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激荡三十年(上下册》)《跌荡一百年(上下册)》《浩荡两千年》,共6册。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是工商经济*为发达的国家。然而,当世界进入到工业革命时期,它竟远远落后,受各国欺凌,成为 东亚病夫 。在经历百年跌荡之后,中国经济再度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年,在21世纪,重回强国之列,与此同时,新的社会矛盾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雄厚的笔力,由春秋时期的 管仲变法 开始,及至当代改革开放,叙述了两千七百多年的历代经济变革和工商变迁。辩驳得失,以史为鉴。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周其仁教授时,这位善于用简洁的表述把深刻的真相披露出来的教授,回
本书是彭信威教授研究中国货币史的经典之作,分八章讲述了从殷商时代到清末中国货币的沿革发展,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购买力、货币理论、信用等都做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多方面,从货币角度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货币通史巨著。对于中国经济、金融及历史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本书不仅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是十分值得珍藏的经典。
崇尚不同寻常生活方式的怪异信仰 环保主义浪潮的浪漫反应 以及 梦想家们时运不济的努力 本书回顾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绿色企业家精神从无到有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企业史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绿色企业家的创业动机,以及他们如何建立并发展自己的企业。本书所涉足的研究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有机食品、美容业、生态旅游、垃圾回收、建筑乃至金融业等不同行业,研究范围涵盖世界六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同于传统企业家单纯逐利的本质,绿色企业家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持企业的盈利性并不断地进行创新,这些企业家所付出的努力被当今国际社会及消费者高度认可。本书的结尾,作者对绿色企业家群体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使用了 疯狂 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开拓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 由于愿意 疯狂 ,愿意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绿色企业家
在外人看来,高盛是一家完美的公司 比所有竞争对手更聪明、更高尚、盈利能力更强,这也是高盛的公关机器刻意塑造的形象。然而,关上门,高盛一直在利益冲突和合法交易间周旋,对各级政府部门不断施加显著影响,公司内部也充斥着残酷的权力斗争。 高盛自1869年成立以来,坚持雇用人才,并向他们灌输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其中条原则就是 客户利益至上 。而2007年,高盛在客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豪赌抵押贷款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也让金融危机引发的衰退更为严重。 本书作者采访了高盛多名高管及相关人士,包括现任总裁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揭开了高盛这家复杂矛盾的公司的内幕。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部分论述了美国货币体系从殖民初期到19世纪末期的演变;第二部分讨论的是 美联储的起源 ;第三部分确认了从1914年成立到1928年,促使美联储从成立之日起就几乎不间断地扩大货币供给的金融利益和思想意识,还分析了摩根和洛克菲勒集团之间金融利益的一致性和冲突,如何影响了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任期美联储的政治倾向和行为,以及罗斯福政府第二任期的国际货币政策和国内银行金融政策;第四部分阐明了为什么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和美国政府如此急切地寻求在一个具有严重缺陷和通货膨胀幻象的古典金本位币制基础上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原因,并分析了导致金汇兑本位制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瓦解的 内在矛盾 ;第五部分讨论了新政与国际货币体系,罗斯巴德对推动新政政策的根本转变并从中获益的经济利益集团进行了分析。
李伯重先生一直致力于江南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他思路开阔活跃,擅长以国际视野来研究古代和近代江南的经济发展历程,挖掘其独特性。本书通过大量中外史料和各种翔实的数据,从环境变化、人口控制、妇女角色的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工具及技术手段的革新进步、城市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明清江南生产力的状况,从而引出自己对明清之际江南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这一历史命题的再思考。本书对国内外史学界流行的一些观点和定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全书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作者独立思考的功力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本书通过对4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细致梳理和回溯,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始,采取编年史的体例,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因此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跌宕历程和艰辛探索。
