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此目的,本在撰写过程之中,努力突出以下特色:(1)每一章都会有“重点问题”、“基本原理”、“思考”、“即时思考”和“案例讨论”等板块,通过它们,让提示与发问贯穿于正文中,引导读者保持“学思结合”的状态,以使启发式教学的特色融于之中。(2)“案例讨论”的板块主要使用既有的判决书或者法官撰写的案件评析报告原文。这个板块以它们为分析对象,提出若干与国家赔偿法原理、规则等有关的问题。一方面,希望借此促进读者关注案件细节,培养其熟悉、理解和运用国家赔偿法原理、规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读者能够站在“案例”之上,反观国家赔偿法原理、规则的不足。当然,对案例的关注与分析,并不完全限于“案例讨论”板块,也不完全限于诉讼案例。其他板块会偶尔使用非诉讼的事件作为分析对象,或者会改编案例、事件或
1985年8月16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届年会在江苏常州举行.标志着十国行政法学者共同推进中国行政法学研究和行政法治事业的新起点。岁月匆匆,倏忽已过20年。这20年中,中国行政法治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取得了公认的令人瞩目的长足进展.为总结、回顾行政法的发展历程,记录行政法学界的奋进足迹,烛见行政法学人的行政法治理想和情怀,展示行政法学研究成果,研究会决定编辑《中国行政法二十年》丛书。丛书由《法治的脚步声——中国行政法发展大事记(1978 2004)》、《中国行政法学人传记》、《行政法图书和论文索引总汇(1978-2004)》、《行政法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目录索引[1983—2004)》、《中国行政法学研究问题综述》和《中国重穴行政案件选》等共六大部分组成。从事件、人物、著作、观点、案例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出中国行政法事
《法律对行政的控制(修订二版)》主要讲述了法律与行政之间的关系,该书不企望去创造新型的控权制度,因为任何控权制度的出现都是社会发展历史的、客观的演变结果。该书只是对现代行政法的控权方式作出归纳和解释,并对未来的控权趋势作出展望。
平衡论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管理论和控权论的合理内容,它是针对行政法中核心矛盾的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吸收了中外法律价值理论中的合理思想,扬弃传统的行政法理论模式。本书就是以平衡论的观点,就行政法的价值导向、概念和范畴、调整的对象等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观点,对行政法的基本问题作了较系统的回答。适用于高等院校法学院师生及司法实际工作者。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即将于上海召开之际,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编纂了这本《博物馆法规文件选编》。本书是次将中国国内有关博物馆的法规文件进行汇总选编并正式出版,既是中国博物馆法制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一个窗口。同时,书中还收录了相关的国际公约以及部分国家的博物馆法规,期望以此增进中国与国际博物馆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并将此书作为对本届大会的一份献礼。