人员、法律工作者等。
本书系上海市3期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习研讨班学员论文集。全书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视角,探索了经济全球化态势下中国的发展与选择之路,体现了当代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思想和实践求索。
本书在从理论层次上探讨入世对辽宁经济发展机遇以及实证考察入世对辽宁产业冲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辽宁工业结构升级、组织结构优化、企业战略选择、劳动就业、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换七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措施分别加以深入剖析。其中,工业结构升级和组织结构优化两章分别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入世后辽宁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企业战略选择从微观层面上探讨入世后辽宁工业发展的对策。然后作者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角度出发,接着从劳动就业、农业产业化、服务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换四个层面结合入世对其影响及其他 发展规划作一探讨。而全书的论述则是始终以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战略目标为核心,中心明确,层次清晰,为入世后辽宁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政策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是一部颇有现实意义的著作。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各成员货物贸易的一项重要协定。对《关于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的协定》的谈判是伴随着《农业协定》的谈判开始的,初衷是要“减少卫生及植物检疫条例的壁垒对农产品贸易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说《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派生产物。它的产生是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难于适应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技术复杂性、区域的差异性和国别的特殊性。它的宗旨是避免各成员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制定方面以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兽疫局和国际植保公约的标准为基础开展国际协调,遏制以带有歧视性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中
经济全球化和海峡两岸关系都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书试图传统的学术思维.突破局限于海峡两岸的观察视野.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角观察、剖析与解读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并预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机遇。本书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行文流畅,立论公允,不囿成说,发人所未发,在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很值得一读。
《特别贸易关注:WT/TBT焦点问题》主要内容包括TBT特别贸易关注研究报告(1995-2011年)、WTO其他成员对中国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中国对WTO其他成员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G/TBT/GEN/74/Rev.9《TBT委员会上提出的特别贸易关注》译文及原文。 《特别贸易关注:WTO/TBT焦点问题》读者对象为我国企业界、商贸界的管理人员、法律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