、二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 1848 年》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兴起:从远古到1848年)》从资本主义在古巴比伦的遥远起源开始,对资本主义的演变做了全面的叙述。学者们采用一种具有广泛的地理覆盖面和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希腊、罗马和一些亚洲文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国家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在每一个时间段和地点体现出来的特征,以及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各种先行者没有幸存下来。通过观察中世纪欧洲的终成功,以及意大利北部和低地国家中的城邦例子,本书分析了欧洲对英国重商主义的模仿和美国的成功,以及资本主义终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 第三、四册 《 剑桥资本主义史 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 《剑桥资本主义史(资本主义的传播:从1848年到现在)》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
这部九卷本《中国经济通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原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 * 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课题名称 中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的一批著名史学家担任各卷主编,组织各单位的学者参加,殚精竭虑,惨淡经营了十多个寒暑。部分分卷曾先行问世,饮誉海内外。现在九卷已全部完成,应经济日报出版社之请,一次付梓,除保留各分卷的名称之外,全书统一称《中国经济通史》。这实在是中国史学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我受嘱写这篇总序,荣幸之余,首先是向各卷主编和作者祝贺,再就几个有关问题略抒管见。 本书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九个分卷。自有文字的商代算起,亦跨越三十几个世纪。通古今之变,它是一部中国
本书从泛欧洲的角度,按主题而非按国别来编写现代欧洲的统一经济史。每章均由该领域的两位或三位杰出专家所写,涵盖了欧洲的三大区域(北欧、南欧以及中东欧)。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1700 1870年和1870 2000年两个时期。每一部分中的各章都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史的主题 总增长与周期、部门分析和生活水平 的基础之上的。本书使用数量方法,使经济分析更加准确,但这种数量方法采用了本科生很容易理解的方式,便于读者理解与吸收。本书既适合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教科书使用,也适合对经济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中国农民负担史》结合我国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详细阐述了我国农民负担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处理农民负担问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新时期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本书为第三卷,在时间上上起国共次合作破裂,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着重反映这一阶段农民对革命战争的贡献,反映革命根据地在财政和农民负担问题上,解决各种矛盾的措施,反映农民负担政策和制度曾起过的作用和基本经验教训。
2008年3月16日,在华尔街和美联储的共同运作下,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超低价收购,85年的辉煌历史就此终结,这也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 本书以大量的采访、人物对话和往来邮件内容等为基础,生动还原了贝尔斯登从辉煌到毁灭的历程。同时,书中还回顾了贝尔斯登的历史、几个重要人物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内部残酷的权力角逐以及在华尔街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分析了贝尔斯登这个看似固若金汤的金钱机器坍塌的深层原因,以及华尔街第二次镀金时代的结束。 本书展现了金融界的贪得无厌、自高自大和盲目无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向读者揭露了华尔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中国近代出现了数以万计的经济学新术语,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学术界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作者潜心10年,对该主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入研究,最终形成本书成果。本书内容涵盖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依据近代经济学概念体系选择主要术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关注重点在古今经济知识与经济思想之变;既从个案上研究了132个中国近代经济学主要术语的形成,又在整体上研究了三个阶段经济学术语形成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将学科史与概念史方法相结合;在史料运用上,以教科书、经济辞典、经济论文等经济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献材料为主,尤其注重中文术语与英文、日文术语原文的对比研究,以追本溯源。本书揭示了近代经济学术语形成的过程、规律及其影响:中国近代经济学术语的形成是一场古今术语革命,
本书作者遴选了100位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比如管仲、桑弘羊、王安石、托马斯 莫尔、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约翰 穆勒、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约翰 凯恩斯、王亚南、薛暮桥、彼得 德鲁克、罗伯特 蒙代尔、张五常等,全书按经济学家的生卒年排序,对他们的生平、经济思想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了概述,每位经济学家均配以由薛晓源先生创作的肖像画,并提炼出了各自重要的名言名句或核心经济观点。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学家的思想以及相关经济理论和学派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这些经济学家的风采。
丛书简介 本丛书为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共5卷:《中国人口经济史(先秦秦汉卷)》《中国人口经济史(魏晋隋唐宋卷)》《中国人口经济史(元明清卷)》《中国人口经济史(近代卷)》《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以人口经济发展史为主线,梳理从史前时期到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历朝历代经济发展与人口消长的相互关系,探寻暗含其中的基本规律。书中对历朝历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货币制度、赋税制度等社会经济史实的梳理概述,不失为一部中国历代经济史大百科全书,而对历代人口消长规律的总结归纳,更可为当下人口管理和人口政策的决策提供历史借鉴,所涉足的科学领域是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的分支人口经济史,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新之
本书是“九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是《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827》(汪敬虞主编)的后续,全面考察和探讨1927——1937年,即国民党政府成立初10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特点。汪敬虞教授早先提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是其中心线索,严中平教授生前反复强调的“三新”(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是本书力求达到的重要目标。
本书是现代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电学家克拉潘的一部主要著作,共三卷。上卷叙述1820 1850年、即作者所谓 铁路时代前夕 和 早期铁路时代 的英国经济史;中卷叙述1850 1886年、即作者所谓 自由贸易和钢 时期的英国经济史;下卷叙述1887 1914年、即作者所谓 机器和国家的竞争 时期的英国经济史。本书是英国经济史著作中篇幅较大,史实较详细、资料较丰富的一种,对我们了解英国经济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作为享誉 的剑桥史系列著述的一部分,《剑桥拉美经济史》沿袭了经典的编写惯例,汇集了近二十年来 各国拉丁美洲经济研究领域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原创性、突破性的专题研究论文,旨在用当下前沿水准的知识,对西班牙殖民时期至21世纪初期的拉美的历史经济进行解析。大体以1850年(即现代经济的指数增长开始在拉丁美洲出现的时期,而 规的以19世纪20年代,即拉美各殖民地相继独立这一历史转折期作为经济阶段的划分)为界,分成上下两卷。本册为下卷。下卷副题为“漫长的20世纪”,从现代经济增长起步阶段开始研究,包括1930年之前拉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期,始于1930年的内向型发展时期,以及始于1980年的 化战略发展时期直至当前,分“ 化的周期”“现代化的发轫”“要素禀赋”“部门发展与公平”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卷末还对拉
《大陆银行》是入选 十四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续编》之一种,并获得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本书选编的大陆银行档案史料,全部出自上海市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案全宗(全宗号:Q266)。具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行史资料,主要包括1938年编写的《本行二十年来行务大事年表》、1949年大陆银行总经理处为纪念该行创立三十周年而向各总分支机构征集的调查资料、1950年编写的三十周年纪念特刊统计部分资料底稿、1951年行员顾训贤编写的该行大事年表补编、1951年编写的《大陆银行简史初稿》等。第二部分为规章制度,根据其性质,划分为组织类、人事类、事务业务类三大类,编者尽可能收集这些规章制度文本的不同版本,以揭示大陆银行规章制度演进的具
原书分三卷,卷研究了英属北美和早期美国的经济史,第二卷考察了19世纪美国、加拿大和加勒比海的经济史,描述了美国依靠丰饶的自然资源获得迅速发展,并超越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历史。第三卷以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为线索,讨论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技术变迁、企业经济的繁荣和劳工法的发展。同时,也讨论了农业、人口、劳动市场、城市和区域结构的变化。
《摩根家族传》(修订版) 《摩根家族传》(修订版)以美国金融财团 摩根家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生动、详实而严谨、客观地叙述了这一家族所经历的传奇故事。从默默无闻来到北美的初代移民,到筚路蓝缕苦心经营的J.S.摩根;成就家族高峰影响一个时代的金融巨头J.P.摩根;继承父业开创家族财团新局面的杰克 摩根;他们的生平事迹、历史功过、个人性格,都一一展现于书中。本书后半部分内容,描述从财团分裂后直到当代,摩根大通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在各自行业领域起伏发展的商业历史,一窥摩根家族传承百年的财富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 洛克菲勒是20世纪早期世界首富、石油大王及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家族是影响全球百年商业史的大财团。本书以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全球金融史、经济史为暗线,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